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完美“太空之吻”始于拧好一颗螺丝
——记“上海工匠”称号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

2018-09-22 07:21微光
上海工运 2018年8期
关键词:螺丝交会航天

◎微光

从拧好螺丝开始起航

1970年出生的王曙群从小生活在上海闵行。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毕业于新中华厂技校的王曙群抱着“离家近点”的念头迈入了上海新中华机器厂(现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进厂后,王曙群的第一份工作是一线操作钳工,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他每天跟着带教师傅学习这些基本技能。王曙群记得,当时的新中华机器厂效益其实并不好,身边的许多同事都在想着辞职转岗:“那个时候很多亲朋好友都和我说,小王啊,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企业效益不好,不如自己辞职‘下海’闯一闯。”

在那种情况下,能让王曙群坚持下来的,是带教师傅一番真诚的话语。他至今记得,自己的师傅有一个拧螺丝的比喻:“做工人这一行的,不仅基本功要扎实,更要耐得住寂寞,其实不管做任何一门工作,都是从拧好一颗螺丝开始的。”当时不满20的王曙群也许并未想到,多年后,自己将成长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一位声名远播的“大国工匠”。

1995年,技校毕业6年的王曙群在全厂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让当时正在组建的对接产品研究机构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那时,航天对接技术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掌握,并且严格封锁,在没有任何技术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王曙群和团队按照一台简单的原理机开始打造对接机构,他在心里暗暗定下了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攻坚克难,啃下对接机构这块硬骨头。

5分钟的背后是16载打磨

2011年11月3日凌晨1点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这被称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而这个太空“穿针引线”超高难度动作的完成,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空中会接技术的国家。

当天直播中,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是对接机构成功上演“太空之吻”的短短5分钟,但观众不了解的是,为了这5分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却蛰伏、奋斗了16年。

“起初接到任务时,我们感觉信心很足,但是一做实验,大家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王曙群告诉笔者,随着对接交会技术研发的深入,一些从未遇见过的技术难题接连出现,他和团队成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对接锁的同步紧锁、同步分离。太空交会的关键是解决对接机构的12把柔性传动对接锁如何在2把主动锁的带动下实现同步传动,从而保证对接的密封性,这12把锁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发生严重的变形,从而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当时的实验情况其实并不理想,操作间堆着不少由于位置没对准而产生切割磨损痕迹的核心部件。面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起来无疑如大海捞针;而研发时间却分秒流逝,王曙群没有头绪,只得苦苦思索答案。

2008年到2011年是对接机构研发最关键的冲刺阶段。那几年中,王曙群只要一摸脑袋,头发总大把大把地掉;而自己家里的事他也早已无暇关心,只得交给身为小学老师的妻子打理,大多数的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中,心无旁骛地搜寻着问题的答案。回忆起自己跋涉难关时的心路历程,这位“大国工匠”却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就是咬咬牙、努努力,一个坎接一个坎地过,直到把这件事情干成为止。”坚守着这样的信念,经过一年多的苦苦摸索,王曙群在150多万个数据中终于发现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他迅速提出了方案,一举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的难题。

对接交会任务实施的当天,下班后的王曙群悄悄找了个地方看电视直播,自己的忐忑不安之心犹如参加高考的学生。成功的一刹那,同样守在电视机前的妻子发来了短信:“今晚你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心中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从2011年开始,中国航天陆续完成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而最让王曙群自豪的,是对接机构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对接99%以上的东西,全是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如今,王曙群的团队不仅承接了交会对接的任务,还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随着已交付的月面巡视器在月球表面深深印出一道中国制造的痕迹,我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实现了,而在这激动人心一幕的背后,是王曙群和他的团队带着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持之以恒的“航天匠心”执着耕耘着,他们为我国航天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其中优秀的技术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王曙群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升,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技能大师、国家级技能大师,“航天空间机构”工作室负责人。除了项目攻坚之外,他还始终坚持以培养“四硬”人才为目标,推动工作室人才平台建设,先后培养出国家级考评员1名、上海市考评员6名、集团级考评组专家2人,充分体现了“学习、提升、竞争、领先”的职业精神。在他推动之下成立的“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成了上海市首批资助的实训基地之一,近3年中已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

如今,培养新秀也已成为这位“大国工匠”的重任之一,在工作中,王曙群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为企业带出了10余名骨干技能人才,其中2名徒弟已被评为高级技师。王曙群坦言:“这些年来,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但是,一想到自己正在带领着团队不断探索着未知的世界,一想到征程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星辰大海’,我就有了不断前行的足够动力。”

在未来崭新的航程上,王曙群将继续带领着他的团队为探索“星辰大海”筑梦扬帆。

猜你喜欢
螺丝交会航天
丢失的螺丝
治理“吃心不改”需要拧紧螺丝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逐梦航天日
2019年,水交会来了!
罕见的螺丝
立方体星交会对接和空间飞行演示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一切以交易的名义——首届黑马创交会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