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摘 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还需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应当实现“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的有效结合,逐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行为及程序进行深刻反思,进而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活动的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基于此,文章将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反思具体表现、策略等方面对中学语文的反思性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4
作者简介:田 勇,男,土家族,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镇初级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本科。
一、引言
一直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采取的传统教学方法只顾将预设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全盘托出,向学生讲授知识后对教学活动并未进行教学反思,以致教学实效性长期停滞不前。基于此,反思性教学的教育理论提出,在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能够结合制订的教学目标对自己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审视,以全局视角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到及时调控与总结规律,逐步解决问题与完善教学,进而确保教师学会教学,而学生则学会学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反思具体表现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过程及效果进行的反思性活动,结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与教学后三个阶段,其不仅能够全面促进教学的自觉实践,提高教学实效,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1]。具体来讲,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表现有以下三个内容。
1.反思教学活动缺陷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论教师在事前进行多么充足的准备,在教学活动中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活动中的缺陷进行反思,通过分析探讨去总结经验教学,完善教学方案,进而避免后续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
2.反思学生的独特性
每一位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在学习中都会有个人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教学活动的“灌输性”分析进行反思,照顾学生的独特性。有时学生的智慧火花稍纵即逝,倘若教师未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则会难以准确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特征,不失为一种遗憾。
3.反思教学方案
教学反思的过程极为开放自由,教师可采用最符合自身实际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也可在课堂中随笔记录,待每一阶段或每节课结束后进行汇总整理,以此作为依据去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
三、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相关策略
结合笔者对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反思性教学主要可分为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三大部分,而这三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
1.课前反思,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前反思并非简单的备课与制订教学计划,其应当是教师在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之后,对成型的方案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而这一反思过程的开展主要基于教师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有效了解。因此,在对学生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教案去联想并思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呈现的状态,其中哪部分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教学设计中有哪些桥段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所制定的教学任务能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全面吸收与掌握?针对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要进行适当调节,确保班级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的充足准备与全面反思。
比如,在讲解《孔乙己》相关内容前,教师应该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如该文需要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开篇导入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氛围。结合过去的教学经验可得知,教师在课前讲述与文章相关的名人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在文章讲解前,先将《孔乙己》作者鲁迅的生平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写作的目的是批判封建文化与封建教育制度对文人思想的毒害,是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的有力控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封建社会的人情冷漠与人性麻木。如此一来,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前予以反思,能够明晰其教学思路与方式方法,确保每一处教学内容都能够发挥实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够得心应手。
2.课中反思,全面提升课堂实效性
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反思,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更为合理地掌控课堂教学节奏,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与教师的教学能力[2]。课中反思之于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发挥其监控与调节的重要作用,教师对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及教学行为展开即时反思,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状态进行密切观察,进而通过综合反思去作出正确判断,确定是否需要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对正在发生的教学行为立即停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能够及时有效地纠正正在发生的错误,保证课堂教学节奏向正确良性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维护。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将个人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见解,难以激发其学习主动性。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笔者认为一味地向学生传达大臣们、百姓们如何阿谀奉承、虚伪是极为片面的认识,因为过于负面的教学内容可能会让学生对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内涵有片面看法。所以,教师应及时作出更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发表观点,此时,不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而且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下,学生对寓言故事的认识也会进一步提高,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課后反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后反思主要集中在教学评价方面,其作为对整个教学过程、成果作出的分析与评定,不仅是对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成效的判断,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组成,是实现教学任务目标的有力手段[3]。
因此,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要对已结束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围绕所应用的教学策略表现出的效果进行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点要进行适度改变,不可过于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预先制订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而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①整篇认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旨内容;③深刻揣摩句子、词组含义与表达效果,灵活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然而,从课后的教学成果分析来看,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予以教学后,仍然有1/3左右的学生无法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由此可见,第三个目标极有可能超出了该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要重点针对这一教学目标予以调整。通过教师的课后反思再到调整,能够察觉到自身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其教学专业水平也就得到了不断提升[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素质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师唯有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充分渗透,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指导,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全方位去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予以改善,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娅萍.关于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4):187.
[2]王宗芝.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2(77):24.
[3]杜会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性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杂志),2014(4):287.
[4]杨艳丹.语文教学不妨多点思辨性[J].语文知识,2016(1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