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瑜
摘要:随着当前阶段我国“双创”教学背景的提出,在当前阶段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整个高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于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源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来分析在当前阶段的“双创”背景之下优质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实际培养以及配置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双创”背景;教育教学;教师培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在我国逐渐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和变革对企业以及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双创”背景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高职院校当中师资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培养更加完善的人才力量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一、“双创”背景分析
高校在当前“双创”背景之下应当重视系统培养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有效的提升相关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将创新创业作为学生在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学习的实践中心。高校教师和企业当中的员工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培训中心,同时弥补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更新的短板。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创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目前“双创”背景也重视校企合作关系的构建,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构建规范化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学生们的发展以及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双创”背景之下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在当前阶段的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政策的导向,同时及时关注国家所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将高职院校的任职资格以及培养培训的方法纳入到法定的程序和轨道当中,实现高校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培养和配置。
1 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
在当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往往首先便是需要重视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目前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学校当中发展自我,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等。学校应当重视将教师送到与专业相匹配的企业当中进行实践和锻炼,同时教师自身每年也需要利用自身的时间来进行科研项目的发展,同时了解到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发展自我。
2 重视对教师资源的培养工作
在当前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投资以及激励制度。在当前的“双创”背景之下,往往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创新往往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在这种环境之下应当重视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鼓励,同时加大其晋升的待遇等,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尤其在一些如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应当充分的发挥好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的导向型作用,制定独立的考核办法将技能考核作为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
3 拓宽“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进渠道
在当前“双创”背景之下,在进行“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置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对高学历、高职称以及高技能的人才引进力度以及培养方式。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科研性专业和教学工作来说,目前我校“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在培养力度以及人数上都欠缺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纳入标准,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大对“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进渠道,通过构建兼职教师师资库的方式来加大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入方式,通过构建兼职教师师资力量培养数据库的方式往往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吸收大量的知名专家担任相应的客座教授。
4 重视规范化培养方式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应当把握好“双创”背景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教师的培训宗旨,拓宽培训网络渠道,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等工作,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素质、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技能水平,使得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实践水平,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入手来分析“双创”背景之下“双师型”教师力量的培养和配置等工作,我校目前创新创业方面的“双师型”教师力量总数152人,在实际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具备的实力不占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当把握好“双创”背景和有关政策,加大对“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入和发展,有效的提升学校的教学力量以及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玲,余胜泉,杨丹.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7):2-8.
[2]燕嬿.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在A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3]高晶晶.陕西民办高校“双创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