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摘 要: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探究它们形成的原因,利用差异组织教学,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体差异;目标多元
赤橙黄绿青蓝紫,正是因为有了七彩的光,我们才看到绚丽的世界;千人千面,万树万态,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才有人类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因此,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是普遍和正常的现象,《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深入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力争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人人都获得必需的信息技术;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上应该有不同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很多教师对如下现象司空见惯,甚至习以为常了:老师讲课的时候,有的学生专心致志听讲,跟着教师的思路,才思敏捷,一点即透;有的懵懵懂懂东张西望,听得似是而非;有的打游戏、聊天各行其是,对老师讲的内容置若罔闻,布置完任务后,有的学生完成得很顺利,有的却什么也没做出来。同在一个教室听课,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细细分析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倾向、认知方法等,一些学生适合集体教学模式,而一些学生更喜欢一对一的教学环境。还有肌体控制能力的差异等,心灵手巧的学生和动作笨拙的学生付出同样的努力,得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2)知识背景的差异。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有计算机或参加校外辅导班,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有的学生熟练掌握课内外的各种软件,建有自己的网站;有的学生在信息学竞赛或其他电脑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则很少接触计算机,几乎是零起点。
(3)个人兴趣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课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直呈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也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都集中在了游戏上而非是学习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秉持着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观点。此外,也有学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信息技术课,通常都是被动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活生生的人,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正确认识学生发展中的差异性。不搞所谓的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而应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其原有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佳发展。
(2)正确认识学生发展中的独特性。尽量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天分,捕捉他们身上已表现出来的或者潜在的创造力,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如何做到这些呢?日常教学中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一、目标多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智能特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室的优势,突出课程安排、教学设计上的多元化和个别化,发挥各个不同智能活动的不同作用,创造出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例如在上“夸夸我的家乡”综合活动课时,设计学案放在共享服务器上,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不同的智能活动来进行,任选一种完成任务即可。言语――语言智能:让学生以散文的形式,描写出家乡的特色。逻辑――数理智能:列出家乡时代变迁的具体年限和发展阶段。视觉――空间智能:用画图描绘家乡的秀丽风景。音乐――节奏智能:录制一段音乐,展现家乡的艺术文化特色。身体――动觉智能: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展示家乡的杰出人物风采。交往――交流智能:走访人民群众,搜集家乡民间传说。自知――自省智能:描述个人的成长经历,总结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自然观察者智能:观察家乡的特有物种,详细研究它们的特征或习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够以适合自己的智能结构和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在学生的優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尤其是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充分的发展。
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张扬个性
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应是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不能只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价,还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时应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长处,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作品评价得到了交流和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
案例一:张玉玲同学的作品虽然只完成了基本要求,没有创造性的加工。但我们要看到她由原来学Excel时基础操作非常不熟练,上课时不能专注地学习,到这节课能完成基本操作,遇到困难时能利用资源自主学习,也能积极地请教老师和组内同学。对于她的进步,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在后来信息课的学习中她的动力更大了,表现也越来越好。
案例二:这节课很多学生创作出了优秀的个性化的作品,沈嘉琦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小组中属于操作熟练且创造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中他能主动给予本组同学操作上的指导。而他在介绍展示作品时还不忘感谢同组同学给予的帮助,所以评价时,既要肯定作品中个性化的创作部分,以激励他的创作激情,还要对他的合作精神予以表扬。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需要。不过这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让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培养良好个性和提高信息素养的快乐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王攀峰.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春玲.注重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B/OL].http://www.xz2zg.com/2zgnew/jiaowujiaoxue/article_view.asp?id=209,2010 -0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