李根
【摘 要】 本文试图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笔者所观察到一些大学生信仰缺失、不良思想泛滥等思想状况为依据,从群众政治信任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点,并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信任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学术领域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到具体化,由学术性到通俗化,由少数领袖人物理念到成为广大人民共识,成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理论、实践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简化为“表现形式上的通俗化”,而是要求人民大众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点,在于人民大众对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认同”的提出,是正视“差异”存在而提出的必要措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的针对社会客体,而是针对社会主体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当推动从高调动员到常识政治的话语转换,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解决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推动民众参与理论实践与理论创新。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政治信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改善政治信任现状的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接受者和传播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反对把自己的学说看成“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论与群众的关系看,必须使理论从少数人理解掌握变为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并上升为群众信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解决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自然而然的会提高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注与兴趣,提高群众的政治信任。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政府构建公信力,也需要民众间建立起普遍的信任。一切政治权力要想获得持久巩固的基础,都必须获得作为被统治者的公民的认可、信仰和支持。当下中国社会,信任缺失已经影响社会和谐发展。而重建信任体系需要两点:一是建立理论上的信任,要让广大人民坚信改变中国命运使之走向富强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二是使大多数人成为当下社会的受益者,让每一个安分守己的公民感到社会的温暖。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政治信任现状
3.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依托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方面,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宣传网络;另一方面,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也在提高。然而,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僅仅停留在理论传播的层面上,不能解决真学、真信、真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无法落到实处,也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3.2大学生的政治信任现状
信任常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和社会组织的粘合剂,是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政治信任一般指的是普通民众或社会公民对于政治组织、政府机构及其相关政治价值、政治信仰等的认同、接受。冯刚(2010)针对针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调查发现,有13.4%的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原来不信,现在信”,8.3%的人表示“原来信,现在不信”。据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程度不够,存在所谓的“信仰危机”。
这种不良影响具体到高校校园中,往往体现在大学生信念的弱化,相当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人生目标缺失与价值观混乱,导致了大学生面对诸如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现实问题时出现“迷茫感”,易于被不良思想和现象所蒙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信仰支撑,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体现为言论观点上的过激倾向,考虑问题时不够周全,容易偏激、武断,缺乏客观判断力。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政治信任
4.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应当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形式上以说教为主,缺乏相关实践活动,也难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而要使理论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同,必须深入学生的生活当中,深入其学习生活的实践活动当中,解决其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树立对理论的认同与信任。
4.2拓展隐形德育阵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政治信任
高校在继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显性渠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也要拓展多样化的形式和载体,利用校园文化的隐形德育阵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图书馆、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营造氛围;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社团带动学生积极活动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主流意识,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
5.结论
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决不能停留于理论传播的层次,只有通过实践,解决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才能真正唤起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与信赖,从而达到心理认同,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秋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求是.2009(23):18-21.
[2] 冯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
[3] 黄声平.关于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1,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