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课堂本真

2018-09-27 09:00沈磊沈晓丽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本真语文课堂文字

沈磊 沈晓丽

【摘 要】在教师自我素养的提升中,坚守对语文的理想与信仰,打造有品质的课堂。用最质朴原始的方式走近一位颠沛流离、饱受悲苦的作家和一篇人物鲜明、构思精巧的短文。回归语文课堂本真,感受语言和文学真正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本真;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9-0012-04

【作者简介】1.沈磊,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一级教师;2.沈晓丽,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是2018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我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具备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思想等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一份理想主义的教育情怀。否则,哪怕他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哪怕他思想深邃、才华横溢,也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绝不能只有看似实用的方法与技能,还应该有美好的诗歌与远方。“提升课堂品质”依靠的也绝不是花里胡哨的装点、华而不实的设计,而是敢于摒弃所有的喧嚣,带领学生“慢慢走,静静读,细细品”,从而发现语言与文学真正的魅力。这,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萧红的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初看是一篇特别不起眼的小短文,既没有善恶分明的人物,也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如何让学生领悟其中巧妙的构思,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我以一段他人对萧红的评价为教学切入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着“萧红的冷酷”展开。

我把萧红在此文中的“冷酷”,总结成三个方面:一是温暖的春意,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在哀哭的人群中,她似乎置身事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春日;二是快乐的“汪林”,在别人努力塑造革命者形象,寻求救国良方的时候,她给我们塑造的却是一个时髦多情,无忧无虑的摩登女郎;三是冷峻的语言,她用温暖的语言描绘春景,却用冷血无情的语言来痛骂讥讽自己的同胞。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阅读中,走进文本深处,读懂萧红隐藏在冷峻外表下那炽热的爱国之情、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心忧苍生的悲悯情怀。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走近一位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萧红。萧红凭借短短30年的人生历程,不到1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在中国现代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可我知道大家对她并不十分熟悉,今天让我们通过一篇小散文,走近萧红。

(设计意图:省略背景的铺垫,也略去对作者繁琐的介绍,直入主题,直面文本。有助于学生摒弃对背景知识的依赖,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文章本身。)

二、文本研读

(一)破题切入

1.文章的哪一个段落为我们集中描写了“春意”,可以概括为哪些方面?

生:自然之春——积雪融化、云彩朦胧、暖风浮动、杨树冒芽。

人间之春——白天逛街、晒太阳,晚上听音乐、唱歌、说笑。

2.这样的“春意”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温暖、美好。

3.在寻找“春意”的同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些与这个美好的春日格格不入的画面,分别有哪些?

生:白天的中央大街:冻伤腿的乞丐在乞讨、瞎人拉手风琴乞讨。夜晚的中央大街:墙根、转角,哀哭的老人、孩子、母亲们。(这群人不但没有暖意、还让人感觉到冷。)

4.在哀哭的人群面前,无动于衷地大声歌唱美好的春光。所以有人这样批评萧红:“她是相当自私和冷酷的人,习惯严以责人、宽以待己,把一切责任推给万恶的社会,作品追求个人的自由主义,缺少革命斗争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

学生的理解:

(1)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外国人和一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逛逛街,晒晒太阳,唱着欢快的歌,尽情享受春光;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则在阳光里乞讨、哀哭。

(2)将“汪林”等尽情享受春意的人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的人进行对比,同时穿插了简洁的议论,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懑。

(3)少数人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形成对比。作者描写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摄录”了两类人的“夜生活”。春夜之中,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一边是饥寒交加,贫病交迫,哀号恸哭。

5.教师总结:作者描写了两类人在同一个季节(春天)同一个地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不同处境。当你耐心地看完全文你会明白,她的眼里,并非只有欢乐,作者用了一个充满暖意的题目,体现了一个冰冷的主旨,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病态的时代。

适当点拨:这篇文章写作于1936年,和萧红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以30年代的中国东北为创作背景的,那时的东北,正处于日伪统治之下,整个中国都处在民族危机非常深重的历史时期,许多那个时代有气节有胸怀的作家,不论写什么,总会与抗战有所关联。他们说萧红把残酷的时代写得如此美好,真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

(设计意图:在初步的阅读中,完成对文章题目、内容和主旨的整体把握。在题目和主题的冷暖对比中,讀懂作者让纸醉金迷和饥寒交迫的两类人同时登场的匠心独运,初步体会作者冷酷背后的拳拳爱国心。)

(二)探究人物形象

1.在狂欢的人群当中,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主要人物“汪林”。在“汪林”的三次登场中,你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衣着:①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②又换了一套衣服,那是淡绿色的。

语言: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对天气的敏感)

活动:①逛街、晒太阳;②看情书;③抽烟,跑进屋去,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享受春天的惬意和生活的悠闲);④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白脸女人同走……也用俄国话跟他们谈笑(建立在殷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无忧无虑)。

猜你喜欢
本真语文课堂文字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文字的前世今生
本真
热爱与坚持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梦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