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挑战及相关建议

2018-09-27 00:00任静陈蓉川
赢未来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任静 陈蓉川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推动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农业转移人口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出发,剖析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建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使这部分新兴群体摆脱城市边缘,做国家的“主人”。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平等化

一、农业转移人口定义及基本特征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定义

农业转移人口包含两类:一类是地域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群体;另一类是工作上从从事农业生产转移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群体。[1]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中东部地区,第二类群体较为常见,而第一类群体大多表现为“失地农民”,较多存在于正处于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地区。

(二)基本特征

1、农业人口特征

传统的农业人口依靠土地,以农业生产为生,具有浓烈的“乡土”性质。晏阳初先生曾指出:我国农民的四大根本性缺陷为“愚、贫、弱、私”,他提倡要将农民从这四大根本性缺陷中救出来,一个“救”便体现了农业人口问题的严峻性,直至今天,农业人口的生活虽有所改善,但仍有大部人分依旧未摆脱这四大根本性缺陷。

2、农村社会关系

农村的社会关系首先是以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有的关系起着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村民之间相互合作的作用,但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农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限制着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范围和生活方式。它的另一特征表现为注重伦理和等级次序,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序性。在农村社会中,人们交往中还注重人情和感和面子,尤其表现在农村男性之中,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

3、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

在农村,由于落后的思想观念,生产技术的缺乏,使得农民们认为多生孩子,是一条改善生活的道路,然而,大量的生育使得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农村逐渐负荷不起如此多的人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简单的农业劳动已不能满足农业人口的生活需要。同时,城市中一些较为“脏累差”的工作和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需要农村的廉价劳动力,至此,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涌去。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挑战

农业人口市民化是一个“脱嵌”到“嵌入”的过程。[2]农业人口从传统农村社会中,通过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等方式进行“脱嵌”,再通过不断地与城市文化氛围、社会关系网络、交往方式、生存方式等的学习与融合,达到“入嵌”城市的目标。

(一)难以被城市真正接纳

农业转移人口在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价值观下,拥有强烈的“乡土意识”和对土地依赖性,同时,在传统农村社会下的“差序格局”下,原本农业转移人口所拥有的由等级次序产生的自我满足感在城市生活中丧失,传统支持网络失效,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融入度低。同时,在城市中,他们作为 “被压榨”、“被剥削”的边缘人群,城市对其接纳度低。

(二)就业受限

农业转移人口因从小受到的社会环境较落后,教育质量、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因素影响,其所受教育不足,文化程度低,从初中,甚是小学外出打工的人不在少数。以及其未能有专业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培训,职业技能不足,只能从事较低级的简单劳动力的工作或从事服务行业。农业转移人口在各方面能力的缺失,导致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在经济发展迅速、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的今天,其很难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基本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后,由于其自身经济、文化、政治能力的欠缺,使得其不懂如何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政府确立政策也未能将农业转移人口放在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位置,对农业转移人口实行“经济上吸引,社会上排斥”,其难以享受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如今的户籍改革制度:不再区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以家庭户统称,使绝大部分农民在身份上向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但农民身份的丧失及一些优惠政策的被剥夺,使得这部分人群难以认同这项政策,市民化的进程也将受阻。

(四)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无论是在生活水平上,还是在心理上对城市、农村、自我的认同感上,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处于较为被动和落后的状态,后续发展难以进行,市民化也十分困难。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建议

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城市融入程度低、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就业质量低和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关于如何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制度改革

加强制度改革,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在空间转移和就业上的阻力和压力,政府应该给予农业转移人口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如在城市的工业园区、工厂集中区等地修建经济适用房,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提供职业培训,增强其职业技能等。

(二)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地位、权利平等化

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把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考量,而不只是把农业转移人口放在“城市治理框架”中去研究他们的“市民化”过程[1][3]。在国家治理的整体框架下,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方面实现一体化,提高其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化程度,積极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生活,改变其在城市发展中“经济吸引,社会排斥”的尴尬现状,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社会功能,参与社会生活,实施自己的权利。

(三)农业转移人口的“赋权”

我们需努力做的是为农业转移人口“赋权”,让他们的生活文化与城市文化生活相融合,减少其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与城市社会和市民的隔阂,同时,我们也应致力于城市社会,增加包容性和体贴,携手共同发展。

(四)丰富公共生活

农业转移人口在向城市转移后,“熟人社会”的格局被打破,城市对其的不接纳,以及其归属感、依赖感、自我效能感的逐步缺失,使得市民化更加困难。公共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人们因地域转移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社会情感缺失,丰富公共生活,建立新的地域归属和依赖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五)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等

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投入,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摆脱文化程度低、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市民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3] 从“脱嵌”到“嵌入”:个体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分析 张方旭 文军

[2] 《农村社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钟涨宝

猜你喜欢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保定特色小镇建设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财政政策如何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江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核算与分担机制研究
以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