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雯
【摘 要】 社交媒体发布和分享信息的功能给予用户更多的表达权,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进一步扩大,在社交媒体中发展出的网络话语体系不断丰富,也陆续出现了对主流话语解构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话语对主流话语的解构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提出面对这种话语解构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主流话语 社交媒体 解构
一、当下社交媒体的话语表现
互联网作为一个快速、即时的渠道,有效的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在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主流话语表达的同时,用户也具备了相同的表达权。由于社交媒体天然的用户接近性,使得主流话语的接受度降低,富有娱乐精神和解构的话语变得更受欢迎。
(一)张扬个性来获取认同。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仍然是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出生的“90后”,他们为早期的互联网文化注入了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基本标准。不仅如此,通过微博、公众号甚至直播等自媒体方式传播独特的内容,表现丰富的个性,也能获得认同感和利益。互联网文化不断为符号添加新的意义,来给具有共同话语空间的用户带来认同与满足。
(二)视觉修辞吸引眼球。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视频以及音像综合符号为媒介,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互联网的出现,集报刊、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的所有传播优势于一身,同时又衍生出超文本、多媒体、人机交互等全新的媒介内容表现形式。局限于语言与文本的传统修辞方法,俨然不能满足当代媒介话语的多元化形态表达需求,视觉修辞与超文本修辞式正在成为网络话语意义建构的新途径。“读图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更喜欢富有更多感官刺激和真实性更强的视频传播,甚至从2016年开始,直播行业迅速兴起。这些全方位的传播手段给话语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不断促使UGC内容的创新和丰富。
(三)碎片化的解构。自从互联网兴起之时,学者就普遍认识到了其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表现形式,最典型的表现在微博等自媒体对发布内容的字符数量限制。当前短视频时兴,时长一般在5分钟之内,这种快速且碎片的表达形式会天然的拒绝宏大叙事和深度思考,所以主流话语就会被解构再呈现。不过,虽然碎片化的表达会减少逻辑性,但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了,这给拥抱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一个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二、主流话语被解構的原因
主流话语,包括政府等权力机构,以及主流文化等内容,而话语的接受者,即一般公民,则需要遵从或认同该话语。但是在当前实际传播过程中,被解构的主流话语相对更容易被接受并再次传播,其背后原因包括传播模式、审美文化等在内的多种因素。
(一)审美文化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 世纪后半叶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泛文化思潮。通过反对理性,批判同一性,消解中心论,来提倡创造性,鼓励多样性,主张平等对话。大众审美对于娱乐化、无深度的追求,正好迎合了后现代主义反中心、反深刻、反蕴涵,追求随意性、世俗性与零散化的文化倾向。在缺少确定性的文化环境里,大众审美文化正是通过后现代主义反权威、反中心、反高雅、反理性、反主流等文化主张,创造了貌似平等、自由、公正、真实的大众精神世界,消解了文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
当前网络文化中许多去中心化的表达方式,也是源自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准则都可以从网络中找到“根据地”,反而需要长期构建的传统思想体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按照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德里达的解释,“游戏是一种增补性的活动,它具有随意性和开放性”,追求娱乐的精神,促使网民将过于严肃和沉重的话语解构成为轻松幽默的表达。
(二)传播方式的转变。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大部分学者都把它解读为,相对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媒介本身传递的才是最重要的“讯息”。也就是说,媒介本身的演变会带来信息传递和接受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拍照、录像等已不需要专业设备的限制,用户被极大的“赋权”,任何人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被任何人所获取。同时,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也随形式而改变。在变被动为主动的信息传播方式过程中,自媒体的内容并不都是可以取代官方,所以,许多自媒体更倾向于对于官方的话语进行解构。通过利用用户被赋予的话语权,对原来的传播者进行质疑,积攒支持者,从而拥有更多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在大数据与算法等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社交媒体不断探索更高效的传播方式,就是让信息主动“寻找”用户。许多与今日头条相似的新闻客户端都采取了算法推荐的形式,为用户定制他所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从而避免浏览他所不关心的信息而浪费时间。这类算法和用户数据分析虽然有利于有效的传播信息,但是从另一方面却扩大了“知识沟”,造成了信息的闭塞。用户只接受他们所感兴趣的新闻,对于主流话语的接受度日趋减少,这样反过来导致用户更难接收到主流话语的表达,甚至损害整个新闻业守望环境的功能。
(三)解构背后的焦虑。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复杂的矛盾,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等差距仍然突出。而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具有一定的隐蔽和匿名的特点,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舒缓或回避现实中的压力,甚至利用解构的方式来宣泄不满,一旦获得具有共同语境的用户的认可,网民就会继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解构的话语对抗中,公众往往是嘲讽、戏谑,而非抓住事件的本质核心进行直接的质疑、反抗,而是以有趣或宣泄为目的,以娱乐化的形式对主流话语进行解构。然而,从另一方面讲,虚拟空间也不是完全平等的,个体的话语权、影响力比真实社会更加不均衡,更多的具有社会矛盾特点的信息被用户获得,使用户产生对于现实世界的错误的反映,更加激化内心的焦虑。
【参考文献】
[1] 冷凇.后现代主义中的电视语境基础与电视化趋势[J].传媒与教育,2012(02):33-37.
[2] 王爱玲,韩超.P2P技术嬗变下网络话语权的解构与重构[J].当代传播,2014(02):80-82.
[3] 吕欣.网络话语的修辞建构与意义生成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24-26.
[4] 陈斌斌. 后现代话语理论视角下网络问责的工具性困境研究[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