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概念与语词的几种特殊使用

2018-09-21 11:26宋英俊
重庆行政 2018年3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语词语体

宋英俊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属逻辑范畴,语词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单元,属语言范畴。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非常密切,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必须借助语词才得以产生和存在;语词是表达概念的一组笔画或声音,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巩固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反映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语词是复杂多变的。在编辑实务中要使作品做到概念准确、用词恰当,一方面必须了解概念和语词的联系和区别,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选择反映该概念的恰当语词;另一方面要熟悉概念发展的历史性和一定条件下其内涵和外延的相对性以及反映概念的语词的语境、民族和地域的多变性。当然,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非常复杂,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翔实地逻辑辨析和梳理非本文之重点,笔者仅对编辑中常见的概念与语词使用的特殊情形进行简单列举分析,从而凸显正确使用概念和语词对于作品储存、传播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性。

一、因习惯而引起的语词的特殊使用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而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就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它也被称为肯定概念。如“正义战争”“艺术品”“编辑”等。负概念就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它也被称为否定概念。如“非正义战争”“非艺术品”“非编辑”等。从语言方面而言,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无”“不”“非”等否定语词,但并非带有否定语词的概念都是负概念,如“不丹”“非洲”“无锡”等专有名词中的“不”“非”“无”已不具备否定意义,因而不属于负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编辑实务中,有些意义看似相反的语词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

1.元宵节的灯市,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呈现一幅好热闹的景象。

2.元宵节的灯市,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呈现一幅好不热闹的景象。

例句1中的语词“好热闹”与例句2中的语词“好不热闹”,二者所反映的概念的内涵看似相反,但因习惯所形成的特殊使用,使两个语词实质上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因此,例句1和例句2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这样的语词还有“好快活”与“好不快活”;“好容易”与“好不容易”;“好明白”与“好不明白”等。

还有一种因习惯而特殊使用的语词情况需要在编辑过程中引起特别重视,就是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两个语义矛盾的语词来表达。例如:

1.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火。

2.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展开灭火。

例句1中的语词“救火”与例句2中的语词“灭火”就字面意义而言,二者互为矛盾,但在长期使用中已习惯性的将二者所反映的视为同一对象的本质属性,即两个语义矛盾的语词表达了同一概念的内涵。

二、表达概念历史变异的语词的特殊使用

概念的历史变异就是随着认识的深化和思维的发展,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达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经指出,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概念的发展与转化的问题。表达概念历史变异的语词的特殊使用,从逻辑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它属于语言中的多义词,但与一般意义的多义词有所不同,它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在编辑实务中对表达概念历史变异的语词的特殊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就会影响作品质量。例如:

1.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2.他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好大夫。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4.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献身的烈士。

例句1中的“大夫”这一语词出自《礼记》,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官阶。例句2中的“大夫”则是指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医生的一种称呼。由此可见,“大夫” 这个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发生了变异,赋予它以新的内容。例句3中的“烈士”出自曹操的《龟虽寿》,指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胆略、有作为、奋发思进的人。例句4中的“烈士”一词,是在现代意义下表示“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如果编辑对表达概念历史变异的语词的特殊使用不清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质疑例句3“烈士”一词的正确使用:既然是“烈士”,怎么会到暮年、怎么会壮心不已。这就忽视了概念的历史变异,从而闹出笑话。

三、表达概念否定和比喻定义的语词特殊使用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简洁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例如: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例句中定义项“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揭示了被定义项“出版”的内涵。

正确的下定义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定义项不得包含否定概念”则为其中之一,因为给概念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概念的内涵,指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有某些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如果在定义时不是用肯定的语句形式,而是使用否定的语句形式,即定义概念包含否定的语词,则不能使我们明确事物具有某种特性,这就使定义概念无法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作用,从而达不到下定义的目的。例如:

学术期刊不是时政期刊。

例句作为下定义使用时,定义概念包含否定的语词,没有揭示“学术期刊”具有的某种特性,因此犯了“定义项不得包含否定概念”的规则。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被定义概念反映的对象本身就是以缺少某种属性为其本质属性,就可以采取否定概念的形式加以定义。例如:

主观主义者就是不从客观形势出发观察处理问题的人。

例句中定义概念虽然包含了否定语词,但是它恰恰揭示了被定义概念“主观主义者”本身就是以“不从客观形势出发观察处理问题的人”的本质属性。

表达概念定义的语词的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比喻定义。尽管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可以形象地描述事物的特征,但在一般情況下,用着下定义是不得使用比喻的。例如:

编辑是优秀作品的助产士。

从修辞的角度而言,例句是很好的比喻,但作为定义来使用,例句没有明确反映“编辑”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因而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错误。

但在极少的特殊情况下,如果所用的比喻能揭示概念的内涵也是允许的。例如: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例句是列宁从政治学角度对“国家”下的定义,尽管定义概念使用了比喻,但却揭示了国家的内涵。

在编辑实务中,作者对概念下定义时,虽然使用否定和比喻定义的语词极少见,但为了使概念定义科学准确,提高编辑的逻辑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四、语词情感色彩的特殊使用

语词的情感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语词上的感情。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些语词划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汉语中大多数语词属于中性词,即不带褒贬的情感色彩,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语词的情感色彩的特殊使用主要表现在“褒义词贬用”和“贬义词褒用”两方面。例如:

1. 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例句1中的“标致”是褒义词,本意是关丽、好看的意思,此处用作贬义,与词义相反,从而达到讽刺的效果,属于“褒义词贬用”。例句2中的“狠心贼”是贬义词,本意指不顾亲情、心肠狠的人,在此处全无恶意,反而表达了女人们对自己的丈夫的一种亲昵情感,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属于“贬义词褒用”。

五、语词语体色彩的特殊使用

语词的语体色彩是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语词的语体倾向、特征,是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在编辑过程中,所选择的语词必须适应语言环境,例如 “夫人”“老婆”“婆姨”这三个语词,虽然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但是因为语词本身的语体色彩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也不同。“夫人”一词很庄重,多用于书面语;“老婆”一词很亲切,常用于口头语;“婆姨”则具有地方色彩,也常用于口头称呼。从概念的角度看,三个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从语词表达方式看,各有不同的形象色彩、风格色彩和感情色彩。因此在编辑实务中,要熟悉文章的体裁和具体内容,如议论文语体比较庄重、严谨,应多用规范的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语体生动活泼,就可以使用通俗易懂、平易朴实的语词。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选词不恰当,就会使人感到作品不协调不流畅或者矫揉造作不自然。

六、结语

好的作品必须运用准确的语词来表达概念。古人有“下语如铸”的说法,就是指选词要像铸铁那样,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必须反复推敲。选词的基础在于辨析词义,只有从语词的内部特点、语言环境、历史发展等几个方面认真辨析, 才能做到用词得当,概念明确。

作 者:本刊编辑部副主编,副编审

責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语词语体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及实地考量——基于浙江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