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捷
【摘 要】 明确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是刘永佶教授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学都有其“四主”,即使过去的研究者未能指出其经济学说体系的四要件,它们又实实在在地制约着其理论规定,体现于其理论体系。明确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及其相互关系对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学都是必要的。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劳本主义 主体 主义 主题 主张
一、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
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他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以此来申明自己所论述的经济问题不同于以往的自然经济范畴。正如政治经济学的名字一样,从经济学科诞生以来就无法回避政治因素,经济矛盾本身带有不可抹杀的国度性、主体性,建立在一系列假说之上的纯理论的经济学往往在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时只能被束之高阁。当我们研究宏观经济的问题、政策、措施时,必须将理论放在特定区域内考虑它的可行性和效果,这是因为一个地域的政治、文化因素不但会外在地影响该地域经济矛盾运行,更是经济矛盾的内生变量。
政治经济学是现实中活着的人从自己社会存在的矛盾中形成的经济意识的集中概括,代表研究者及其所在阶级的利益,进而是从主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矛盾的规定。从蒙克莱田开始,政治经济学为任何一个国家所用时都与该国实际结合体现着本国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这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四要件,以前的研究者虽未能明确这一点,它们却实际存在于这些经济学理论内。明确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是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但能使我们在研究中少走弯路,也能有效避免实际经济指导中提出与主义不相符的政策主张。
现代社会流行的意识形态大体上有资本主义、劳本主义、封建主义、集权官僚主义和变种的官僚资本主义等。在以上这几种意识形态中,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两种意识形态,它们各自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且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一出现似乎就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经济学相斥的立场、观点,这成为了其最鲜明的特点。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统一于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学内部,英、美政治经济学、苏联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也是统一的,虽然它们没有在方法上明确其“四主”及其关系,但依然可以透过其“客观”认识和“普世”的价值观发现其不明晰的论述体系背后统一的“四主”。
二、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
政治经济学的根据在于其主体性,主体的经济利益和意识是政治经济学的来源和出发点,几百年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上升的时期,盛行于该时代的经济学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阶段的古典经济学,它的理论体系反应了产业发展的要求。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学家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经由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由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经由魁奈创立的重农学派,到西斯蒙第結束。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的他们无一不是出自于显赫的资产阶级家庭,又处在本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上升时期,他们研究的主体性是明确的,这造就了他们的经济理论学说也成为了坚定拥护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而现代社会的许多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他们的个人私利,首先就是要能够被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社会群体承认为经济学家,即具有为这个群体的总体利益进行辩护和论证的资格。自斯密以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都是按照这样的路数走向经济学这个专业的。
主体是意识的根据,个体人作为主体是以其社会存在为前提的。从来没有超出主体的意识,也没有脱离社会存在的个体。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各阶层、集团,都在政治经济学上有其代表。同样,劳动者阶级中的各阶层,也在政治经济学上提出了自己的观念和主张。社会主义经济学是近现代劳动者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他们在创建社会主义经济学时都充分体现出高尚的品质和无畏的斗争精神。一个多世纪以来,东西方都出现了一批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解放斗争而宣传、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志士,但在社会主义变革运动形成巨大势力,建立政权以后,这些人当中,有些还能坚持无产阶级劳动者的主体性,有些则已演变成了打着社会主义的口号为个人名利所用。所以,当我们研究政治经济学时,不能只看其主义的名称,而要首先辨别其背后的主体。
三、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的“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概括的主义,在文章开头已有介绍,这里只作一些补充说明。主义是一个学说体系的基本观念。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于主义上,不同主体从其利益和经济意识对经济矛盾的研究概括为主义,由主义指导新的研究,构成其学说体系。资本主义,是从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和意识对经济矛盾研究所形成的概括性的基本观念。即以资本所有权为根据,以资本所有者为主体,将获取最大限度利润,增殖资本,强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为目的。
劳本主义,即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主义,其基本观念是以劳动力所有权为根据,以劳动者为主体,将劳动创造价值和按劳分配生活资料、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争取和建设"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目的。它的本质是劳动者在建立、完善公有制与民主制的进程中,实现其社会地位和自由发展,原则是以民主促成并强化劳动者的自由联合。
四、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
主题是主义的展开和实行,是从主体利益和意识认识经济矛盾的必要环节,包括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也有抽象的总体性主题和具体的国度性、阶段性的主题。经济矛盾与自然现象的区别,在于研究主体及其代表群体主体是经济矛盾的内在组成部分,它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从外部进行"客观"的研究,而是,也只能是从主体利益及其集中概括的主义出发,对现实经济矛盾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性主题是:探讨资本统治和资本增殖的方式,论证资本所有权主体的利益及其控制经济的手段,解决资本运营的市场、管理等具体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资本所有者阶级通过资本化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两个所有权分离,使劳动者成为自由的劳动力所有权主体和劳动力使用权的出卖者。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归资本所有者,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的对立统一成为主要矛盾。然而在几百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由于资本所有者已经站在了统治阶级的位置,他们一直以来的做法是抛开经济矛盾背后人与人的关系不谈,只研究资本。从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一直是围绕着一定制度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展开的。
劳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性主题是:探讨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的途径和方式,论证劳动力所有权为经济的根本权利及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动分配体现其价值的生活资料,在实现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其素质技能,以促进经济矛盾演进的途径。再以中国为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主题是劳本主义的展开,是在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现实经济矛盾进行的规定。
五、资本主义与劳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张
主张是主题的集合与展开,是主体的要求和主义的实现。对所研究的经济矛盾,在明确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主张,即所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是政治经济学社会意义、社会作用的集中体现。政治经济学的主张也有总体的基本主张和具体主张之分,基本主张是纲,是原则,指导并体现于具体主张之中,具体主张是基本主张的展开,是目,是基本主张的实施,同时又为充实和修正基本主张提供依据。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主张是:为确立和维护资本私有制和资本所有权对经济的统治,以适当的体制来协调、稳定资产阶级内部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改进运行机制,强化经营管理,拓展市场,提升技术,追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劳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主张是:争取并实现劳动力所有权在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由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公共占有制,形成保证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劳动者对公共占有权及经营权的控制,并有效行使其权能的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经营管理,促进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和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
六、结语
任何一种经济学内部其实都有其主体、主义、主题、主张这四要件的统一,面对同一个经济矛盾,不同的主体按其主义会规定出完全不同的主要经济矛盾。研究政治经济学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主体,强调主体主动性,概括经济利益和意识,以此作为研究的基本理念。在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规定和探讨中,都体现着主体的利益和主动性,也只有四者的统一,才能使主体的主动性得以发挥,由此规定和解决现实经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