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术月

2018-09-26 06:23高佳欣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讲座

整 理:高佳欣

学术月海报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于2018年10月份举办学术月活动。本次“学术月”活动是在美研季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新创立的系级常设学术项目。本次活动由数字雕塑、具象雕塑、材料雕塑三个专家工作室教学课程为基础,包括相关课程的七场专家讲座、两场学术论坛,学术月共邀请了11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的设立与举办,对于雕塑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是雕塑系未来教学改革的契机与基础。相信随着教学、学术活动的不断展开,雕塑系的教学质量与学术底蕴都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雕塑学术月的活动在10月份的天美校园里拉开帷幕,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学术讲座交流,活动以“介质”为主题。介质是传播载体的意思,常用于物理系统。一次波动能量的传递,需要基本粒子通过碰撞去实现,对波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就是介质。教育实际就是知识的传递与碰撞过程,良好的介质可以使知识在各环节之间实现最佳输送与再生产。同样介质也有媒介的意思,雕塑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材料语言,能给艺术带来不一样的张力和表现力。

2018年10月8日,“天美雕塑系学术月”系列讲座持续开展中,天津美院雕塑系邀请白俄罗斯雕塑家Anastasiya Huminskaya教授在校内举行艺术讲座,使大家强化雕塑艺术理念和知识,提升艺术素养。

Anastasiya Huminskaya教授,白俄罗斯人,出生于1981年。

1986—1982年家住在莱比锡(德国),1986—1993年搬到卡满卡村(靠近圣彼得堡)。

1987年进入音乐学院主修钢琴。

1993年搬家回到白俄罗斯鲍里索夫小镇,进入一个艺术学校学习。

1996—2000年在明斯克艺术学院学习。

2000—2007年任白俄罗斯国家艺术雕塑教员。

自2007年以来在工作室教授的指导和配合下参与了明斯克建筑与雕塑的建设。

2007年进入列宁格勒皇家艺术学院绘画雕塑建筑专业。

2012年至今在武汉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

2018年10月12日请到的三位艺术家是Jeanne Jaffe、邢丹文和Marnix de Nijs,三位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为学生们提高了对数字雕塑艺术的认识程度。Jeanne Jaffe现为美国艺术大学综合艺术系教授。曾经在中国西安美院、美国费城泰勒艺术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伯格艺术中心等教授过雕塑艺术课程,2014年曾以最高票数当选艺术大学的沃赫斯优秀教师奖。Jeanne Jaffe教授获得过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宾夕法尼亚艺术委员会基金、高特来布基金会优秀雕塑基金等大量的美国国内外的奖励和基金。Jeanne Jaffe教授的艺术作品曾在费城艺术学院博物馆、特拉华艺术博物馆、西里伍德艺术博物馆、苏格兰爱丁堡学院、荷兰瑞斯维克博物馆、英格兰伦敦工艺委员会艺术馆等众多博物馆、艺术馆等展出并收藏。她的艺术作品也得到了《美国艺术》《纽约时报》《雕塑杂志》等媒体的长期关注与肯定。

Anastasiya Huminskaya教授(右)

Jeanne Jaffe教授(右)

第二场讲座的主题是“邢丹文与Jaffe Jeanne的对话”,主讲艺术家为邢丹文。邢丹文从少年时代开始美术学习与视觉创作,早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美术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纽约亚洲文化基金会的学者奖金前往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深造,2001年获得美术硕士学位。近十年以来,邢丹文的作品一直处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位置,活跃于国内外的当代艺术舞台上。尤其作为一位突出的摄影和新媒体创作的艺术家以及杰出的女性代表,邢丹文的作品广泛地被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学术性杂志出版及艺术评论人反复提及,成为当今国际艺术界的学术话题之一,被编入多本重要的国际书籍。她的作品在国内外众多的美术双年展、三年展上展出,如,悉尼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国际摄影中心、洛杉矶盖缇美术馆、法国蓬皮杜现代美术馆、伦敦维多利亚美术馆、鹿特丹Boijmans美术馆等。她的作品被上述美术馆及许多国际私人藏家和重要艺术机构收藏,诸如藏家希客、瑞士银行、FNAC法国国家艺术基金等。2017年她的个人回顾展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行。2018年,她获得了AAC中国本年度最佳艺术家提名奖。国际著名艺术出版社Prestel已计划于2019年春出版发行邢丹文25年艺术实践的个人专辑。

主讲艺术家邢丹文

2018年10月15日,著名评论家、艺术家、《中国雕塑》执行主编、策展人唐尧教授,为天津美术学院师生带来了名为“蓝界——当代艺术与科学相遇”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是天津美术学院“介质——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之一,由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黄文智博士主持。唐尧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字科技发展的大背景,接着展示了在此背景下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各种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极富想象力,其多元形态和精美的细节,令观者眼界大开。唐教授认为,数字科技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轨迹,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并会进一步深刻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唐尧教授的讲座,带给了同学们一种关于数字与雕塑相互结合的新思路,其间蕴含着无尽可能。讲座中传达出来的丰富信息,极大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使大家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多了很多的启发,并以此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的创作方向。这种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不仅是广大师生的福音,更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举措的真实体现。

——黄文智博士评述

10月19日由曲英佐教授主讲的学术月第八场讲座“基础造型数字技术行业应用”如期进行。曲英佐教授通过对自己雕塑学习过程的探索,得出新的体会,开拓出新的思维模式,并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分享与探讨,共同探求雕塑与造型数字技术行业的新理念、新创作,为同学们开启造型数字雕塑技术创作中的新的可能性。同学们在本次讲座中受益良多,讲座也为广大雕塑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数字技术创作方面的新思路。

曲英佐教授是著名雕塑家,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70年生于黑龙江,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雕塑系谭勋教授(左)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于2018年10月31日举办材料雕塑实验室教师论坛,这是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介质》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中的最后一场论坛。论坛由黄文智老师主持,有四位雕塑系教师参加论坛的演讲,分别是刘颖睿、李世伟、汤耀胜和许楠。四位教师从自身所长的领域或特定的材料创作角度,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解,使大家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对雕塑材料与作品形态的认识。

刘颖瑞老师首先从陶瓷的泥料、烧制工艺、釉色控制等三个方面着手,系统阐释了陶瓷作品的艺术特色。接着分析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中外陶艺家作品,最后着重介绍了几位极具当代特色的艺术家,使大家对当代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李世伟老师一直从事具象雕塑创作,但他对传统的大漆工艺也有很深的研究,这次演讲他介绍了中日艺术家的一些漆器作品,然后以视频的方式,给大家阐释了他的作品理念。视屏中娓娓道来的旁白,和精选的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绵长的中式审美意境。汤耀胜老师的演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芜湖铁画,二是徽州砖雕,这两种工艺都是汤老师在非物质文化传承课程中习得。芜湖铁画和徽州砖雕,是存在于民间工艺中的传统技法,可以作为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技术是为创作理念服务,利用最传统的工艺,同样可以创作出极具当代意义的作品。许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数字技术在木雕创作中的应用,其原理是利用3D扫描原件或创作小稿,然后用软件将其分解为若干切片,分别雕刻,然后再将这些完成的木质切片黏合修整,最后完成作品。这一技术手段,节省了大量人工和木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原计划赵展老师也参与论坛,后来因故未能到场。

学术月活动的讲座海报

《介质》雕塑系学术月的活动给了学生对于雕塑的全面的解读,学术活动以数字雕塑、具象雕塑、材料雕塑三个专家工作室教学课程为基础,包括相关课程的七场专家讲座、两场学术论坛,共邀请了11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此次活动,可以说是对于同学们了解雕塑的艺术语言和现阶段发展的一个全面的剖析。相信通过此次学术活动的成功展开对学生日后的创作和学习有一个全方面的提升。也希望接下来的“曾竹韶雕塑奖学金”全国巡展——天津站与2018年雕塑系第八届年度作品展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的相继举办,能为雕塑系未来的学术积淀与学科发展做出更有前景的努力。

猜你喜欢
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讲座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选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李戬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