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2018-09-24 11:43潘家昱
神州·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

潘家昱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先总结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阶段,然后指出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国外的成熟模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人才培养

一、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阶段

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家专利局和原国家教委开始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试点工作,先后举办了九期培训班,培养了首批中国专利代理人和专利管理人员数百人,并将部分人员选往国外交流。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为本科生开设了知识产权法课程。同年,30余所高校经批准成立了专利事务所,为高校的专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随着《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趋于完善。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知识产权教研室,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一些高校紧随其后开设了知识产权选修课、公共课,设立了双学位、硕士试点班等。

腾飞期(21世纪)

自2012年教育部正式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以来,到2018年3月,我国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共有76家,开设知识产权学院的有32家,目前在校生人数已达2万多。国家已经把知识产权的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

二、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念落后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政府和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的认识仍然较落后,认为只有法科生需要学习而与其他專业无关,即使少数高校开设了选修课、举办讲座,也未见成效。且知识产权教育者往往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对创造性教育、思维体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不够重视。

2.培养模式不合理

现在国内多数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还是采用传统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课相结合的模式,相关课程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法律英语、部分理工类课程涉及较少,实践课程如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开设较少,援引案例不够丰富,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缺乏

在当前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一般是个位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背景,教师中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或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的较少;三是缺乏人才培养的实际经验,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实务操作经验。

4.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3月,全国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共有76家,开设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有32家,仅占全国高校的2.3%,每年培养出的毕业生约为2万,仅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0.26%。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未配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而这一部分的缺口巨大,约达30余万人,当前培养出来的人才供不应求。

三、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共有四大支柱:创造战略、保护战略、运用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其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在亚洲知识产权教育刚刚萌芽时,日本就率先把它列入高等教育中。日本政府在高校中设立知识产权本部机构和技术转移办公室,对知识产权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力度大,促使高校与企业合作,激发大学的科技创新力。

2.美国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美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课程的开课率高达80%~90%。美国的法学专业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且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学制三年,毕业后可获得法律本科学位(即LLB)。

美国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一是美国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开设外国法律课程和非法律课程,课程设置范围广、种类多;二是授课教师多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三是美国以判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知识产权教育的全球化和精细化发展,有学者提出了“知识产权教育内化整合模式”。它强调将理工类、经管类和外语类专业教学与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设立项目制教学和导师制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个专业相关的项目,在此过程中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2.高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三者加强合作

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提供实务锻炼,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可以推动知识产权人才的质量可持续地提高,而高校和培训机构又可以帮助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补充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3.加强师资的培养力度

可采取以下几点来优化师资队伍:一是各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设立师范生优惠制度,为将来想从事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减免学费;二是定期对知识产权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三是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为他们解决户口、住房等问题,并奖励奖金。

参考文献:

[1]陈美章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6(1):3-10.

[2]孟令豹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概述《中国知识产权》第121期2017:64-72

[3]陈良伟 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专业学位教育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7.3.28

[4]肖冬梅 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湘江青年法学》2015(2):36-46

[5]高燕梅 王景 日本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A]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