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酸莫米松与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对比及安全性Meta分析*

2018-09-27 10:39路晓钦朱丹丹罗丽君
中国药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莫米松糠酸卡松

金 灿 ,路晓钦,董 志△,朱丹丹,罗丽君

(1.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016; 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重庆 400700;3.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以IgE介导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和/或鼻痒)为主[1]。鼻用糖皮质激素(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INCS)是目前治疗 AR最有效的药物,种类繁多,国内外指南均未对具体选用作明确推荐。糠酸莫米松(MF)和丙酸氟替卡松(FP)是临床使用较多的INCS,二者全身生物利用度相似,均较早前的INCS明显降低[2],且MF与FP在基因转录水平实现其药理作用的效力相当[3],但脂溶性、受体亲和力等药理学指标却有一定差异[4]。这些异同点使得MF与FP治疗AR可能存在疗效差异,同时国内外临床研究结论也不一致[5-6]。本研究中系统评价MF与FP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采用分配隐藏和/或盲法;研究对象为儿童及成人AR患者(包括季节性和常年性),符合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标准[7];干预措施为试验组(T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照组(C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前后单个症状评分(包括鼻塞、流涕、喷嚏和鼻痒),采用四分法对症状严重程度按0~3分进行评价;次要结局指标为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排除标准:诊断标准未明确指出;重复发表;非中、英文文献;原始数据无法提取,并联系作者无法获取;缺乏所需评价指标。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VIP,WANFANG 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检索,英文检索主题词为“Rhinitis Allergic”“Mometasone Furoate”“Fluticasone Propionate”,中文检索词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由2名研究者背靠背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若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缺乏的资料尽量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题目和摘要,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于摘要描述清楚可直接排除的文献不予纳入。阅读摘要不能直接排除或纳入者,获取全文阅读后决定是否纳入。如果一个试验被不同文献多次报道,则纳入报道最详细的一篇作为资料来源。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纳入文献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患者的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RCT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选择标准化均方差(SMD)为效应指标,计数资料选择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各效应值均给出点估计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 χ2检验分析,同时联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1,I2<50%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各研究存在异质性(P<0.1,I2≥50% ),首先分析异质性来源,排除临床异质性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无法定量合成或极低事件发生率的测量指标,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1 639篇,剔重后1 530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排除1 505篇;阅读全文复筛,排除无法获得全文2篇,研究类型不符合7篇,对照组设置不符1篇;纳入定性合成的文献15篇,排除无法获得原始数据1篇,缺乏所需评价指标8篇。最终纳入6篇RCT[6,9-13],共 930 例患者。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

2.2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6篇文献中,1篇[13]未描述产生随机序列,2篇[9,11]未充分描述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仅3篇[6,10,12]研究提及并详细描述分配隐藏,但却未提及盲法实施情况,2篇[9,11]为单盲,1 篇[13]未提及;5 篇[6,9-12]均提及退出、失访并详细描述了原因;1篇[11]研究由药企赞助。

2.3 Meta分析结果

鼻塞症状评分:由图 1 可见,有 3 个研究[9-10,12]报道,对效应量合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异质性低(P=0.15,I2=47% )。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试验组鼻塞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SMD=-0.30,95%CI(- 0.56,- 0.03),P=0.03]。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鼻涕症状评分:由图 2 可见,3 个研究[9-10,12]报道,对效应量合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异质性低(P=0.12,I2=52%)。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试验组流鼻涕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SMD=-0.28,95%CI(-0.54,- 0.02),P=0.04]。

打喷嚏症状评分:由图3可见,有3个研究[9-10,12]报道,对效应量合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异质性低(P=0.26,I2=27%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似[SMD=-0.04,95%CI(-0.31,0.22),P=0.75]。

鼻痒症状评分:由图4可见,有2个研究[9-10]报道,对效应量合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异质性低(P=0.30,I2=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似[SMD= -0.19,95%CI(-0.51,0.13),P=0.25]。

生活质量评分:6篇文献中,仅Mak等[10]报道了儿童AR患者5个方面23个问题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MF 组[(2.22 ±0.92)分至(0.99 ±0.69)分,P<0.01]和 FP 组[(2.08±0.99)分至(1.17±0.80)分,P<0.01]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与FP组相比,MF组评分下降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24)。

不良反应发生率:由图5可见,有4个研究[6,11-13]报道,各研究间异质性低(P=0.20,I2=35% )。固定效应模式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OR=0.90,95%CI(0.61,1.32),P=0.58]。

图1 治疗前后鼻塞症状评分Meta分析

图2 治疗前后鼻涕症状评分Meta分析

图3 治疗前后打喷嚏症状评分Meta分析

图4 治疗前后鼻痒症状评分Meta分析

图5 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

3 讨论

近30年来,我国AR患病率显著增加,大陆地区人口的患病率为4% ~38%,不同地区差异较大[14-15]。AR是美国排名第5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每6个人中约有1人患AR,且每年会产生20~50亿美元的直接健康支出[7]。鼻用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对炎性反应的早期和晚期都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对成人和儿童的各种鼻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被各项指南所推荐,成为一线药物[1,7,16]。糠酸莫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鼻腔应用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不到5%,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是治疗AR相对理想的选择[2]。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6篇文献,在持续性AR患者中比较糠酸莫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有效性。5篇文献均提及基线具有可比性,纳入临床研究经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也未出现高偏倚风险。此外,纳入研究的异质性低,均采用固定模式得出相应结论,结果稳定性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糠酸莫米松改善AR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效果优于丙酸氟替卡松,而改善喷嚏、鼻痒症状效果则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为:1)AR的4个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和鼻痒)发生机制有一定差异,前一为迟发相反应,主要为鼻黏膜组织水肿导致;后三为速发相反应,主要为炎性介质兴奋神经导致,故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可能会有差异。2)皮质类固醇分子利用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因此脂溶性越高,越容易被鼻黏膜吸收,停留时间越长而不易被吞咽进入消化道;同时,药物的GR亲和力越高,越有利于发挥药理作用。MF的脂溶性及相对受体亲和力均大于FP,但差异可能不足以使每个鼻部症状改善情况均有明显差异[17-19]。3)MF的个人感官属性优于FP,即鼻用喷雾剂使用后药物的即时味道和用药2 min的味道较轻,使患者更倾向于MF而增加依从性[20]。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纳入样本量较小,部分研究如会议摘要无法获取原始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纳入的部分研究未描述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和实施偏倚;纳入研究的语种限制为中、英文,可能漏掉其他语种的研究;纳入研究中同时包括了成人和儿童,药物对二者的疗效可能会有一定差异;纳入研究的药物剂量、疗程及使用频次不全一致,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糠酸莫米松改善AR患者鼻塞、流鼻涕症状优于丙酸氟替卡松,改善喷嚏、鼻痒及不良反应与丙酸氟替卡松无显著性差异。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猜你喜欢
莫米松糠酸卡松
荠菜总黄酮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丙酸氟替卡松、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明胶海绵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糠酸莫米松乳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