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磊,刘启蒙,柴辉婵,谢志钢,周晓芳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地应力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天然应力场,客观存在于地层中。但同时,地应力场也具有非稳定性,是复杂多变的。地应力由地层的浅层向深层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如地应力增大、岩石产生塑性软化且较易破碎的现象等[1]。在煤炭开采中,地应力对于巷道的稳定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巷道支护的方法[2],并给出了合理布置巷道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理论指导[3],但是对于巷道轴向方向与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夹角的规律与选择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淮南各个矿区的共86组地应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简要得出巷道的最优布置方位与最大主应力夹角的规律。
通过查阅文献、对矿井资料整理以及现场实测采集,得到淮南煤田各个矿区不同位置处地应力数据共计86组。其中,新集矿区30组,潘一矿6组,顾桥矿20组,望峰岗矿8组,潘三矿3组,潘北矿3组,谢一矿3组,丁集矿2组,张集矿2组,潘二矿4组,新庄孜矿4组,刘庄矿1组。对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以及垂直主应力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进行分析,发现σH>σh>σv类型的数据有12组,埋深范围350.7~820 m,平均埋深556.35 m,占统计数据组数的14.0%;σH>σv>σh类型的数据有55组,埋深范围370~1076 m,平均埋深750.78 m,占统计数据组数的64.0%;σv>σH>σh类型的数据有19组,埋深范围440~1150 m,平均埋深706.25 m,占统计数据组数的22.1%。可以看出,在淮南地区已开采深度范围内构造应力场起主导作用。
利用钻井水力压裂法和应力解除法获得地应力数据后,一般采用测压系数λ1、λ2(λ1=σH/σv,λ2=σh/σv)对地应力场进行描述[4]。依据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间的比值关系分类,当λ1<1时,最大水平主应力小于垂向应力,煤层总体以垂向上压应力为主,水平方向则以拉伸应力为主,具有大地静力场特征;当λ1>1时,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向应力,煤层总体以水平向上压应力为主,具挤压型应力场特征;当λ1≈1时,则地应力场接近静水压力场。
从地应力场的角度考虑巷道布置时,必须考虑巷道轴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最优夹角应使作用在巷道围岩边界上的法向应力和垂直主应力满足:
σn/σv=1
(1)
式(1)中,σn为法向应力,σv为垂直主应力。
由前文分析可知,淮南煤田已开采范围内,σH>σv>σh类型应力场占大多数。在σH>σv>σh类型中,σ1=σH,σ2=σv,σ3=σh,在这种原岩地应力场中,选择合适的巷道方向,巷道围岩边界上的法向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可以满足σn/σv=1=1。任意斜面上的法向应力与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关系为:
(2)
式(2)中,α为巷道轴线与σH方向的夹角[5]。把σn=σv代入式(2)得到:
(3)
求解式(3),可得到最优夹角α0[6],即:
(4)
(1)由式(4)可以看出,在σH>σv>σh类型地应力场中,巷道轴线方向与σH方向的最优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α0<90°。根据统计的数据,对淮南煤田σH>σv>σh类型应力场下最优巷道布置方位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α0与λ1的关系见图1。
表1 α0与λ1关系
图1 α0与λ1关系
由图1可看出,巷道最优布置方位主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α0随最大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的比值λ1的增大而发生指数型降低,二者的拟合公式见式(5)。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相对增大,水平方向的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逐渐超过垂直应力,最优布置巷道的轴线偏向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当σH≈σv时,巷道的最优布置方位垂直于最大水平主应力。
α0=68.682×λ1-2.994
(5)
式中,确定系数R2=0.6786。
(2)根据式(5),当σH>σh>σv时,根据统计的数据,对淮南煤田σH>σh>σv类型应力场下最优巷道布置方位进行了计算,α0与λ2的计算结果见表2,两者的关系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巷道最优布置方位主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α0随着最小水平主应力σh和垂直主应力σv的比值有着线性增长的关系。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最小水平应力σh的相对增大,垂直方向的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超过水平应力,最优布置巷道的轴线偏向垂直主应力的方向,当最小水平主应力σh和垂直主应力σv近似相等时,即σh≈σv,巷道的最优布置方位近似平行于最小水平主应力。
α0= 115.3λ2-103.8
(6)
其中确定系数R2=0.737。
表2 α0与λ2关系
图2 α0-λ2 关系
(3)根据式(4),当σv>σH>σh时,根据统计的数据,对淮南煤田σv>σH>σh类型应力场下最优巷道布置方位进行计算,去除无效数据之后,α0与λ1的计算结果见表3,两者的关系见图3。
表3 α0与λ1关系表
图3 α0与λ1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巷道最优布置方位主轴线与最大
水平主应力的夹角α0随最大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的比值λ1的增大呈现二次增加的趋势。二者的拟合公式见式(7),这一现象说明:在最大应力为垂直应力的情况下,随着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相对增大,垂直方向的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逐渐超过水平应力,最优布置巷道的轴线偏向垂直主应力的方向,当σH≈σv时,巷道的最优布置方位与最大水平应力约成45°夹角。
α0=90.39λ12-74.72λ1+23.45
(7)
其中确定系数R2=0.379。
(1)根据有统计的86组地应力数据,64%的地应力数据符合σH>σv>σh的特征,平均埋深约为750.78 m,应力量级以中等和高应力区为主,合计约占91.7%。
(2)在σH>σv>σh类型地应力场中,随着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相对增大,布置巷道时,巷道的轴线方向应向最大主应力方向靠近,且当最大主应力近与垂直主应力相等时,巷道的布置方向应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
(3)在σH>σh>σv类型地应力场中,随着最小水平主应力的相对增大,布置巷道时,巷道的轴线方向应向垂直主应力方向靠近,且当最小水平主应力近似与垂直主应力相等时,巷道的布置方向应与最下水平主应力近似平行。
(4)在σv>σH>σh类型地应力场中,随着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相对增大,巷道布置时,巷道的轴线方向应向垂直主应力方向靠近,且当最大主应力近似与垂直主应力相等时,巷道的布置方向应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约成45°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