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政策下宿迁市人口增长预测

2018-09-25 09:42王玉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王玉春

摘要:本文通过搜集宿迁市相关人口数据,建立了Leslie人口增长模型,分析了全面两孩政策下,宿迁市“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情况。

关键词:全面两孩政策;Leslie模型;人口增长预测

中图分类号:G642.0;C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088-02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人口做出预测和分析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Leslie模型,搜集相关数据[1]建立模型,分析了全面两孩政策下宿迁市“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情况。

一、Leslie模型介绍

人口的变化[2]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同,Leslie模型是一种以年龄以及性别为根本的矩阵模型,因其考虑了绝大部分因素,是一种相对精确的预测方法。建立Leslie矩阵:

其中f 代表第i年龄组的个体在一年内的繁殖率,i=1,2,…,n;p 代表第j年龄组的个体在一年内的存活率,j=1,2,…,n-1;X(t)代表第t年时反映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分布的列向量;x (t)代表第i年龄组的个体数量;b 代表第i年龄组的妇女年生育率,i=1,2,…,n;w 代表新生儿中的女性比例[3]。利用此模型可以预测人口变动数量及人口结构。

二、模型假设

(1)所有数据均真实可靠,具有统计分析价值;(2)假设2010年前城市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只能生一胎,2011年政策开放后,允许生两胎;(3)15周岁到44周岁的所有女性为育龄妇女,不考虑其是否已婚、丧偶,是否具有生育能力;(4)假设用多胞胎的数量来抵消那些不结婚的成年男女;(6)不考虑宿迁市内与宿迁市外人口之间的流动。

三、问题分析和模型建立

根据数据分析,短期内宿迁人口变化相对稳定,各种指标变化不大,可视为定值。由于查找多年精确数据较困难,故用2010年宿迁人口调查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另外,通过社会调查和人口数据分析,发现一个事实,近年乡村计划生育管理较松散,绝大部分乡村育龄妇女都选择生育二孩,因而“全面两孩政策”对乡村的影响程度不大,几乎可以忽略,故下面只考虑镇和城市。经资料调查,我们发现乡村人口向镇的转移大多是劳动力,而镇向城市的人口转移也是如此,并且乡村向镇转移的人口和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基本相同,即人口转移互补[3]。影响人口增长的各项指标基本相似。因此将镇、城市合并为城镇,便于建立和求解模型。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2010年宿迁人口数据,整理可得育龄妇女的相关数据,见表1(部分数据)。

根据2010年人口数据测算,城镇新生婴儿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6%。另外市卫生计生委在2015年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两孩政策摸底调查和数据测算工作,根据最终形成的报告可知,城镇居民中符合政策人群的二孩生育意愿为73.32%,其中育龄妇女年龄段中17-40岁的二孩生育意愿率为73.32%,41-44岁的二孩生育意愿率为19.61%。因只考虑全面两孩政策下宿迁新生儿数量的变化情况,所以模型中只考虑育龄妇女,分“非全面二孩政策”和“全面两孩政策”两种情形。

模型Ⅰ:“非全面两孩政策”下的Leslie模型

在前面的Leslie矩阵模型中,新生儿中女性比例取为w1=0.46,其他数据见表1,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迭代,可得正常情况下2017-2025年城镇的新生儿数量,见表2。

2014年江苏省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有所提高,根据参考文献,从2013年起,妇女的生育率[4,5]我们假定提高了5%,即在代码迭代中,用1.05b (t)替换原来的b (t)。将城镇新生儿数量和乡村新生儿数量合并,可以得到正常情况下2016年到2025年宿迁市的新生儿数量,见表3。

模型Ⅱ: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Leslie模型

利用以上模型可以得到“二孩政策”下2017年到2023年城镇的新生婴儿数,见表4。

綜合乡村和城镇数量,可得到“二孩政策”下2017年到2023年宿迁市的新生婴儿数,见表5。

再由模型I比较可得对应每年的新增婴儿数,见表6。

由该表中数据可得2017-2023年全市的年平均新增出生婴儿数为4.644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宋健,于景远,李光远.人口发展过程的预测[J].中国科学,1980,(9).

[3]曾毅.试论我国城乡人口老化趋势及对策[J].人口研究,1990,(02).

[4]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式、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原新,涂肇庆.中国大陆出生性别比偏高之分析[J].人口学刊,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