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法浅谈

2018-09-25 06:49刘焕梅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谜底生字识字

刘焕梅

摘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关键词:拓展识字 识字兴趣

一、拓宽低年级学生的识字空间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当中的一大重点,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教师就要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

1.识字与直观事物相结合。

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常见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直观的事物去教学生识字。例如,教室里都有“门”、“窗”、“桌”、“椅”、“黑板”等,在学习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触摸这些直观的事物,并把这些字打印出来,贴在“门”、“窗”、“桌”、“椅”、“黑板”等上面,从而使直观事物与识字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就能更好的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

2.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离不开语言,祖国的语言是由汉字组成的,而汉字又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人每天都要刷牙、洗手、洗脸,那在学习“手”、“脸”等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脸;在学习“建”字时,我问学生有谁认识这个汉字,有同学说:“我认识,我家附近有一个建设银行。”另一个同学说:“我也知道这个字,我家门前的那条街就是建设街。”等,在学习“草莓”这两个字时,我拿了一张画有草莓的图画,并引导孩子们说出“草莓”两个字,并用这两个字再说一个句子。当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我还会利用孩子们最爱看的动画片进行识字教学。

3. 拓展识字渠道。

其实,祖国的语言无处不在,电视上、广告牌、宣传标语、车站牌、报纸、学生喜欢的故事书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这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学习,实现生活课堂化这一最终目的。刚入学时,我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制成了名签,放在同学们的桌角上,不仅让同学们记住了名字,还让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汉字。

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1.创设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本身是很枯燥的,而面对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总是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低年级教师,一定要在孩子们的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赋予词语生命力,充分调动儿童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游戏识字。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孩子们的这一天性,让游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首先,我会根据字形的特点,用猜谜语的方式去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例如在学习“卡”字时,我会出示谜语“不上不下”让学生去猜;还有“弟弟站在木头边”的谜底就是“电梯”的“梯”;“两个月亮并排走”的谜底则是“朋友”的“朋”;“一口咬掉牛尾巴”的谜底是“告诉”的“告”;“皇帝的新衣” 谜底是“袭”;“七十二小时”的谜底是“晶”等。通过这样的识字方法教学,既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起到很好的识字效果,可谓一举多得。除了通过猜字谜识字外,我还会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字。例如,在学习“照”字时,我会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特点,编一个更容易让学生识记的顺口溜:“上边日刀口,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透。”在讲以“青”作声旁,加上不同形旁的字时,讲“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编为“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等。顺口溜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能引起孩子们识字学习的兴趣。

3. 运用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汉字都是由横、竖、撇、捺、点等笔画组成。针对汉字的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教师可以进行增、减、换偏旁来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加一加”就是用熟悉的字加上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一个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比较简单。例如,在学习“杆”时,可以说成是“木”加上“干”就变成“旗杆”的“杆”;“车”加上“专”就变成了“转动”的“转”;“虫”加上“工”就是“彩虹”的“虹”;“月”加上“生”就成了“胜利”的“胜”;禾加上周就是“稠”;“贝”加“勾”就是“购”等。学生学习这类漢字的积极性很高,常常在学习生字的同时既复习了部分旧字,又学会了一连串的新字。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另外一个新的生字。比如,学习“冈”时就可以说是“岗”去掉“山”字;“语”去掉言字旁就成了“吾”了;“你”去掉单人旁就是“出尔反尔”的“尔”字。其实学习的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的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那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了。换一换就是把现有的偏旁换成其他偏旁。例如,“摸”字的提手旁换成木字旁就变成了“模糊的模”,“拎”字的提手旁换成金字旁就变成了“铃声的铃”了;“柏”的木字旁换成三点水就是“停泊的泊”,换成单人旁就是“大伯的伯”等。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误区与改进[J].万晓艳.小学生(下旬刊)2017年11期

猜你喜欢
谜底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数字里的成语
识字谜语
谜底大揭秘
谜底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