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朋友,您读过《天山深处的“大兵”》吗?这是1980年9月号《解放军文艺》发表的一篇很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某部修筑独库公路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军人形象,并且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弘扬了一种包含着献身精神和顽强进取意志的人生观。小说先后被改编成话剧《天山深处的大兵》、电影《天山行》等其它文艺形式,风靡一时。
作者李斌奎,陕西省合阳县人,1968年1月入伍,先后在青海省军区独立师、新疆军区独立师当战士、班长、排长。1976年开始当专业作家,先后在新疆军区文工团、话剧团、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天山深处的大兵》 荣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八一文学奖,多幕话剧《天山深处》荣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
一个短篇小说,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至今仍然令人记忆犹新?这还要从修建独库公路的背景说起……
1974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在天山深处修建一条从北疆独山子至南疆库车县的战备国防公路,全长562.25公里。这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某部负责施工,这项工程宏伟,任务艰巨,为我国公路建筑史上所罕见。
筑路官兵以北疆油城独山子为起点,由北向南沿奎屯河的干支流向天山深處盘旋上升。一面傍山,一面临河,公路地势甚为险要。其中有一段叫作“老虎口”的山瘠,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被筑路官兵征服了;海拔3 700米的天山铁力买提达坂和海拔3 39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被筑路官兵凿通了隧道;黄羊都望而却步不可逾越的山峰被修成了曲折壮观盘的山道……
工程从1974年开始修建,到1983年9月竣工,天堑变通途。
在长达9年的公路建设中,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先后有128名部队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烈士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
独库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天山。横亘天山峡谷,穿越美丽草原,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是一条国防建设之路、民族团结之路、经济发展之路,更是一条用烈士的血肉之躯铺成的英雄之路!
这是一条千沟万壑的路,三分之一的路段四周是万丈悬崖,五分之一的路段底下是高山永冻层!
这是一条翻山越岭的奇迹道路,跨越了天山数十条主要河流,翻越了4个终年积雪的达坂。由于海拔高达3 700米,即便在夏季这里的气温也很低。沿线穿行,一日可领略四季。
这条路上修有数千米的防雪长廊,可使悬崖上的崩雪翻落到公路下面的深沟中去,不失为一道独特的景观。用峻、美、奇、险来形容这条“天路”再合适不过了。它是世上惟一拥有防雪长廊的公路,同时也拥有中国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
当你沿着这条险峻和绝美道路行驶的时候,蓝天上白云为你导航,白云下面一望无际的绿色,就像一片绿色的大海,波涛起伏,幽幽的草香迎面拂来,火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一层金色。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冰峰耸峙,沟壑狭长,风景幽深,婉如仙境。
辽阔的草原,风光如画。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草丛点缀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蓝色的不知名的野花,把草原装扮得惊艳悦目。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悦耳动听。随处可见成群的马群、牛群和羊群,吃着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油光发亮。碧绿、葱绿、黛绿的云杉、剑一般的塔松,满山遍野的原始森林,牧民的毡房,炊烟袅袅,浮香诱人,物移景换,如同闪烁的宝石变换着绚丽的景色,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巍巍天山埋忠骨,英雄豪气贯长虹!
天山军魂,总让我们感动;天山英灵,总让我们敬仰。修筑一条路,凝聚一种精神;树起一座碑,缅怀千秋功臣。
乔尔玛,哈萨克语,意为没有牛羊去过的地方。
乔尔玛,不仅是一个“美得让人震撼的地方”,更是一个代表着干净、没有污染,象征纯净、圣洁的地方,一个天冻土埋忠骨的圣地,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高地。
中国之大,在于新疆;新疆之峻,惟有天山;天山之美,惟有“天路”。
朋友,来吧,来领略新疆之大美。
来吧,来祭奠敬仰英雄的忠魂!
来看一看,乔尔玛烈士陵园的守护人,听他讲述英雄的故事,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看一看报告文学《守望天山》及其同名电影中主人翁老兵陈俊贵,30多年为老战友守灵的心路历程……
来采一束野花,献给长眠在那里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