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伟
(四川省西充县环境监测站,四川 西充 637200)
环境统计属于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支撑,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的工作[1]。研究表明,环境统计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环境质量,正确反映一定区域内环境现状以及变化走势,因此,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环境规划、环境目标责任制和检查环保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等提供科学依据[2,3]。
利用西充县“十二五”期间环境统计数据资料,分析了西充县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排放结构,以期为当地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由图1可知,“十二五”期间,西充县COD排放总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11年排放量最高达到了8860.7 t,2013年排放量最低达到了7852.5 t,2013年比2011年减少了1008.2 t,减少11.4%,2015年比2011年减少677.7 t,减少7.6%。
由图2可知,“十二五”期间,西充县氨氮排放总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11年排放量最高达到了983.8 t,2013年排放量最低达到了817.1 t,2013年比2011年减少了166.7 t,减少17.0%,2015年比2011年减少135.5 t,减少13.8%。
图1 2011~2015年COD排放总量
图2 2011~2015年氨氮排放总量
由表1可知,“十二五”期间,工业源排放的COD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61.9 t,增加56.2%,农业源排放的COD总量逐年减少,2015比2011年减少465 t,减少8.4%,城镇生活源排放的COD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集中式治理设施排放的COD总体无变化。
工业源排放的氨氮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4.2 t,增加50%,农业源排放的氨氮总量逐年减少,2015比2011年减少110.7 t,减少19.3%,城镇生活源排放的氨氮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集中式治理设施排放的氨氮量总体无变化。
表1 201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明细
图3显示了“十二五”期间西充县COD排放来源构成,由图可知,COD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镇生活源,分别占总量的63.65%和34.70%,而工业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只占总量的1.61%和0.03%。
由图4可知,氨氮排放同样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镇生活源,分别占总量的56.87%和41.91%,而工业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只占总量的1.16%和0.05%。
图3 COD排放来源构成
图4 氨氮排放来源构成
由图5可知,西充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11~2014年间总体变化不大,但2015年比2014年排放量增加较多。2015年排放量最高达到了687.7 t,2012年排放量最低达到了466.1 t,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214.4 t,增加45.3%。
由图6可知,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在2011~2014年间总体变化不大,但2015年比2014年排放量增加较多。2015年排放量最高达到了117.1 t,2012年排放量
最低达到了64.1 t,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51.8 t,增加79.3%。
由图7可知,烟粉尘排放总量在2011~2014年间总体变化不大,但2015年比2014年排放量有明显下降。2014年排放量最高达到了120.5 t,2015年排放量最低达到了83.2 t,2015年比2011年减少了30.4 t,减少26.8%。
图5 2011~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图6 2011~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图7 2011~2015年烟粉尘排放总量
由表2可知,“十二五”期间,工业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27.1 t,增加15.4%,城镇生活源排放的二氧化硫前四年总体变化不大,2015年增加明显,2015年比2011年增加187.3 t,增加63.0%。
工业源排放的氮氧化物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比2011年增加了7.1 t,增加15.8%,城镇生活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前四年总体变化不大,2015年增加明显,2015比2011年增加44.7 t,增加220.2%。
表2 2011~2015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明细
注:其他源无统计数据
工业源排放的烟粉尘总量前四年变化不大,2015年比2011年减少了43.6 t,减少42.2%,城镇生活源排放的烟粉尘前四年总体变化不大,2015年增加明显,2015年比2011年增加13.2 t,增加126.9%。
图8~10显示了“十二五”期间西充县二氧化硫排放来源构成,可知,工业源和城镇生活源排放的二氧化硫分别占总量的36.6%和63.4%,工业源和城镇生活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分别占总量的62.6%和37.4%,工业源和城镇生活源排放的烟粉尘分别占总量的88.5%和11.5%。
图8 二氧化硫排放来源构成
图9 二氧化硫排放来源构成
图10 二氧化硫排放来源构成
西充县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2013年最低,2011年最高;工业源排放的COD和氨氮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农业源排放的COD和氨氮总量逐年减少;COD和氨氮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镇生活源,两者占总量的90%以上。
西充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总量在2011~2014年间总体变化不大,但2015年比2014年排放量明显增加,而烟粉尘明显减少;工业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城镇生活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前四年总体变化不大,2015年增加明显;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镇生活源。
结合环境统计数据,西充县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来源是农业源,城镇生活源和工业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污染物排放。
农业源:一是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符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的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技术和养殖模式。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方式处理污染物;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为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三是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污染减排设施运行监管,采取联合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性监督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畜禽养殖业环保执法力度,确保治理设施正常有效运行[4]。
城镇生活源:一是大力推进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正常稳定运行、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要加快实施提标改造。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强化乡村、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纳管。二是有效防治城市建设及服务业污染。建立健全施工场地扬尘管理机制,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积极创建绿色工地,实施施工工地封闭管理。推行城市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全覆盖,按标准实施道路喷洒和冲洗,着力提高城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规范货物运输管理,推进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行业污染治理。
工业源:一是严控增量,对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不再批准。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调整退出现有的高污染产业,淘汰污染工艺和设备。三是末端深化污染治理,也就是环保技改工程。通过实施环保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