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2018-09-25 07:13舒莞香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政治功能法治化治理

舒莞香

摘要地方党委在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对农村事务的领导,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增强依法履职能力,提高依法开展基层工作、依法管理基层事务、依法理顺基层关系,以更健全的网络、更有力的抓手、更管用的办法、使农村各方面治理在法治轨道上更有实效。

关键词基层 党组织 政治功能 治理 法治化

目前,在我国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立法治政府,实现法治社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凯里市大力抓党建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法治化进程取得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凯里市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督导不力,缺乏统筹抓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表现在有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缺乏用力抓基层党建统揽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和本领;有的党组织书记对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习惯于按文件、凭经验处理,缺乏破解办法和创新举措,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缺乏打造基层党建品牌的冲劲和动力;有的基层党委自身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对村级经济发展指导不够,在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方面没有找到突破口。

第二,有些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生偏差,干部群众缺失法治信仰。表现在一些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生偏差,欺上瞒下,如开怀街道党果村村干,组织村民到市政府进行上访,一方面以组织的名义欺压百姓,另一方面以百姓的名义叫板党委政府;一些村干部缺乏法治思维,法律知识匮乏,不能依法解决农村的纠纷事件;一些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十分有限,认为只要自己没有干违法犯罪的事情,法律就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不知法律涉及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要么以暴制暴,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到处上访,不能通过法律渠道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一些村级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还不够强,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表现在一些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政治功能发挥不足,村组织自身动力不足,发展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些村阵地不强,有的村现有活动场所狭窄、陈旧、设施不齐全甚至成危房,缺乏必要的人财物保障等问题,影响和制约和党建活动的开展。

第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党员集中难、开展活动难”的问题。有些党员意识弱化,从不把自己当党员来看待,集中开会要谈条件,有饭吃就来,没饭吃不来,有的甚至要误工费,争利益时抢得比普通百姓还激烈。一些党员长期流动在外,长期不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有的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

第五,农村法治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上存在不足,认为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搞好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最大的政绩,缺乏对农民进行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法治思维的宣传与教育,导致很多村民有问题有矛盾靠武力、靠吵闹、靠上访来解决。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主责主业意识,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

学习和借鉴“麻廉模式”和“塘约经验”中的建强一套领导班子,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建设。

一是抓好干部选拔任用,选强配优村级领导班子。按照民主集中制和新时期好干部选拔标准,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有文化、能干事、愿干事、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担任村干部。

二是强化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党校、“周末党校”、“农民讲习所”、警示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集中培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时刻警醒自己,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软、内容虚”等消极错误思想;利用“道德讲堂”、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十佳文明户、党员示范户、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活动来影响人滋养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道德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凯里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工作、带头创业、带头服务、带头吃苦、带头奉献,彰显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

三是牢固树立“主体”意识,种好“责任田”。基層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强化主角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主动精神,把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坚持“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化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的理念,做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搞好经济建设,做好社会稳定,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四是强化问责,抓好干部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巡查、函告、约谈、警示、责任倒查、问责等制度。完善和严格奖惩制度,以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廉洁自律等为主要内容,制定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管理方案,村干部的年终工作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奖惩、选拔任用直接挂钩。采取动态考核和年终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能力素质差的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政治引领突出,受到省、州、市表彰的村干部进一步落实省委组织部的规定,实行享受副科级待遇的奖励,让村干部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二)统筹协调好党委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关系,发挥好细织协调作用

一是树立“一盘棋”的整体思维,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学习和借鉴北京朝阳区域化党建的成功经验,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去系统谋划,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各镇各村的党建放在全市这个“大盘子”中整体谋划和推进,各镇各村都要主动融入到推动全面依法治市、依法治村的大局中,坚决破除各自为政的思维方式,着力破解党建工作不融合、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上来,在横向上实现联动。

二是改革村级治理体系,实行“网格化”服务。在行政村,设立党支部委员会、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网格管理便民服务站,综治信访维稳站等,形成村委向镇党委负责的大网格管理;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小网格,按“一格一员”要求配齐配强网格管理员,实行村民小组长向村委负责的小网格管理,网格管理员对本区域村民进行管理和服务。“网格化”服务有利于农村管理的公平公正与稳定,如贫困户的认定和评选,村委会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开会,学习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各村民小组长回去召集本小组村民集中开会讨论,最后评选出本小组的贫困户家庭或个人,由于大家互相熟悉,谁家穷?谁家富?哪家有实际困难等都一目了然,经过大家公开公正讨论评选出的贫困户,大家都心服口服,就不会出现为争贫困户吵架、上访等问题。

三是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广泛参与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基层社会治理不能是党委政府、属地的“—厢情愿”,而是要共建共治共享。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最主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全民一起来共建共治。党委要发挥政治引导作用,统筹政府、社会、民众三大主体,牢牢把握和坚持民主治理这个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合作社”等乡村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机制体制建设,健全村务领导机制,实现“党建+”的乡村治理模式;村委坚持村务公开公议公评,理清“权利清单”,加强人民监督,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和批评监督渠道,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使村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运作,真正把知情权授予群众,议事权交给群众,监督权赋予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从而实现政府德治、社会善治、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基层保障,发挥服务指导功能

一是落实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农村法治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农村治理法治化,重点抓好各村“三会一课”、“五评议两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和指导;全面落实村干部积分管理制度,村干部坐班制等制度;全面推行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推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组织为纽带、以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治理组织体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推动形成依法依规、安居乐业、健康和谐的农村治理局面。

二是培育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乡村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击当前农村打麻将、赌牛(斗牛)、赌鸡、买六合彩成风等赌博现象,组建农村文艺表演队,利用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编排文艺节目,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利用苗家庙会、苗族节日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山歌比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党的政策方針,弘扬真善美;利用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农民党校、农民讲习所等载体开展心理咨询、创业就业、农技知识、形势政策、健康养身、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等培训和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总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要树立宗旨意识,党员干部要做学法、懂法、用法的带头人;要加大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增强依法治理、依法服务的能力,培育人人尊法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要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驻村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的共同力量,群策群力进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达到自治、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政治功能法治化治理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试析目前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弱化的原因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