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点检”新模式在冶金企业的应用

2018-09-22 09:16:16张浩东
冶金动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器状态智能

张浩东

(包钢股份公司设备工程部,内蒙古包头 014010)

引言

包钢近几年引进了许多国内甚至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如:稀土钢板材厂热轧2250生产线、冷轧生产线、轨梁厂百米重轨生产线、钢管公司159、460生产线等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这些先进生产线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更加精密复杂生产设备对点检维护人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设备突发性事故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钢铁行业形势仍然严峻,各大钢铁集团纷纷出台裁员政策和降本目标,2017年包钢也提出瘦身健体的要求,设备点检维护人员进一步减少,设备维护费用大幅削减,给设备点检工作带了更大的考验。

1 设备点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对设备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既要保障生产稳定,又要维持设备状态良好。以往设备点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靠大量人力投入发现设备缺陷不能适应企业现状

各厂的点检手段主要依靠人的五感进行,点检人员对这些点检项目按1小时或几小时为周期执行,并记录在点检本上。而往往通过五感发现设备问题时设备缺陷已经发展到故障后期,甚至轴承、齿轮等部件已经严重损坏,只有极少数对某台或某几台设备非常熟悉且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点检员能够通过五感点检更早一些发现设备缺陷。为了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厂里需依靠大量的人员加密检查的频率来保障设备隐患被及时发现,人工成本投入非常高,而现阶段设备点检维护人员进一步减少,靠大量人力投入来发现设备缺陷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现状。

1.2 设备点检数据孤立无法有效利用

设备点检数据主要依靠点检人员五感或简易仪器收集得到,多以定性为主,这些数据目前都是记录在点检表上,有些还要将其再次录入到电子表格中。这些设备点检数据信息被存放在各个作业部或车间,信息分散,数据孤立,数据趋势分析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能给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1.3 设备状态信息传递滞后管理效率低

信息传递效率是反映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虽然设备管理方面的信息传递,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但还是停留在将过去的管理模式复制和电子信息化的层面上,例如关于隐患、故障的设备状态信息传递还依靠逐级汇报制度进行,每日规定时间汇报,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管理效率低,决策层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及时传递设备状态信息,提高使设备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以设备状态为基础开展检修维护工作,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2 “互联网+点检”开启点检互联网新模式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办公也逐渐成为潮流,结合“互联网+”的思维,设备管理人员大胆提出手机端“互联网+点检”,以信息化为主线贯穿点检定修全过程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规范点检作业标准、点检技术标准、点检数据标准,点检信息采集终端交给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手机来完成,将原来大量繁琐、费时、费力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交给计算机处理,最终点检结果被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浏览设备运行状态,点检情况,并且可以根据点检数据趋势统计进行趋势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是否处于稳定期,然后合理制定检修计划,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为了引导各单位强化专职点检的核心地位、规范点检管理、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统一公司设备点检工作模式,构建起公司点检管理平台。

2.1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如图1,该管理系统主要由云端服务器、智能移动端和远程监控端组成,云端服务器租用任意外部云平台即可(本系统使用的是阿里云服务器),具有建设速度快、免维护等特点,所有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都上传到该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可以与移动采集端、管理移动端、专家诊断端连接,也可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设置可以以微信形式向企业公众号发送设备状态评价数据。

图1 点检管理平台系统架构

2.2 点检终端移动智能点检仪

移动智能点检仪本质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配合智能传感单元使用,移动智能点检仪内置点检APP软件,是点检日常设备点检工作任务并将点检数据上传的点检终端。

2.3 系统运行模式

设备及测点体系结构建立、点检标准管理和参数设置如图2所示,首先在PC机上建立有关设备和测点的管理列表体系结构、设置各种参数、建立图 片导航结构。

图2 设备、测点、标准建立

设置点检计划、生成点检任务:通过智能点检仪与云服务器无线网络,同步下传点检任务。然后,将装载有点检计划的智能点检仪带到设备现场按规定的点检计划执行数据采集。若遇紧急情况,在没有点检计划的条件下,也可以在临时点检计划模式下完成数据采集。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后,在有网络处与云服务器联机将采集得到的数据上传存入系统的数据库中,如图3。

图3 点检计划及任务创建

数据分析、统计报告、数据库管理如图4~6所示,根据系统所提供的分析和管理功能,可在智能手机或PC机上开展数据分析、状态判断、结果报表输出等工作。

2.4 点检人员的工作流程

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传感器的组合,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可以直接自动读取设备的振动和温度情况,并将数据同时上传云端服务器。值得一提的是测量工作点检人员可以在10 m以外的安全地带进行,保证点检人员远离危险,具体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

3 “互联网+点检”模式应用效果

“互联网+点检”模式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设备技术人员、点检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欢迎,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图4 PC端设备状态统计

图5 PC端设备数据分析

图6 手机端设备状态统计和数据分析

图7 点检工作流程

专职点检员经过简单的培训甚至不用正式培训就能很快掌握该智能点检仪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开始按照点检计划工作,对个人的入门要求极低,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工人也能学会,且能保证把真实的设备状态数据采集回来,通过系统内的模型可以自动报警,提示设备维护人员是否应该提高警惕关注某一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降低了设备点检的难度,使新入厂的年轻人和转岗人员都能很快达到过去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的水平,使掌握每台设备的状态成为可能。

数据自动记录统计分析效率极高,可进行趋势图、棒图、波形图、频谱图、功率谱、瀑布图和色谱图分析,彻底解决了原有点检模式数据记录繁琐,趋势分析难度大,数据有效利用率低的弊病。同时振动数据除了获取振动总值之外,还可获取振动的各种特征参数,如歪度、翘度、波形因子、波峰因子等故障特征指标,还可通过设置频带能量获取设备的各类故障对应的特征频带,如不平衡、不对中、松动、轴承故障、齿轮故障、皮带轮故障、叶片故障等,能够极大的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故障分析的能力。

信息传递及时实时更新最新设备状态,界面直观,报警设备快速定位,报警树直接显示所有报警设备,使管理人员对设备状态一目了然,快速定位分析报警设备的状态,掌握各个分厂或区域的设备状态分布。

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点检作业实现了如下目标:

(1)点检组织专业化;

(2)点检工作制度化;

(3)点检方法与内容标准化;

(4)点检过程规范化;

(5)点检结果信息化。

猜你喜欢
服务器状态智能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状态联想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32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知识产权(2016年8期)2016-12-01 07:01:13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热图
家庭百事通(2016年3期)2016-03-14 0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