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闽
The traditional way of operation makes it difficult for folk artists to forge ahead and expand the vast market space.Contemporary folk artists must manage their own industries under brand strategy. They must establish the ideas on brand resource, brand competition and brand development.Nowadays, all craftsmen need to be aware of their own concept innovations.
竹雕香插 王建忠
闽派民间工艺具有其地域特色,一直以传承创新为亮点,闽西北富饶的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三明民间工艺。闽西北作为闽派民间工艺的分支,知名度而言还处在被认知阶段,工艺品以竹、木艺为代表,长期以来存留在日常生活中。民间工艺品不仅有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其商品价值。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某些传统的民间工艺难以呈现它原有的实用功能,因此传承与创新成为民间工艺从事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型的经营方式使民间艺人难以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当代民间艺人要以品牌战略来管理自己的产业,要树立品牌资源观、品牌竞争和品牌发展观,手艺人需要自我意识到观念革新。
闽派民间工艺有其地域的特色,石、木、竹等为主的民间工艺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在老艺人传承培养新型人才中形成闽人自成一派的特色,传承创新发展一直是闽派民间工艺的亮点,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领域独树一帜。
地域特色
闽西北地区是以福建省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域为划分的,闽西北不同于闽东,闽南沿海地区,其地处福建省腹地,多为山区,山林翠叠,矿产丰富,天然富饶的资源为闽西北地区工艺美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工艺美术产品离不开当地具有特色的自然原材料,这是民间工艺美术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取材于自然之物,制作民俗之美作品,工艺美术才能真实反映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以三明地区为例,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森林覆盖率达到76.8%,竹木成林,因此三明的工艺美术产品以竹艺、木艺为主,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竹木艺人工艺美术师队伍也不断壮大。
人文特色
八闽腹地的三明市,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具有乡土气息的三明民间工艺。
三明历史上出现不少文化名人如闽学鼻祖杨时,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黄慎;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缓;清代道光四子的著名诗人张际亮等文化名流为三明的地域文化增添了异彩。文化名人引领风骚,客家祖地人文民俗,古民居的土堡,以及多样化的民间艺术,这些丰富多样的人文艺术影响了不同时期闽西北的民间工艺美术。将乐大拔瓷窑曾烧制皇家御瓷,宁化玉扣纸为宫廷奏本用纸。将乐“龙池砚”始于唐,兴于宋、明,近年来由唯一传人张旺金重焕光彩,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华老字号”品牌。宁化木活字印刷被称为“活字印刷术的活化石”。明溪微雕大师毛新华,不用显微镜,能在半粒大米上雕出一首48字唐诗,还首创“蒙眼微雕”绝技,其作品5次获“世界之最”纪录,远销海内外65个国家和地区。
现状与发展
闽西北作为闽派民间工艺的分支,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相比闽东、闽南地区的石雕、花灯等民间工艺的知名度而言还处在被认知阶段。
虽然有竹木艺为代表的工艺产品,但由于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因素,以及地处山区交通不畅,长期以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存留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闽西北的民间工艺更具有纯朴自然的原生态特点。
笔者通过对三明市、县、乡镇工艺美术企业、民间艺人的实地调研和走访,进行了总结分析。目前,各地有雕塑工艺品、艺术陶瓷、金属工艺品、珠宝首饰工艺品、竹草藤编织工艺品、工艺框画、彩灯、抽纱刺绣、剪刻纸、银锡饰工艺品、工艺木船、民间工艺品及现代仿古工艺家具等36个专业100多个品种。明溪是“中国蓝宝石之乡”,宝剑可与龙泉宝剑媲美;沙县庆典礼品帆船全国独一无二;永安吉祥花灯名声远扬,远销世界各地。从业人员2万多人,工艺美术产业产值近30多亿元。工艺美术协会已有200多名会员;拥有工艺美术方面人才近1000人,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中国微雕艺术大师1名,福建省民间艺术家4名,工艺美术类中、高级职称70多人,初、中级工艺美术师160人,民间知名艺人183人。2013年底,全市有工艺美术类法人企业、个体经营户和技艺人员总数1076个,其中法人企业116家、个体经营户457户、技艺人员503名。2013年全市工艺美术行业总资产15.66亿元、营业收入25.27亿元、增加值11.77亿元,全行业吸纳就业人员7956人。在法人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有29家,2013年规模以上工艺美术文化企业总资产9.35亿元、营业收入17.91亿元。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造就了三明民间工艺的地方特色。
根雕 汤晓明
牛骨木塔
錾刻镶嵌银 器 林祥康`
民间工艺作品不仅有可观赏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存在商品价值,作为一件有双重价值的产品应该注重它的品牌推广。
产品的创新理念
中国民间工艺原生态的形态逐步在退化,这种现象是从传统农耕文化社会形态走入工业文明社会必然要面对的现实。由于各种因素,某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呈现它原有的实用功能,因此出现土崩瓦解之势,传承与创新成为民间工艺重要的转型潮流,实用性与审美功能的价值蜕变是民间工艺从事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民间工艺题材和载体的创新是当下从事者要面对的现实,题材与载体是民间工艺不可缺少的内涵。就目前而言,多数的民间工艺作品还保留着传统题材如吉祥寓意、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内容。传统题材是构成民间工艺的主要创作元素,时至今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众的青睐。
民间工艺的题材多以特殊寓意的图形为符号,传达一种民众内心的审美寄托以及祈福、喜庆、避灾、吉祥等朴素的愿望。以三明木雕艺人王德寿制作婴戏木雕为例,在传统题材中进行创新演变。作品表现五个童子托举一块石头,取名为“玩童玩石头”,寓意坚如磐石的信心,意志坚强的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古训从中得以体现,借古喻今的创新内容得到运用,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在表现婴戏、百子等童子的题材中多为寓意多子多福的传统内容,虽然有传统的审美意义,但是在市场中会出现落于俗套,很难蜕变出新颖的画面。应用传统题材要深度探索内涵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感的民间工艺作品。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审美趣味已经根深蒂固于民众心中,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基础更应该关注载体的革新,诸如开发新型材料,环保题材以及创新工艺的手法进行制作,符合新时代的审美和实用需要。
品牌形象的管理
民间工艺作者在创作和营销中大多是一种个人行为的运作方式,长期以来艺人的作品是由口传而得名,逐渐在坊间形成一定的知名度。这种传统型的经营方式使民间艺人固步自封难以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师承之名而游于市场,难以形成个人风格的品牌效应。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闽派工艺之中,而且在全国各流派的民间工艺均有。
闽西北民间工艺也有此现象,子承父业,师徒传授,虽然有助于传承工艺技术,但是后人的风格形象难以表现,年轻从业者技艺常陷入困境,这种现象在历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中经常出现。当代民间艺人要以品牌战略来管理自己的产业,要树立品牌资源观、品牌竞争和品牌发展观。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挖掘多种资源为自身品牌服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多种资源的组合和共享才能使民间工艺品有多条渠道运行,民间工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它的实际价值。工艺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不仅要有品质、材质、工艺等方面的保证,而且在营销手段上也要有先进性。民间工艺品常以个人品牌出现,个性化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题材、材质、工艺、包装等内在与外在的形象,是民间工艺产品的重要内涵。当今所见的民间工艺产品依旧沿袭传统的手法,在品牌形象的管理上缺乏改革。
民间工艺品不仅要注重作品的形象,而且要有外在形象的包装设计,长期以来这种外在的包装一直沿袭传统的表现手法。例如寿山石章料,不论石料的品质高低都采用普通的锦盒包装,从外在形象很难区别一块章料的档次。目前已有一些工艺产品意识到外包装的重要性,产品整体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表现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以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表现产品新颖的形象。如一款茶具的外包装,从产品标志到整体包装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在中国的茶具的商品陈列中夺目而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笔者在三明市实地调研期间对当地的民间工艺产品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关品牌形象策划的方法,如尤溪县竹雕艺人王建忠产品的命名,采用“竹贤工坊”,在所有作品的底部刻有“竹贤工坊”,以此确立艺人的品牌形象。另外明溪县微雕和竹艺人毛祚胜以“归南制艺”为品牌名,采用活字印刷体,以此表现手作艺人的特点,品牌字体与手艺人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符号。
坚守传统的工艺手法表现作品是传承的手段,时代变迁,社会整体的审美观念也在变化,消费群体的购买动机也随之改变,因此固守传统的品牌形象必然裹足难行。现代的企业形象设计管理模式应该在民间工艺产品的整体形象设计中得到采纳,这样才能使工艺产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凸显。
三明民间艺人陈华生作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擅长木制工艺,其传统制作的木舍利塔造型准确,工艺精良,但是观其塔材质和色彩单一。通过材料革新改变原有木塔的效果,其特点一为材料的搭配组合,采用牛骨与木材结合,产生材质对比的效果;二为色彩上的变化,深棕色的木塔配白色牛骨产生色彩对比,凸显木塔的材质与工艺的独特性,打破传统木制塔的制作工艺,为舍利塔增添艺术审美感。此作品一举夺得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由此可见创新工艺是民间工艺的重要手段,也是民间艺人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从纯木制舍利塔到骨木结合的创新之作,使其产品增加了商业附加值,相同的制作工艺采用牛骨改变了原有产品的外在形态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蜕变。同时又以“骨木艺人”的品牌产品打入市场,在木艺产业中独树一帜,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茶具及外包装
竹雕艺人王建忠作品
“归南制艺” 品牌
闽派民间工艺分支的闽西北地区民间工艺具有原生态的地域特色,以竹木工艺为特点的工艺产品根植于民众的生活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产品特色。
三明青山秀美,民风淳朴,人文厚重成就了三明自身的文化特征,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其中传统手艺是有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也可谓“山民手艺”,它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也是一个地域特定的符号,“山民手艺”的符号可以代表三明民间工艺群体的形象,是当代多元文化形态的一种体现。
目前,三明地区民间工艺的从业者已形成一定的人群,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民间工艺产品中缺少创新性,需要手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题材、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创新,同时手艺人还要系统策划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推广营销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在“闽派工艺美术”领域具有更鲜明的风貌。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现代商业文化的管理、营销、策划中进行品牌宣传,这是当今手艺人必须自我意识到的观念革新,蜕变和超越现实价值的转化,民间工艺产品才能赋予新时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