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成,刘 辉,耿瑞慧,马红亮
武警特战部队训练标准高,难度大,具有贴近实战紧、训练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标准要求严和逼近身体极限等特点。对特战队员的体能素质和训练的科学性要求极高,把控不当则极易导致训练伤发生。功能性动作筛查及动作校正训练是一套以提升人体运动整体性能目标的训练体系,应用已有一定的研究[1-3],但对于提高武警特战队员训练成绩的研究较少。笔者对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tor screening,FMS)与动作纠正提高武警特战队员训练质量,提升训练成绩的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
1.1 对象 选取90例来自武警某部参加极限训练的特战队员,剔除因伤病退出者3例,最终确定8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
1.2 方法 将参训人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成员身高体重上无统计学差异。首先对两组人员进行FMS,并记录成绩。然后在随后的3个月训练中,实验组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对组中FMS低分值人员的低分值项目辅以对应的纠正性训练,对照组正常训练。在干预训练前,两组人员进行一次训练科目测试,干预训练后再进行一次测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训练前后的训练成绩,分析纠正性训练对武警特战队员训练干预的效果。
具体的功能性动作筛查依次主要包括深蹲、跨栏步、直线弓步蹲、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旋转稳定7个动作[4]。其中1~3项为整体功能性筛查动作,第4项为肩部灵活性动作,第5项为髋关节灵活性动作,第6~7项为整体稳定性筛查动作。测试评分标准为:根据指示完美完成动作为3分,完成动作时有代偿性动作(或在降低难度后能完成动作)为2分,不能完成动作为1分,在动作过程中有疼痛则无论动作是否完成都是0分。FMS评分从基础功能动作、运动控制和身体灵活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步蹲属于基础功能动作,旋转稳定性和躯干稳定俯卧撑属于运动控制,主动直腿上抬和肩部灵活性属于灵活性方面。
在FMS纠正性训练中,针对不同的低分情况,纠正性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动直腿抬高纠正性练习:后链pnf拉伸、单膝跪地胸椎旋转等;(2)肩部灵活性纠正性训练:四足着地胸椎扭转、双臂提壶农夫走等;(3)旋转稳定性纠正性练习:泡沫轴滚动躯干后侧肌群、四足着地交替上抬手等;(4)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纠正性训练:泡沫轴躯干后侧、前侧交替放松等;(5)直线弓步蹲纠正性训练:麻花拉伸、抱单腿桥式挺髋等;(6)跨栏步纠正性训练:核心发力再上抬膝盖、双手背杆单腿硬拉;(7)深蹲纠正性训练:弯腰双手触脚趾、双臂负重下蹲;训练原则为:0分必须优先处理,先解决灵活性问题,不对称优先考虑。对于分值较低人员,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纠正性训练内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训练前后成绩。
2.1 干预训练前成绩比对 在干预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MS分值较为接近。15项体能测试项中,干预训练前的两组成员训练成绩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干预训练后成绩比对 在进行FMS纠正性训练后,实验组成绩已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2.3 训练成绩提升对比 对比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干预训练后的成绩减去干预训练前的成绩作为成绩提升值,通过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组测试成绩的提升情况,以及提升的百分比。实验组的成绩提升幅度较大,其中13项成绩实验组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2项成绩对照组的提升幅度大于实验组。在所有成绩中,深蹲测试、深蹲体重比、卧推测试、侧桥等提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体向上、平板背桥、平板支撑等成绩有很好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编号项目实验组(n=87)第一次测试第二次测试对照组(n=87)第一次测试第二次测试1预蹲纵跳(m)2.80±0.082.84±0.092.78±0.092.84±0.112纵跳高度(m)0.64±0.050.66±0.050.61±0.060.64±0.053右脚纵跳(m)0.35±0.040.35±0.030.34±0.050.33±0.054左脚纵跳(m)0.35±0.040.35±0.040.34±0.040.34±0.045立定跳远(m)2.39±0.142.44±0.142.36±0.142.40±0.146深蹲测试(kg)101.13±10.73 120.40±21.45 104.61±10.64 114.92±23.33 7深蹲体重比1.53±0.311.98±0.271.55±0.361.69±0.318卧推测试(kg)61.41±6.4572.20±12.0967.89±6.6769.79±12.009引体向上(次)12.52±3.0214.22±4.0713.24±2.6613.03±4.241030米(s)4.62±0.174.70±0.164.58±0.354.63±0.2511100米(s)13.67±0.5913.79±0.6213.64±0.6413.89±0.6712平板背桥(s)100.71±32.18115.05±37.77136.32±33.37134.33±30.4913侧桥左(s)42.10±18.6561.20±15.5750.90±23.9767.90±17.4414侧桥右(s)46.13±21.9861.50±18.2259.50±22.5061.10±18.4915平板支撑(s)113.12±33.49125.41±25.81122.90±33.58127.37±29.74
注:动作纠正性训练前测试成绩为第一次测试,动作纠正性训练后的测试成绩为第二次测试
表2 两组武警某部特战队员干预训练后成绩提升比较
本研究着重探讨纠正性训练对提升武警特战部队战士训练成绩的干预效果。FMS能有效预防人体运动损伤风险,并通过纠正性训练提高运动效果,已广泛应用于理疗康复和体能训练领域。该方法由美国矫形训练专家Gray Cook和训练专家Lee Burton等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5,6],与以往测试方法以动作数量为基础不同,FMS方法以动作质量为基础,测试得分与预防损伤能力相关,用于发现人体基本动作模式障碍或缺陷的一种测试方法,并且通过FMS纠正性训练,提高测试人员在FMS测试的分数,从而降低运动伤风险,并提高训练成绩。
研究发现,在军事化训练中完成大负荷体能训练任务时,往往忽略对动作质量的控制,以牺牲动作质量换取动作数量,长期积累形成错误代偿的动作,导致训练效能的下降和训练伤病风险的增高[7];另一方面,极限训练的器材有限,可开展的训练科目较少、内容单一,造成肢体训练部位较为局限,体能素质训练不够全面,容易引起局部肢体疲劳性损伤。
根据FMS筛查后纠正的方法,在训练前进行FMS,在训练中进行FMS纠正性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8-10]。同时能够提升训练整体效率,提高训练成绩。
首先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训练初期实验组训练成绩总体水平也较为接近。15个测试项目中,对照组成绩高于实验组成绩的8项,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成绩的7项。实验组在经过3个月的FMS纠正性训练干预后,测试成绩提升十分明显:15个测试项目中,对照组成绩高于实验组成绩4项,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成绩的11项。通过对比表1可以看出,即使是成绩低于对照组的项目,在经过动作纠正性训练后,实验组也极大地缩小了差距。
进行纵向比较:3个月的训练后,两个组的测试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组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5项测试成绩中有8项提升幅度较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深蹲测试、深蹲体重比、卧推测试、侧桥等提高幅度较大,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引体向上、平板背桥、平板支撑等成绩具有很好的提升,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成绩进行分析,这提升显著的9项内容对于人体的左右协调性、肢体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实验组经过动作纠正,在训练中提升了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躯体整体的稳定性。这些动作性能的提升又很好地帮助特战队员更好地完成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战士在实现训练成绩大幅度提升的过程中没有一例训练伤产生。
研究结果显示,在武警特战队员训练中有效地引入FMS和动作纠正训练,对提高训练质量,提升训练成绩有着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