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抒情类散文的教学方法

2018-09-25 06:49洪锦交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分析

洪锦交

摘要:抒情散文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在这类文体中,作者通过艺术化的方法融合于文本语言中,使作者情感与文本高度融合,让事物变得有情有义。在抒情散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把教学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为例,分析了抒情类散文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锻炼发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抒情类散文;教学方法;分析

我国散文具有悠久的历史,抒情类散文的特点就是借景抒情,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在散文教学中以情感教学为主线,才能够感动人、鼓舞人,打动读者的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写的情感,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在自主品味中理解文本。

一、了解散文背景激发情感体验

每篇散文都是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它是特定时代、特定情境、特定经历、特定背景下的产物。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学生对于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并不了解,因此无法体会作者所抒写的情感。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因为学生不了解作者宗璞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因此在读文章时,对于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始终无法理解。对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备课,通读宗璞的相关文章,努力了解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文章时把自己的情感参与其中,感受盛开的紫藤萝花给作者带去的宁静和喜悦,体会作者抛开自己的情感纠葛思考对生命本质认识的感受。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永远的大家闺秀》宗璞《器小弟(节选)》和十年浩劫的有关资料,通过知识背景引领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使学生理解文中作者的特殊情感,忆花之际,睹物思人,由紫藤萝花的昔衰今盛表达出作者对兄弟死亡的痛楚。作者借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隐约道出自己在文革中曾遭受的不幸和苦难,并传达知识分子曾经蒙受的冤屈,通过对紫藤萝花的再度盛开光彩照人的描写,抚平记忆深处的精神伤痕。宗璞描写的紫藤萝花由无声变有声,由静变动,使花由无情变得有情。教师把作者的思想经历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作者感悟人生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情感进入到一个兴趣盎然的境界。

二、品味語言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品味作品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章的思想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通过阅读文章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揣摩文章,体会和感受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中,语言流畅感情细腻,富有余韵,在整篇文章中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有色彩,有层次,有形态,有芳香,笔墨富于变化,在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散文中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并且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感受视觉美,如淡紫色、浅紫色、深深浅浅的紫色在文章中出现多次,通过这样的短语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在文章中作者利用它的紫色而又不是单一的紫色,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语言修辞的巧妙。在这篇文章中,用瀑布来比喻紫藤萝,形容紫藤萝花的气势非凡,以声夺人,让读者产生人虽未至而心已经受到了震撼,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让文章充满了美感。此外文章中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述紫藤萝繁盛的特点。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等,使读者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着紫藤萝花的生命灵性,使文章富有情感,变得朝气蓬勃,富有青春的活力和快乐。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对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品味,引导学生触摸文章的思想内涵,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三、感悟人生升华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由于学生所处环境及个人素质不同,因此在阅读、感悟和思考散文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人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体验,为自己独特的体验而感到快乐。感悟是作者的心得也是读者所要领悟的文章的主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作者一方面大力渲染紫藤萝旺盛的活力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视觉美,另一方面又交代了它过去的遭遇。通过花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现出过去的灾难并没有让紫藤萝花变得消沉反而让它变得更加富有生机,让人由花的生命联想到人的生命,由花及人,由大自然到人类的世界,表明生命的活力及韧性都是相通的。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体验,通过阅读可以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像花一样绽放,像傲立的青松,在生命的长河中顽强的扬起生命的风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抒发的真情实感,并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欣赏能力。

结语:

在抒情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情感唤起开始,以情感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散文中的情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郜培芳,任强.从读讲出发,探寻抒情散文如何教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6):101-103.

[2]郜培芳,任强.抒情散文有效教学之"三读"——以高中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学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4):95-99.

[3]李安生.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抒情散文教学的"散文味"刍议[C].//2011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论文集2011:326-334.

[4]米学良.抒情散文要从言语形象感角度建构散文教学内容[C].//2011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论文集浙江岱山中学,2011:230-237.

基金课题:

此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质量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XB17-25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