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人的存在的旅游功能再认识研究:基于人文主义的视角

2018-09-26 00:38马凌朱竑
旅游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化体验

马凌 朱竑

[摘要]旅游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国外一般采用旅游影响一词)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内容。文章放弃了原来的仅从现实入手认识旅游功能的路径,转向了目的论视角的旅游功能研究。提出旅游的本质在于人的体验,而旅游的目的则指向了人的存在。研究从伽达默尔的人文主义核心概念——教化出发,阐述人的发展与旅游作为人的一种日常实践的关系。区别于黑格尔所讲的理论教化,文章提出旅游可能在两个层次上实现旅游作为人文主义的实践教化的功能:即促进入的“整体生命体验”和“共同伦理”两个方面。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功能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思考的:旅游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来说,应该是实现由客观物返回其生命性和提高人性以及普遍伦理的一种教化实践。这是对旅游功能的反思,也是对原来旅游功能认识的超越。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在更深层次认识旅游功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更负责任的旅游”和“好的旅游”。

[关键词]旅游功能;人文主义;教化;体验;人的存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8)06-0014-10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8.06.007

引言

自旅游发展伊始,旅游学者便对旅游的功能进行过学术的探讨。国外学者主要从旅游的影响(consequence/impact of tourism)对旅游的作用进行阐述,比如Wall等的系列研究。国内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旅游的经济功能与效应分析;也有学者关注旅游的其他功能,包括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

旅游功能,简言之,即“旅游这一事物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研究旅游的功能与作用,对于深入理解旅游现象和本质,以及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主要对旅游的功能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和论述,尤其将旅游作为客体,即旅游产业或某类型旅游产品来客观分析其作用,但鲜有从旅游的主体——人(旅游者)的角度来进行讨论。前者主要采用客观视角,通过不断深化对规律性的认识去证明或扩充普遍经验,探讨旅游行业发展的有效模式,这对早期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即可以直接用来指导行业的实践。但其负面后果则是限制了思维的想象力,简化了对旅游功能与作用的更深入分析与探索,因此制约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旅游新现象的解释力。

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语境下,仅仅从过去实用的科学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旅游(或旅游产业)的作用显然是不够的。旅游的功能与作用,离开了对人的主体及其意义的分析,便不能反映旅游之所以成为今天人类活动的主要构成之一的原因,也不能在更大的社会、文化尺度上把握旅游的作用与发展方向。本文因而首先对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认识论下的旅游功能研究进行简要梳理。然后,从人文主义视角和伽达默尔的人文主义核心理论出发,建立旅游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与研究框架,同时也结合旅游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人文主义框架下,文章提出旅游功能研究需要超越认识论本身,而走向目的和意义,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功能是面向人的存在的一种教化实践。

1 旅游研究:从科学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

旅游研究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取向:一个是科学主义,一个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着重强调客观、科学方法和价值中立。实证主义方法追求普遍的法则,寻找外在于人类的自然的普遍规律,从而帮助预测未知和指导实践。然而,科学原则在解放人们认识的同时,同样带来了许多问题,其首要问题即是研究对象的差异和方法应用的问题。胡塞尔曾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一文中提出科学意义的危机①,包括人的意义的危机。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主义哲学亦是对科学实证原则的回应。与科学主义不同,人文主义因此着重的不仅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知识,而是认为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灵,人的意向性创造了他在其中行动的世界,因此着重知识的主观性,以及强调要联系人本身来看世界。

旅游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早期学者对旅游学的定义是“以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适应于早期旅游业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经济作用进行评价。从需求方研究和供给方研究,到采用旅游卫星账户等方法更全面和更精确地度量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学者主要通过统计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对旅游的功能进行研究。随着旅游研究综合性的加强,旅游研究分化出许多解决旅游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支学科:比如,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经济学等。相应地,旅游研究的综合使得学者亦开始关注除了经济效应之外的旅游的其他功能,包括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

综观旅游研究的研究方法,大部分旅游研究主要依照自然科学的科学方法和范式对旅游现象进行分析,有学者将其总结为“经验一分析方法论”,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流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人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主要是借助于统计工具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说明。一般利用问卷和测量量表,在旅游研究对象总体中调查大量样本,搜集标准化数据资料,从中找出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并可以对旅游活动以后的发展做出预测;(3)科学实验法:科学实验法主要是因果关系的归纳,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完成。运用科学试验法分析旅游者的心理情况,因而对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效应研究领域等方面做出客观和科学的判断,并帮助指导旅游实践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还有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广为使用的“田野工作与社区研究”的方法,这类方法强调“直接的观察、访问、记录和测量等手段”,在旅游研究尤其是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改变中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旅游研究的推进,近年来学者开始对旅游现象进行更本质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旅游研究方法進行更多元的探索。人们对旅游的研究逐渐由经济研究转向把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现象来进行研究,尤其是注重旅游中“人”的体验以及围绕旅游者的体验所组织的系列旅游活动和所带来的旅游现象。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谢彦君教授提出要以“旅游的体验”为核心构建旅游学科体系,随后又引入现象学方法对旅游的体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③。一些后来的学者也同样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探讨,如杨振之提出“旅游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张骁鸣从现象学的视角阐释“旅行的意义;;马凌等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对旅游世界本质的分析等。

以体验和现象学方法为转向的旅游研究为旅游后续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这样的新的方向代表着对以“经验一分析”方法论为主导的实证主义的突破,后者通常将人及其心理、行为和人的社会群聚现象及其后果假定为一种纯粹客观事实的显现,含有人是“机械”(行为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隐喻性假设。对比而言,人文主义视角偏重主体、承认主观性,强调人的个体特征,承认自由意识,尊重价值、直觉体验和情感等,所关注的议题和分析方式因而与“经验一分析”方法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在旅游的功能与作用理解上,曹诗图等指出,旅游作用事实上“是旅游的(人的)价值观的反映,即人们对于旅游这一客观事物的作用、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的反映”。区别于以往的单从产业和经济功能角度的分析,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对旅游者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客观事实转向价值观,从分析客体转向关注主体,这一转变过程事实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向人文的思维方式。

综上可见,从人文主义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进一步拓宽旅游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完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发展新的理论。本文因而提出了旅游研究视角和内容的基本演进路径(图1),并在以往以“旅游体验”为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人的存在”的旅游存在和旅游功能的构想。

研究旅游中“人的体验”和“人的存在”都从人文的视角突破了以往科学思维下对“人的机械(物)化”的倾向和用外在的方法规范人的方式,而回到了人的精神层面。其中,以往旅游体验强调的基本问题是“人如何体验以及体验是什么”,而本文提出的“人的存在”则试图在人如何体验客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人如何通过体验客体返回自身、返回自身的存在”,进而讨论旅游在个人发展、人性完善、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这里采用的人文主义视角,虽然对科学主义持一种批判态度,但并不是主张抛弃科学方法,而是在吸收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扩充旅游对于社会和人的影响的研究以及强调对人的角度的关注。

2 旅游功能的再讨论:人文主义理论框架

2.1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入文主义哲学思潮

从历史渊源上看,西方人文主义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之中,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从教育、人性、人文学、人文学者等词汇逐渐演化而来,它代表着人的主体自我意识的萌芽,是一种宽泛的倾向和一种思想的方法①。“人文主义”“人文学”等词的拉丁语词源是humanitas,它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学校里的教育体系(博雅学科),其教育思想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设想,即可以通过教育来对人的个性品德进行塑造,西塞罗将之称为“人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那些为人类与人性所独有的品质80由此可见,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与人的教育或教养密不可分。人文主义被提到一种普遍意义的高度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它被用来阐述现代社会文明的思想起源,并看作是中世纪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内在性分界线[27-28]。进入20世纪以来,对以崇拜科学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思潮的批判和反抗,带来了人文主义作为新的哲学思潮的兴起。在19世纪后半叶,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现代入的整个世界观受到实证科学的压倒性支配,并且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科学世界观的支配意味着人们逐渐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现代入文主义哲学思潮主要探索的便是科学方法以外的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方法。早期英国经验论哲学传统已经开始区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通常表述为道德科学(moral sciences)或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经验论哲学代表人物休漠提出,关于人的科学(人性科学)是一切其他科学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科学要依赖于它;当然,休漠强调的人性科学的研究依然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这一点与自然科学一致,这实际上是对一种经验方法的强调。到了19世纪,哲学家Mill进一步强调了经验归纳法在道德科学(人的科学)领域的应用。

休漠将人性科学看成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但依然强调用经验归纳法对人性科学的研究。而其后来者狄尔泰则明确提出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予以区分。德国人根据自己的传统用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代替了英国人的道德科学一词。狄尔泰找到了与自然科学认识起点的“经验”(erfahrung)概念不同的“体验”(erlebnis)概念来作为精神科学认识论的出发点。经验是指自然科学中作为主体对象的、与个人认知能力相脱离的可实证的观点,即“经验知识中可靠的部分”。体验则与经验不同,德语中的体验一词有去生活(tolive)的含义,源于对动词经历(erleben)的再构造。体验具有直接性,先于解释、理解或传达而存在,并成为解释与理解的前提。与体验相对应的另一概念是重新体验(nacherleben),它是连接个人体验与他人体验乃至社会历史的关键。通过重新体验的链接作用,精神科学中的意义问题可追溯到体验、重新体验与生命的诠释学循环中得以解释,而无需借助自然科学方法,“体验”由此成为精神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伽达默尔继承了狄尔泰所建立的体验、生命、重新体验等概念,并进一步确立了体验与生命的诊释学循环、体验的历史性等诠释学特征,由此去确定艺术真理,进而扩展到精神科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区分了以研究客观实在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和以研究人类精神(体验)及其产物(社会的、历史的实在)为核心的精神科学,并探索了精神科学与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提出人文主义的4个核心概念:教化(bildung)、共同感(sensus communis)、判断力(urteilskraft)和趣味(geschmack)『,,,。通过结合几个主要的人文主义概念,伽达默尔发展出精神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真理的路径与方法。

2.2 伽达默尔人文主义概念框架

伽达默尔注意到了以往人文主义传统对精神科学的超越的、人道或人性的意义的强调。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虽然有联系,但对其本质的说明不能效仿自然科学。他因此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归纳法:逻辑的归纳法和艺术直觉①的归纳法。两种方法代表着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两种不同认识特点。伽达默尔敏锐地指出,作为精神科学认识特征的艺术直觉的归纳背后的基础并不是方法论,而是教化。他发现,真正在精神科学中进而在解释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而是教化的概念。它标明的是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不同的认识方向和道路。

2.2.1 教化

相比较于具体的教育,教化是一个更加抽象和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具体的知识,更是指一种精神的教养。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讲,教化是指一种“自然造就”(naturliche bildung)的过程,例如山脉的自然形成,臻于完美的形式。教化概念发展到康德那里,与修养(kultur)紧密联系了起来,它特指“人类发展自身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康德关于修养的观点,随后被德国近代浪漫主义先驱Herder发展为“达到人性的教育”(bildung zum menschen)的观念,由此,教化变成了一种不断增进入性的活动。

教化从Herder开始逐步上升为一个主导概念,与近代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传统始终拉开着距离,为人文主义的精神科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伽达默尔认为,关于教化的本质,黑格尔讲得最清楚,后者将“教化”与“自身造就”(sichbildung)相联系,强调教化的本质在于超越个体自身的直接性、本能性,上升到普遍性。人类教化的本质即人类“使自身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这种普遍性不只是一种概念的普遍性或知性的普遍性,而是一种感觉的普遍性。伽达默尔提出人的精神形成与教化是分不开的,或者说精神是以教化作为前提的。他采用了黑格尔的“实践教化”(praktischeBildung)和“理论教化”(theoretische Bildung)的划分,说明两种方式都可以导致普遍性的提升,而达致基本的认识的概念。

2.2.2 共同感、判断力和趣味

围绕“教化”这一核心的统括性概念,伽达默尔提出人文主义的其他3个概念,有学者认为它们是“教化的培育和结果”伽达默尔认为,教化所带来的是一种“共同性的感觉”,它是精神性的、社会性的。有人文主义者把共通感理解为共同福利,即一种对共同体或社会、自然情感、人性、友善品质的爱,因此,一定程度上它是人们共同社会生活的基础。它表示在共同的传统、习俗、教育影响下人们形成的在宗教、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共同性的感觉,这种意义的共通感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判断力与共同感是紧密联系的概念,它被看成是一种“健全的人类理智”,也是一种“共同的理智”。伽达默尔提出,这种判断力不只是逻辑上的推理或证明能力,而是一种感性的直觉能力,具有直接性的特点。它不能仅凭理论的学习来获得,还要通过实践教化以及不断的应用才能得到。判断力和共通感都同人类普遍的善和共同福社的追求相联系,因此它更多体现为“一种实践智慧,一种健全的理智或良知”。最后一个概念趣味,按康德的话,就是“一种完满性的感性判断”。伽达默尔指出,这个判断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认识方式。

2.3 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教化: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功能研究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与思想对旅游的人文作用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连接了人的个体性到社会普遍性、从知识学习到道德伦理的提升。可以看出,从伽达默尔理论出发,人文主义的几个主导概念都强调了一种区别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和知识路径,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我们如何从精神科学和人文主义视角重新认识旅游的功能和作用?旅游是否可以实现一种黑格尔和伽达默尔强调的人文主义意义上的实践教化?下面将在以上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旅游的人文作用进行理论建构和梳理,并结合旅游实践对理论进行具体情境化说明。

2.3.1 旅游、实践教化与整体生命体验

伽達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学,根本在于其学说的实践哲学色彩,追求的是一种实践智慧,它不是纠结于一个抽象的理念,而是转向活生生的具体世界,在每一次具体情况中取得与世界的关联,获得历史经验,既保证了不同经验者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又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性。

“旅游与休闲深深地体现在日常生活及人们赋予生活的意义之中,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虽然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表达,但是它却包含了与生活世界相吻合的基本哲学立场:旅游与休闲现象根植于日常生活(此处的“日常生活”实指人类所处的整个生活世界,而不是与“非日常”“反常”相对应的‘旧常”“平常”);这一日常生活本身的意义由人们所赋予、对人们越来越重要;旅游与休闲现象来源于生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也反过来对生活产生影响。

教化概念体现的是精神向外投射,获得普遍性又返回自身的精神的基本运动过程,这个运动过程不是纯理论的活动,而是一种实践性的过程。区别于“在家”的理论学习和知识教育,旅游有着明显的实践特征,下面主要从旅游增进入的“整体生命体验和认知”和“共同伦理”两个方面对旅游可能实现的教化功能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旅游的异地性和差异性①,在旅游中人们往往扩展了对“他者”文化的理解和亲身体验。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构成了旅游中的基本“人一物”和“主体一客体”关系。以观光旅游为例,旅游者通过观看、触摸、欣赏旅游客体,获得某种经历,并将这种经历融合到个人的已有体验中,获得某种新的感知体验、自我理解以及对他者的认知。这种个人体验,在狄尔泰看来,便是扩充到他人生命体验和世界整体体验的基础。“‘体验这个词的形成是与一个浓缩着、强化着的意义相适应的。如果某物被称之为体验,或者作为一种体验被评价,那么该物通过它的意义而被聚集成一个统一的意义整体”。整体在人的短暂体验中的再现,事实上远远超出了其所体验的对象和事实。体验不只是“一种在意识生命之流中短暂即逝的东西——它被视为统一体……被经历东西的意义内涵都属于自我的统一体,被熔化在生命运动的整体中,而且持续不断地伴随着这种生命运动”。

从这个意义上看,体验(包括旅游体验)虽然是暂时的,但却不会被很快地忘却,其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不断回忆、记忆与忘却的过程中,人的经历和生命理解越来越丰富,不断累积塑造着个体,这种经历对于人解释客观世界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生命客观化于意义构成物中,因而一切对意义的理解,就是一种返回(zurueckue-bersetzen),即由生命的客观化物返回到由它们由之产生的富有生气的生命性(lebendigkeit)中。所以体验概念构成了对客体的一切知识的认识论基础”。可见,在体验对生命意义的显现中,不仅是对客体的认知,一同给出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体验者超越了它的客观对象,在其所处的过去与未来的敞开中,参与到生命体验的进程中,进入此在的存在世界。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呈螺旋上升模式,人的整体素质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旅游中的体验也反映着“体验”蕴涵的丰富性和整体性以及经由客体体验返回自身的过程,这在灵性旅游(spiritual tourism)中尤其明显。灵性旅游的核心就是要走出去追求,去已知或未知的、遥远的或附近的、人造的或自然的地方,寻找自我灵性的开启。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与人类的灵魂相连接和交流。探索的旅游者的直接收获就是自我再造,新奇的体验、地方、文化、感知、感触和联系能够带来变化、使精神变的饱满并且带来人的转变:肯定人性、人类和善良。正如Singh总结的,灵性旅游的精华在于觉醒的情感和敏锐的知觉,这在意识表象上,空间和地方、自然和文化、内在存在和外在存在、无形和有形的、有限的和无限的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世界连接和整体融人的意识使得人们领悟到灵性和世俗领域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相互包容的。如同生物学家 Henny所生动描述的:

“关于大海的体验太磅礴,太神秘了,不能缩减为一种个体之间的关系……当你独自在美丽的星夜,在海上,你所体会到的置身在一个文化空间里的文化关系有一种本质差异。你为宇宙的灿烂与广袤迷醉,你感到完全被携卷到这个整体的空间里,只能参与其中,词语永远不能描述这一点……在大海上,我不再是我自己,我就是宇宙”。

值得注意的是,伽达默尔的“教化”中随时都存在一个他者,或者陌生物。这个他者和行为主体是对立面的,是相异的。因为有差别才需要“教化”,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教化”,如同黑格尔所理解的“教化是以异化为前提的返回自身”(heim kehr zusich),这里的异化不是贬义,而是中立的指人放下自我,抑制欲望,接触外部陌生事物。可以说他者是实现“教化”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化”不是自身的自我运动(如冥思),必然是要有一个相对的他者产生对话的。旅游中的旅游凝视即构成了这样的一种基本的“我者”与“他者”的关系。在与他者的凝视或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中,游客有可能反思自身,认识和理解他者,使自己进一步上升,使人性進一步丰满。在伽达默尔的教化概念中,可以更多地看到‘他者”与“共在”对于“此在”的积极意义。

当然,个体身上发生的“教化”,是需要敞开自身的。只有敞开自身,才会有交流,会有对话,才有完成“教化”和提升的可能。敞开就是促使“教化”向着更普遍的发展。伽达默尔指出,只有保持自身向更普遍的观点敞开,才能保持“教化”的普遍性。进行对话的个体,乐于接受陌生事物,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发自内心的向外在事物保持开放性,建立了对话之后,个体接触到了新的东西,并在和新的事物的对话中,使个体变成和之前不一样的全新的个体,也就是克服了局限性和特殊性,向普遍性靠近之后的全新个体。严格地讲,对话决定了个体怎样开展“教化”和“教化”达到何种程度。所以,旅游作为一种游客个体接触“他者”和“他者文化”的实践,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教化的意义,同样还取决于个体敞开自身的程度。它是个体发挥自我能动性的自我教化。

2.3.2 旅游与共同伦理

相对传统规范伦理学(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来说,德性伦理学的规范不是刚性的,而是柔性的(如中道原则),它需要实践智慧去把握53。通过旅游实践,如何能促进入们的德性伦理,这是近年来可持续旅游和负责任的旅游形式非常关注的内容。教化的过程不停留在和他者的相遇,而是通过和他者的相遇扬弃自己先前的观点,其本质在于保持自身向陌生他者的开放性,并应用于自身的过程。德性伦理或伽达默尔所讲的共同感,它不是在理性的层面被把握的,而是通过感性和知觉的层面得以实现。教化的目的意在培养人的品质,造就共性,而这种共同性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的共性。实践智慧和因此获得的共性是基于我们对于世界和自身正确把握下的能力,因此也是一种对真理的知识方式,在伦理意义上这种共性也表现为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判断或理智。

现代旅游从19世纪发展至今,已从最早的发展经济的诉求开始转为更为综合的有益于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好的旅游;的需求。在旅游实践中,近年来人们也在不断反思,我们的旅游行为是否恰当和合理,这就触及了旅游的伦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旅游组织(WTO)正式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后又提出旅游业的道德规范,倡导和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代际公平,其本质代表着一种道德和环境伦理观。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开始关注旅游伦理道德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也同时关注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学者从“生命权力和政治”的角度对人与所观看的自然(动物)的关系进行伦理的分析。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可持续旅游已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学者和旅游实践者们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更好的旅游实践揭示的事实上是一种基于更好的人性理解的某一种价值观和伦理,它与教化功能所强调的人性提升是一致的。Fennell指出,人首先是一个道德主体,道德是人类行善避恶的一个自然和理性的倾向(如保存生命、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追求真理等)。康德认为,道德规则事实上是具有普遍性的:即一个决定若是道德的,必然适合所有人,而不仅仅只适合于我。在旅游中,旅游伦理原则往往就体现在旅游的偏好、趣味、旅游决策(包括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和旅游行为上。旅游个人决策包括去哪里旅游,如何旅游。旅游群体决策则是指旅游政策和规划要包含哪些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分别参与到什么水平。

以往由于大众旅游对享乐主义的普遍追求,旅游发展的同时让人们付出了许多负面代价和影响,从伦理立场,尤其是基于人性的更好理解发展替代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发展的更高目标。Hultsman因此提出“公正旅游”的概念,即旅游的伦理是美德伦理,如公平和正直。Smith和Duffy也提出了其他的美德,如诚实、坦诚和同情。Jamal和Menzal则从善行的角度,将旅游作为实践,讨论人们如何实现实践智慧(phronesis)和美德。他们认为,实践智慧不是一种死板的品质,不能通过简单的、比如思考高尚想法来获得。相反,一个人应该实践和反复做善行,直到這种善行的表现变成一个一以贯之的个性特征来培养实践智慧。就如Jamal和Menzal举例一个公民通过坚持垃圾回收来培养道德美德一样,智慧美德也可以通过旅游中的好习惯来培养,通过学习新知识、主动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学习关于目的地及其人和环境的知识(例如通过阅读、参与当地人的对话、教育性游历)、增加对人类共同体的爱等来实现。

道德美德和共同伦理的获得一方面来自人们的实践和康德意义上的基于人类独具的理性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群体伦理法则的发展,通过规则和契约让旅游发展对环境和游客更负责任。西方享乐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是旅游中的普遍现象,常常没有考虑到大部分的权利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常常抵不上污染、文化和本地资源的损失。Fennell因而提倡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组织层面,未来的旅游都应该从审美状态跨入伦理状态,思考什么是应该做的,这样才能达到旅游的崇高目标:可持续、替代性和负责的旅游形式。

3 结束语:面向人文主义的人的存在的旅游功能及其构建

旅游不仅是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它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以探索外部世界和理解自身为前提的暂时的时间和空间溢出。全球旅游化时代和流动社会的到来,更凸显旅游作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的重要性,因此,以“人”为核心主体的旅游的意义和目的的研究也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旅游从认识旅游、识别旅游的内核和基本要素(本体论、认识论)必然走向理解旅游的目的和意义(目的论,teleology)。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①。旅游是人为建构和设计的产物,其本质上是区别于自然现象的一种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存在源于“最终目的”,以往研究和实践过于关注旅游的形式和外在规律,认为形式决定功能;以目的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和发展,则需要在理解最终目的的前提下确定功能,由功能再决定旅游的形式。理解目的和旅游的功能,旅游就必然要从客体世界(形式)回归到主体,回归到意义和目的本身。

本文因而从人的发展以及伽达默尔的人文主义核心概念出发,对旅游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再思考,从分析旅游的目的出发来理解旅游的功能,同时也对旅游新出现的现象和趋势进行把握。本文提出,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的功能是从目的论上被思考的:旅游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来说,应该是实现由客观物返回其生命性和提高人性以及共同伦理的一种教化实践。这种体验可能区别于以往大众旅游中的世俗享乐体验,而被赋予了某种崇高和神圣的使命——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舍弃了本能性和直接性,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学会欣赏美,形成人类共同德性伦理和语言理解。这种目的论意义的旅游功能已经越来越被更多新兴的旅游形式所实践,比如志愿者旅游、灵性旅游、背包修学旅游等。

最后,教育应该以生活为目的而不是以工作为目的,这种教育哲学和以往的教育模式是大相径庭的,后一种模式往往更现实和功利。黑格尔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当代思想和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和知识底蕴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对于工作来讲,黑格尔认为应该遵循“教化”的过程,人们在接触到陌生的职业后,经过艰辛的努力,使职业成为他自己的事情,返回到自己本身。在这种教化思想的理解上,旅游有着除了知识教育、劳动和工作之外,面向个体返回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而旅游活动也应当在这样的教化思想和实践智慧中建构旅游的核心功能和价值,这对以往围绕经济为核心价值的旅游功能构建将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②根据吴必虎和张晓鸣的论述,近年来旅游研究的一个大趋势是,实证研究特别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主的研究比重稳定在40%左右,而采用演绎法构造模型进行规律化阐释的研究大致在30%,其余研究包括使用描述性和概念性方法的比重大致在30%。

③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①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两个词在许多文献中交叉甚至重叠使用。本研究认为应该把两个词区分开来,前者对应的英文词是humanism,后者对应的英文词是anthropocentric,后者主要泛指14世纪以来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智识运动,以之来反对中世纪社会以神为本(theo-centric)的思想,这种界定充满了一定的启蒙理性主义和人性色彩。人文主义思想从历史渊源看长于人本主义,因此在概念上应该包含人本主义。

①哲学家Helmholtz将艺术直觉也称之为一种无意识的推断、一种得体感(taktgefuehl)。这种得体感是一种直接把握,而不是推理活动,换言之,它是一种直觉、一种敏锐的感觉。这种感觉与一般相联系,它同时包含着一种判断力,例如:当我们具有是非感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能辨别是非,分清正确与错误,当我们具有美感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有判断美丑(或不美)的能力。它包含一种敏感性或感觉能力,这个意识知道在个别事件中确切地作出区分和评价而无须说明其缘由。

①一些旅游学者认为,后现代旅游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重合,即旅游客源地也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如城市旅游等,旅游的异地性特征减弱。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旅游中的景观/文化差异性仍然是旅游吸引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差异化体验的基础。

①http://baike.baidu.com/item/目的论,2017-05-10。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教化体验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