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传统木雕中的福寿文化及其应用

2018-09-26 05:42:16窦立亚戴燕燕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宅福星福寿

窦立亚 戴燕燕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1 引言

福寿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永恒追求,深入到民族的血脉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喜爱福寿,追求福寿,并将这种心理融入到安庆传统木雕的创作中。福寿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是人生追求目标的集中概括和体现”[1]。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寿文化逐渐演化出各种的吉祥纹样,如福字纹、寿字纹、蝙蝠纹、万寿纹等。富于创造性的中华民族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这些纹样做出相应的创造变形,再加上几千年来的流传演变,构成了今天千变万化、蔚为壮观的福寿文化。安庆地区的福寿文化随着使用环境和应用部位的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倪府大宅中的花格窗和桐城文庙的福星寿星雀替,就是安庆地区福寿文化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以及对福寿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2 倪府大宅中的福文化

《说文解字》中对“福”字的解释是“佑也”,“佑”就是保佑、赐福的意思。福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文化,不同阶层的人由于生活背景和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福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2]”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对于普通人来说,健康是福,长寿是福,多子是福,平安是福……人们将吉祥美好生活的各种寓意、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统称为“福”,因此“福”也具有了更多更广的内涵。

位于安庆市孔城镇的倪府大宅,是清末江西抚州知府倪廷庆告老还乡时所建。倪老先生一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1890年告老还乡之际,用皇帝特批的木料建成倪府。倪府大宅坐西朝东,共有四进,建筑面积约630平方米,是典型的徽式建筑。整座建筑庄重典雅,设计精巧,以木架构为主,没有使用一根铁钉。进入大门,迎面是一个巨大的木制“福”字屏风,福字置于正中,四角以轴对称的形式饰以卷曲优美的花草纹样,最外围的边框由万字纹“卍”组合而成。福字和万字纹结合在一起,象征“万福无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座宅子主人的内心期许和美好心愿。

倪府一共有四进,每一进都有六扇的雕花木门窗进行分割,窗棂上的图案根据每一进院落生活功能的不同,图案也相应的不同,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花格窗顶部的蝙蝠纹样。蝙蝠是中国传统的具有吉祥寓意的一种动物,蝙蝠同“遍福”,意为“遍地是福”,具有福气、幸福、美好的寓意。《抱朴子》曰:“千岁蝙蝠,色白如雪,集则倒挂,脑重故也。”可见蝙蝠不仅有福气福运的意思,还有长寿之意,是综合了福、寿之意的吉祥图案。花格窗上的蝙蝠具有椭圆的头部、椭圆的眼睛和椭圆的身体,三种大小不同的椭圆形组合在一起,具有一种内在的和谐之美。蝙蝠的轮廓呈优美的曲线,内部有整体排列的直线条进行装饰,翅膀的末端与周围的卷草纹样融合在一起。蝙蝠张开翅膀,做展翅飞临的姿势,因“蝠”与“福”谐音,将飞临的蝙蝠雕刻在门窗上,具有“祈福”和“迎福”的美好寓意,希望“福气”和“幸福”会像飞临的蝙蝠一样降落在自己家门。

除了“开门见福”的福字屏风和蝙蝠的图案,花格窗正中的“畐”字更是点明了倪府大宅的“祈福”“求福”之意(图1)。古语中,“畐”同“福”,同样是表达福气、福运等吉祥寓意的文字,但是“畐”比“福”在字形上更简洁一些,艺术化处理的空间更大,因此特别适用于制作工艺复杂、对空间要求比较高的格扇木雕门窗上。为了适应圆形的轮廓以及格扇门的使用功能,“畐”字的形状做了相应的变形,形状更加圆润,通过艺术变形后和圆形的轮廓相连,起到分割室内外空间的作用。“畐”字格扇门窗共有六扇,一字排开,在视觉上非常有气势,上面雕刻的是蝙蝠图案,中间的格心部分是两个“畐”字,蝙蝠和“畐”字的双重运用,再次直观地表现了倪府是一座“福”宅,倪府主人希望福气连连、福运不断的心理。

图1 倪府大宅中的“畐”字花格窗以及顶部的蝙蝠纹样(作者自摄)

3 倪府大宅中的寿文化

相对于形而上的福文化来说,寿文化就具体很多,主要是对现世生活的眷恋,对生命延长的期盼。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渴望生命能够持久延续。五福寿为先,寿乃第一福,人若无寿,等于无福。因此,寿是享受其他福气的前提和基础。倪府是倪老先生颐养天年的居所,“延年益寿”似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纵观整个倪府,除了以“福”为主线外,每一进的院落根据功能的不同均有各自的主题,倪府的后厅就是以“寿”为主题的。倪府大宅是徽派建筑,前厅是家庭议事和主要决策的场所,是公共且开放的,后厅则是长辈晚年修身养性的居住场所,相对来说属于私密性空间。花格窗中的寿字,与前厅的“畐”字遥相呼应,同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和变形,显得更加圆润,更加饱满,包裹在一个圆形的轮廓中(图2)。古人认为圆即圆满之意,将寿字变形为圆形,有圆满长寿之意,只有家庭团圆、和睦相处,人才会长寿延年。

圆润、丰满的寿字造型是艺术化的处理方式,靳之林曾对此解释道:“生命永生为寿,生命永生的‘寿’字符号,是宇宙天地中轴通天通地的建木生命之树,也是两臂向天外撇与两腿向地外撇的通天通地的生命之神抓髻娃娃的符号化。[3]”倪府花格窗中的寿字即是 “生命之神抓髻娃娃”的形象,这也暗合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寿的普遍认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的人丁兴旺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前提,是老有所依的保证。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情景是普遍认为的“享天伦,寿满堂”。人们对寿的要求是多多益善,“对生命永生和不朽的向往从未中断,‘寿’字装饰从意义到形式特征,均承载着人们厚重的生命意识”[4],因此,对“寿”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延长的期盼,更是一种对家族生命生生不息、旺盛持久的期盼。

图2 倪府大宅中的“寿”花格窗(作者自摄)

中华民族对于文字“福”和“寿”两字的创造和运用,有十分惊人的想象力,可以说是变化最多、最有创造性的两个字了。安庆人民善于将“福”“寿”二字以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融入到传统木雕的创作中,将福寿二字进行变形、组合、简化,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做出相应的艺术处理。同时,还与周边的图案配合使用,共同表达主题,表现了福寿文化的灵活性以及极强的生命力。在倪府大宅中,寿字花格窗的旁边配合使用的是万字纹的窗棂。万字纹由“卍”字四端向外不断延伸,互相衔接,寓意连绵不断、绵绵不绝之意,结合寿字花格窗,共同表达了倪府主人所期盼的延年益寿、人丁兴旺、万寿无疆的心理。

倪府大宅是以福为主线的,后厅则以寿为主题,符合倪府主人的心理期望。倪府是私人宅第,对“寿”的追求并不是单一和绝对的,往往是和“福”融为一起,不仅仅追求“寿”,更是追求“福寿双全”。“有福无寿”和“有寿无福”是倪府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倪府中的“寿”往往和“福”结合在一起,例如,寿字花格窗的顶部即为蝙蝠图案,福和寿融为一体,更加强化了主人对于人生圆满、健康长寿、有福有寿的渴求。在封建时代,松柏之寿、儿孙满堂、家庭幸福,这是社会普遍认定和追求的“幸福”,是“福寿双全”的象征,福字屏风、蝙蝠图案、畐字花格窗、寿字花格窗、万字纹,无一例外的向世人传递出倪府对“福”和“寿”的热情期盼,是福寿文化在家庭宅第应用中的典型代表。

4 桐城文庙中的福寿同在文化

人们对福寿文化的追求和崇拜,经过漫长的社会演变,逐渐演变出具体可视的形象,也就是民间信仰中的“福星”和“寿星”。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投射到福星和寿星身上,把二者幻化成能够带来福运和寿运的神仙。福星是头戴官帽、手持玉如意的天官一品大帝;寿星又称南极仙翁,长头大耳,额部隆起,是长寿之神。福、寿二星的出现,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福寿文化存在于意念中,是虚无缥缈且不可视的,也无法直接接触。而演变成福星和寿星之后,福寿文化就有了具体可视的形象,人们对福寿文化的崇拜也因之转变成对“福星”和“寿星”的崇拜。

安庆桐城市的桐城文庙,是民众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整座建筑格局富丽堂皇,古朴典雅,端庄大气,文庙门楼一侧的墀头就雕刻着“天宫赐福”的形象(图3)。木雕中的福星身着华服,头戴官帽,左手持玉如意,右手轻握腰带,和民间流传的福星形象相符,而且,木雕侧面一个大大的“福”字更是印证了福星的身份(图4)。福星和颜悦色,微笑着俯视众人,脚下是一只雄壮威武的狮子,狮子怒睁圆眼,狮口大张,两只前爪紧握一只绣球呈向前匍匐状,背部自然弯曲,福星正好处于狮子背部的弯曲处,无论是造型还是位置都安排得非常巧妙。狮子卷曲的鬃毛,福星飘逸的胡子,均以纤细流畅、整齐排列的曲线进行刻画,极富韵律美。福星帽子上的图案、绣球上的花纹都雕刻得非常精美,栩栩如生。

图3 桐城文庙中的“福星”(作者自摄)

图4 “福星”侧面的“福”字(作者自摄)

“天官赐福”的墀头位于桐城文庙门楼的左侧,因居于左侧,福星微微向右倾斜身体,包括下面的狮子都是向右扭转头部,和另一侧的“寿星”遥相呼应。福星的对面是寿星,寿星是一位白发长眉、和蔼可亲的老者模样,他手持灵芝,微笑着侧身俯视大众。和旁边的福星一样,寿星的脚下也是一只狮子,只不过这是一只母狮子,正和怀抱中的小狮子嬉戏玩闹,由于小狮子的存在,母狮的动作表情少了一份凌厉凶猛,多了一份母爱柔情。

福星和寿星,均以三面圆雕雀替的形式分列于桐城文庙的入门处,由于居于高位,人们不得不抬头仰视才能看清楚。从另一方面来说,抬头仰视的行为本身也是尊重、敬重的表示,这也表现出人们对于福星和寿星的崇拜心理。这两尊木雕作品雕刻得非常精致,栩栩如生,狮子的毛发纤毫毕现,福星的衣裙临风飘动,和下面的小狮子在造型上也结合得非常紧密,线条流畅,堪称安庆传统木雕中的精品。

桐城文庙是纪念孔子的祠庙建筑,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因此,可视化的福星和寿星更加贴近大众的认知层次,也更易于传播福寿文化。福、寿二星的组合,融会了延寿、送福、金榜题名、吉祥等多重意涵,“同时二者也在相互同构互补中,宜于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吉祥寓意”[5],综合传递出符合人们生命意愿的祥瑞文化信息。

5 结语

福寿文化在民俗生活中有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融入到对福寿文化的塑造上。福寿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并且会随着使用环境和人们内心愿望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我们对安庆传统木雕中福寿文化的解读,实质上是解读安庆地区人们的福寿文化心理。时至今日,福寿文化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在生活中仍能看到福寿文化的踪影,其吉祥美好的寓意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猜你喜欢
大宅福星福寿
家里的宝
拌嘴
短篇小说(2021年2期)2021-04-29 11:22:36
两个少年两匹马
时代天韵:知识城罕有南向一线湖景大宅 品质生活由此开启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44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36
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浅谈学生分组合作的习题课模式
千年回望福寿沟
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文人大宅的礼赞——海航·豪庭北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2:00:09
功过 朱福寿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睡前福寿操 改善睡眠好
祝您健康(2008年6期)2008-06-19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