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接纳态度的探讨分析

2018-09-22 08:38:44高晓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态度幼儿园

朱 隆,孙 敏,高晓雷

(西藏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

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五场记者招待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解读十九大会议精神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1]。要将这个硬骨头啃下来,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素养能力的培养工作便是重中之重,幼儿教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接纳态度对教育工作有序有质进行提供了隐形而有力的保障。有关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幼儿个体在认知、情感、性格及社会化等各个方面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近些年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的需求呼声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与日俱增。教育界人士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目前无论是一般儿童还是问题儿童,学前教育都是学龄儿童的启蒙阶段,是其个体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初始期,也是完整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儿童的终身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学前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进程,需要一定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对于问题儿童来说,幼儿教师不得不倾注比对普通儿童更多的关心爱护,这对于从事幼师职业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前期间,问题儿童的学前教育较之普通儿童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的,还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其独特性和问题性;我们作为教育文化工作的践行者,应该努力的响应党和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持续发展普通儿童学前教育,同时要着手促进学前教育和问题儿童教育两大教育领域有质有量的发展。

一、幼儿教师接纳态度与问题儿童的界定及现状

幼儿教师的接纳态度是指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工作者对幼儿的各种现状的一种接受,承认他们存在缺陷和不足的事实,但不否定、不抱怨。问题儿童是指那些需要问题教育和有关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儿童,也叫缺陷儿童[3]。

自1987年,我国首次对问题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5164万问题儿童中,18岁以下的问题儿童达1074万人。从年龄分布上看,14岁以下的问题儿童总人口数为817.5万人,处于6—14岁年龄段的问题儿童总人口数为625万人。到1987年,我国大陆人口基数为十亿,如果按照1998年12亿人口为基数,则问题儿童数量、18周岁问题儿童人口总量、14周岁以下学龄阶段问题儿童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6200万人,1289万人 和750万人;在750万学龄问题儿童中,视力问题、肢体问题、智力问题、精神问题人口数分别为15.1万人,57.8万人,513.6万人及1.4万人,还有听力语言问题儿童96.6万人,综合问题儿童65.9万人[4]。

到目前为止,问题儿童绝对数量早已逾越750多万人。从国外问题儿童占比来考量,前苏联问题儿童总数占据儿童人口总量的5%-8%,美国有“问题需要”的问题儿童总人口数占全部儿童总量的8%-12%。从检出率的角度进行考量,波兰、荷兰、英国的检出率分别为30%,26%及20%。即便我们按照10%的比率计算问题儿童的检出率,需要接受教育的问题儿童人口总量也将高达2000万之巨,这一数字相当于北京市人口总量的两倍[4]。

从以上数据信息说明,问题儿童无论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其数量都是相当多的,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爱,问题幼儿尤其需要更多地关心与爱护。教育界一致认为,幼儿的认知、性格、情绪、行为习惯等基本在学前阶段得到逐步完善,倘若错失学前阶段关键期将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后果。因此,给予儿童科学适宜的科学的心理疏导、培养,对问题儿童的教育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言行及对问题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至关重要。

二、影响幼儿教师接纳态度的因素

(一)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受其自身学历高低的影响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教育职业,它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技巧,以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这一行业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必须要对从业者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内容涵盖艺术、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等多个范畴,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队伍须要有相对广泛的教学艺术和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5]。对问题儿童的教育教学,需要有投入更多的宽容、包容和关爱。对问题儿童积极的接纳就需要对其给予身体以及精神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往研究发现,教师受教育学历与个人施教水平和态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拉萨市幼儿园及其周边相邻四所幼儿园的在园若干名教师学历进行调查发现,如表1。

表1 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1)拉萨市区幼儿园老师学历水平参差不齐。(2)拉萨市区幼儿教师的学历呈现以大专为主,占所有幼儿教师的32%,初中,高中和本科占百人之二十左右,研究生仅占3%。由此可以得出,所观察的几所幼儿园教师学历程度普遍不高。针对目前现状,对问题儿童教育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加大自身的专业化训练、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

(二)幼师劳动付出与经济回报不匹配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接纳态度

2017年“两会”中,《关于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议》中提出了幼儿教师薪水待遇低,一个月的工资大部分为1500-2500元,这一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6];相关数据显示,大概超过50%的幼儿教师每个月的实际薪水不够2000元,只有15%的幼儿教师每个月的薪水达到3000元以上。

造成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低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幼儿教师门槛相对较低,使得专业出身的幼师自然就感到了生存压力,虽然表面上降低对工资福利的要求,但其内心还是无法接受的,幼儿教师教学的特殊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幼儿教师他们既要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者同时又要充当保育角色,在园幼儿的年龄在基本在2~6岁,另外,加之问题幼儿们缺乏自理、自律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种种境况造成幼儿教师普遍认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幼儿教师没有确切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便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随之便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情感,对于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幼师门选择一份职业,大多之初是因为热爱,然而生活生存是不得不面临一个实实切切的需求。对所从事职业工资水平的需求是社会中每个人维持自己生命保障的最低需求,只有当个体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才能够激发幼儿园老师更高级别的需要,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可以激励幼儿教师不断进取,为问题儿童奉献更多力量。

(三)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受社会舆论的影响

就我国当前阶段实际形势而言,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他们在政治、专业性、学术性上的权利也都非常有限,幼儿教师这一行业人群得不到其应有的有效保障。这一系列因素致使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很一般。社会上的非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肤浅,没有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同时,幼儿阶段的孩子不像中小学生教育有着应试和升学任务,长久以来幼儿教师无意中被排斥在教师队伍以外,这种境地待遇和社会地位给幼儿园老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期压力下的情绪是很容易影响教育者的行为与态度的,种种的负面舆论加重了幼儿教师的消极情绪导致幼儿教师对问题孩子的接纳态度发生改变。

繁杂的工作和疲惫的精神一直萦绕着幼儿教师的教育生涯给幼儿教师酿成了很大的身心负担。一方面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工作压力较大,薪水待遇水平低。这两者的不匹配是我国幼儿教师群体严峻的工作现实状况,就好比两座雄伟的大山,纵使幼儿教师有一颗深深爱着孩子的心,也没有办法承受现实所带给他们的身心压力[7]。这种无奈的状况大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情绪情感使之产生的负面态度,随之施加于幼儿个体,再加上问题儿童因为个体的特殊性更容易激活幼儿教师的失落感。

三、对策建议

通过探讨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接纳态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想彻底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现状,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教师共同的努力。对问题儿童关注的同时,也更需要关注在学前教育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们,他们的成长将带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了吸纳更多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进入幼师这个大的群体,让幼儿园园所都有一支合格、稳定、中坚的教师力量团队,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从事问题教育教师的个性塑造

对涉及问题儿童教师进行个性塑造是指对幼儿工作者进行自我价值的引领,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价值感,使他们有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在学前教师师资培养和工作教育中,把人格特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前要根据学生的人格特质对学生是否可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进行考虑开展人格测试和分析,进行职业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特质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于适合者应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自身的个性优势进行更好的职业发展,并对未来面临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在职后教育中也需要积极开展人格教育,使得学前教育教师面对问题学会正面思考,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儿童时能够以积极的接纳态度面对。

(二)加强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习能力

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大力引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快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大程度满足学前儿童及家长的需要[9],实现教师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最终实现幼儿教师自身价值。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幼儿教师要通过课题研究把教学理论、教学设想运用到课堂教学,通过反思、学习、实践,再反思、学习、实践,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把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对幼儿教师而言,用一颗无私的母爱之心、用爱的目光注视问题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问题孩子、爱的渴望调动问题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问题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问题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问题孩子、把机会还给问题孩子。作为幼儿教师,势必要以科学的教育观念引领自己在幼教这片沃土上加速发力,为此,就必须构筑坚实的儿童观、发展观、大教育理论基础,助推自身专业发展。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对学前教育进行有效宣传

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国家营造的整体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国家要出台学前教育政策,完善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国家从教育政策法规上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持,完善学前教育目标和课程。有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薪金待遇。据统计,学前教育财政在总体的投入量、地区的分配、财政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严峻问题。因此,国家要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保障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及福利政策需要得到国家的财政保障,只有这样,幼儿教师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压力才会有所减少[10]。支持改善幼教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应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学前教育教师予以支持,发放一定数额的学前教育津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和落实工资待遇、评定职称等方面对学前教育教师的支持政策。

(四)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有针对性的对问题幼儿进行教育

园所领导层面、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园所予以鼓励支持,对于幼儿教师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有重要作用,对其接纳态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学前教育是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强化问题幼儿的学前教育,关乎问题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及一生的发展水平,也关乎问题儿童知识经验积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素质的养成,这些都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息息相关。协调家园关系,构建家园共育环境,全力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提高幼教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1]。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态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