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张帆
摘 要: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文章探讨了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小学体育课教学程序和方法,以期达到课程的整体目标,完成多元教学任务,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识规律;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7
作者简介:王 剑(1965—),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
张 帆(1975—),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心理现象逐步深入体验、验证知识的过程,经历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和大脑思维的高级阶段。在小学体育课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遵循感知是前提、思维是中心、实践是关键的原则。笔者研究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小学体育课教学程序和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一、 研究方法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认识规律在学科类体育课中运用的程序、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探讨,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教师设疑—学生带疑实践—教师答疑—师生评价归纳的教学程序,将认知与技能糅为一体、逐步推进,使学生知其理、明其利、爱其趣、用其技,达到完成整体教学目标的目的。
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和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小学二、四年级学生中,按均衡原则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根据学科类课程计划,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程序授课,实验班则采用新的教学程序授课。开办研讨课、比武课,对学生心理、生理负荷进行统计,研究比对教学效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掌握知识、动作技术
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和动作技术方法。从表l中可以看出,学生技评成绩实验班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班,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班,差异明显。这表明以认知规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对动作技术掌握的牢固性优于传统教学。
2.促进心理、生理协调发展
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协调发展。从表2中可见,在研究课和比武课中,学生心理、生理评价效果是好的,情绪、注意力及意志力三项心理指标均在优良范畴(心理评价按武汉市制订的评价表,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或优质课、比武课评委测评)。这表明这一教学程序能够满足学生追求新奇、喜欢变化、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勇于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内容。从表2统计测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负荷及有关指标达到了小学生身体负荷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学生、学生自我体验、教师设疑,学生体验答疑、验证、归纳、总结等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从组织方法到教师的设疑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的。教师不断提出新要求、新问题,学生在思索中练习,在体验中寻找答案,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情绪始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且主动积极地学习。
以全国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研讨会上一节二年级“持轻物掷远”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设疑:“怎样掷得远?用什么方法掷得远?”激活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按小群体结构组织形式,形成了自练、互学、模仿、参照、互相讨论、评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同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创新、创编的时间、空间。学生建立了“肩上屈肘”的动作概念,感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每个环节都积极思索,培养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个性,完成由不知到知的转变,以及“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实现了由被动的模仿学习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这节课受到与会的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
4.融洽人际关系
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融洽了人际关系。体育教学具有户外性、开放性、竞争性、集体合作性、直观性等特点。因此,师与师、生与生、生与集体的人际关系处理是否合理,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实验以认识规律为主线的教学程序,教师通过设问法、提问法、表扬法、求异法激发学生思维,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小群体形式互学、互练、互相讨论、评价、团结合作、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既和谐融洽了人际关系,形成愉快、团结的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逐步成为感情丰富的人。
三、结语
基于认识规律的小学体育课教学相关研究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2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DLA010373)资助。通过实验、研究学科类体育课以认识规律为主线,辅以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心理生理负荷规律设想的教学程序教学课在洪山区进取杯比赛、武汉市优质课评比、全国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研讨会上均获得一等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实验证明,这种教学程序对于达到课程的整体目标、完成多元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教学程序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小学体育课中愉快地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追求、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我们对这一教学程序只是初步地探讨,对教材的设疑、学生体验、验证方法、小学生评价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王 枬.教育学——行动与体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霍 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