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
古人用“温兮如玉,泰然若春”来形容某个人或某种环境带给人的美好感觉。听了徐建利老师执教的《春酒》,我觉得其引领学生文本细读、思考探究所彰显的人文美,就像玉一样柔和,呈现出一种娴熟的温润。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出入文本的活动又体现出一种生态美,和谐自如从容,春风偕化雨,起落总泰然。
一、文本細读的人文美追求
一切人的文化活动并能给别人带来美感的,都可以称为人文美。《春酒》就是一部洋溢着人文美的佳作。作者琦君成长于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温州,耳濡目染于独特的乡风民俗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她钟情于故土民俗之美,善于在民俗物象中寻觅与内心相迎合的契合点,从而形象地表现自身的情思。于是,那些承载了她对故土情感的意象成为琦君乡土叙事的基础。
基于这一点,徐建利老师在引领学生文本细读时,首先着力的是品味文本深处的民俗美。徐老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是一种怎样的酒”,然后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彰显春酒这一民俗特色的几个典型细节,如温州春酒所用的原料,该酒补气健脾,小朋友虚不受补,母亲不准“我”多喝,等等。这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对春酒的深情:“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学生随着对作者笔下的浓浓童趣的咂摸,很自然地引出了对母亲形象美的分析,连接起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连接起了对童年邻里关系的赞许之情,连接起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除了分析“喝春酒”,徐建利老师还让学生探究作者所记述的浙东地区的特别风俗——喝会酒,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由点到面地展开——让学生感知作者童年时代的主要民俗记忆,从而认知琦君所连缀起来的家乡社会关系网络,去深入理解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世事的认识,对家乡一事一物、一人一景的眷念。
品味春酒、喝会酒都是琦君童年时代的温情往事,春酒这一物象在作者心中恒久珍藏,是琦君乡情表达的汇聚点。徐老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思考探究。通过品味琦君笔下的温情往事,通过对乡情表达的汇聚点的把握,学生们心头也漾开了关爱家乡民俗的温情。
更难能可贵的是,徐老师与学生一起追求人文美的脚步没有停留在民俗美的层面。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师生共同探索“春酒”这一标题为什么不能改成“思乡”,学习目标直指乡愁文化,涉及文本更深处的精神家园之美。徐老师问:“作者当时在美国,而她的家乡在温州永嘉。作者1949年之后去了台湾,直到2001年琦君纪念馆建成的时候才回过一次家乡。文中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那么作者的家乡味到底包含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对母亲的思念。”我觉得在此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化:“这种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可以说是琦君怀乡作品的灵魂。中国传统女性的情怀是无私奉献与任劳任怨,琦君母亲正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缩影,她的身上表现出与土地相连的博大与包容。作者在文本中正是通过对普通传统妇女形象的刻画,来寻求传统文化的突围,追求更美好的精神家园。”同时,分析“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还可以挖掘出另一层面的深刻意蕴:琦君身处陌生的城市,体验着商业文明,感受着人际隔膜,于是满怀着回乡的渴望,记忆中的故乡就是她的精神家园。
从品味民俗美到品味精神家园之美,徐建利老师的语文课堂充满了黄庭坚笔下“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的朗润感。
二、师生活动的生态美追求
课堂生态美的概念,由美国学者沃勒首创,他通过生态美学的视角、方法及理论来研究课堂现象,分析师生活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在徐建利老师的组织下,整个语文课堂首先呈现出生态关联性之美。所谓生态关联性,即强调学习主体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个体特长的发挥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比如学生自主解决“春酒是一种怎样的酒”这一问题时,先后有六位学生述说了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是“对人体有益的酒”,有的说是“需要许多原料的酒”,有的说是“味道好、后劲大的酒”,等等,学生的回答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春酒的特点,学习主体对文本内容的摘录与概括形成了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有助于完成对春酒之人文美的整体建构。再如解决“肚子吃的鼓鼓的跟小猪似的也挺好的,为什么要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这一问题时,学生有的认为“我觉得蜜蜂是酿蜜的,非常甜。当作者去喝春酒的时候就非常高兴,心里也是甜蜜的”,有的则认为“蜜蜂是自由自在飞来飞去的,体现作者向往自由,所以比‘像小猪似的更贴切些”,在这里,学习主体的个性化的观点又构成了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一个立足于味觉美,一个立足于动态美,这两种美又与心灵美水乳交融,可见徐老师组织的“头脑风暴”活动是具有生态关联性之美的。
除此以外,徐老师的语文课堂还彰显出一种生态平衡性之美。课堂生态系统,即课堂主体之间、课堂主体和课堂环境之间在特定的空间内通过物质运动、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生态美学意义的内部和谐平衡的组织。徐老师在执教《春酒》时,追求的正是观点互补后的人际平衡与组际平衡,从而构建了融洽的课堂生态。比如解决了“写母亲、写‘我、写乡邻能不能调换顺序”这一问题后,学生都认同了“按时间顺序展开,写‘我和乡邻,依然也是在写母亲”这一观点,实现了认知的人际平衡;再如分小组讨论“《春酒》能否改成《思乡》”时,各小组在已有学习收获的基础上,都得出了“春酒寄托了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化抽象为具体,更有美感”的结论,实现了认知的组际平衡。可见徐老师组织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是具有生态平衡性之美的。
从追求生态关联性之美到彰显生态平衡性之美,徐建利老师的语文课堂充满了黄庭坚笔下“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的泰然感。
“温兮如玉,泰然若春”,徐建利老师执教《春酒》,立足于文本语言,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着力于人文美与生态美的追求,非常值得年轻教师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