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业本》

2018-09-27 10:44高鑫
关键词:韩麦尔作业本胡适

高鑫

《作业本》是我来到浙江工作后,所见到的一個很独特的“教学工具”。仔细地回忆一下我之前的读书和教书经历,似乎语文老师的标配是一张嘴和一本书,很少会有一个《作业本》。说实话,人的经验有很强的顽固性。我一开始接触《作业本》时,只将其视之为一本供学生完成的作业,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来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我才感到,其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语文《作业本》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着眼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得力助手,与其叫“作业本”,不如说是“‘素养本”。以前,我在山西和福建也曾工作过一段时间。晋、闽二省亦编有类似的练习册,然多用于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之用,与课堂基本是绝缘的。纵观全国,亦不得不说,鲜有《作业本》可以将使用过程延展到课堂,并准确聚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理解《作业本》的上述创新,有助于我们廓清疑惑,并在教学中悦纳《作业本》。但是,在听课中,我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讲授新课变成了题目课,不客气地说,就是让学生把《作业本》上的题目一道一道做个遍后就结束教学。据我的粗略观察,这样的课堂暴露出严重的“碎片化”病症:教学变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板块,各块之间相互隔膜,难有一气呵成的爽快之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必然无助于学生建构整体性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堂,只能给学生以云里雾里的朦胧之感。此类“断裂”的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警醒。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留意:由于《作业本》已经给出了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去执行这一个个任务,他们的学习状态必然是被动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会作何感想呢?他们定然心存不解:这不是我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去完成?

因此,我们必须“慎”用、“活”用、“创造性”地使用《作业本》。用得好,课堂是锦上添花;用得不好,课堂是死气沉沉。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将《作业本》与课堂有效融合。

一、巧妙衔接,避免断裂

《作业本》上的任务群有时不具备内部的紧密关联性,此时,教师要创造性地建构起这种关联性。例如,《作业本》在《最后一课》中设置的两个任务:

【任务一】在“最后一课”前后,小弗朗士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表略)。

【任务二】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尤其在服饰、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十分精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复习上一课所学习的批注知识,完成下列对“韩麦尔先生”的批注。

不难发现,任务一重在关注“小弗朗士的心态”,希冀学生通过此任务完成对全文的梳理,而任务二则意在引导学生将批注的阅读方法迁移到此课,并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很明显,两个任务的衔接性不强,二者堆叠到一起只会显得生硬。这就考验我们设计过渡语的能力了。不妨这样提问学生:“小弗朗士的心态有如此大的转变,与谁的功劳密不可分?”看似一个小问题,却自然牵引到韩麦尔先生。经此一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

二、改头换面,另谋出路

《作业本》的任务有时候处于一种不成熟的亚课程状态,如何使《作业本》上的任务活化为课程,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必须知道,亚课程的意义在于为教学搭设了某些精妙的脚手架,而非提供直接使用的现成品。在很多场合下,我们要将这些脚手架改头换面,以便与主问题精准对接。譬如,在分析到小说中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时,学生普遍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对母语的热爱之情,但对韩麦尔先生沉痛的“自我反省”与真诚的“自我批评”体会不深。如何使学生深入探察韩麦尔先生细微的内心世界?《作业本》提供了颇为有效的教学支架——任务四将最早的胡适译本与课文译本并列排布,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并给出提示:

为了照顾当时民众的阅读习惯,胡适还做了以下几处修改:(1)将小说题目定为“割地”;(2)删去了小弗郎士去学校的路上曾与铁匠相遇的细节;(3)删去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课上批评学生家长与自我批评的话。

《作业本》设计的这个任务,看似不同版本的对比阅读,但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只要对这个任务稍加改编,便可以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我在执教时,在用PPT呈现胡适的译文,并将其与教材选文进行对比,然后待学生充分比较后,展开追问:“胡适先生删去了韩麦尔先生自我批评的话,你觉得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此一设计,将版本的对比阅读,导向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由此一例可见,《作业本》提供的只是原生态的小麦,而不是现成的面粉。要想做出像样的面包,我们还必须亲手将其磨粉、发酵、添料。

三、整合融入,另辟蹊径

《作业本》的每一课都会关注很有意味的语言表达,毫无疑问,这些绝妙的语言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在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直接把《作业本》上的几个题目呈现于PPT,供学生品析。这种做法看似直奔重点,却违背了学习发生的自然过程:在实际的阅读中,学生不可能被预先告知哪些是意蕴深刻的语句。多数情况下,隽永的表达需要学生自行搜寻和定位。因此,《作业本》中涉及的语言妙点必须“另辟蹊径”,整合进学生的真实阅读中。《作业本》在《最后一课》中选择了三个关键句作为重点揣摩理解的语言点。为顺利“牵引出”这三个语言点,我没有单刀直入,而是旁敲侧击:“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富有良知的爱国者,这不仅能在直接描写中看出来,也可以从小弗朗士同学的心理活动中侧面体现出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自主批注。”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民族语言是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字帖就好像小国旗”“鸽子也不会用德国话唱歌吧”等关键句。此时,只需稍加点拨,即可转入到对关键句的品读中。化被动为主动,这便是曲径通幽之妙。

总之,《作业本》其实就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活用和创造性使用,切不可得了《作业本》依赖症。

猜你喜欢
韩麦尔作业本胡适
《胡适》
作业本里的故事
下课之后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