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2018-09-21 05:19陆波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小学

陆波

摘 要: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德育素质的重任。科学而合理地选择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应该回归生活,以孩童实际生活为课程基础展开教学。基于此,作者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做出努力。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显然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学科,包含许多内容,诸如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法制法规等,而这些内容统统都在生活中有所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教学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生活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教学内容上尽量选取学生生活中最真实可信的生动案例,教学方法上则需要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有趣的方式,给予学生最真实的教学体验、生活体验,并且不断在体验中发展自身的情感和社会道德规范,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会。

一、立足课本,回归生活

教材是知识的宝库,教材的编排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是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我們在展开小学教育时应该立足课本。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立足于课本,并不意味着仅仅依靠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而要以课本为教学大纲,围绕教材拓宽教学内容。教材虽然是知识的宝库,但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字、图却不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上的共鸣恰恰又是推动学生品德教育的关键。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务必善于补充,利用生活案例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从而将抽象的道理浅显通俗化。

比如,在学习《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时,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给同学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尤其是从事服务的劳动者,并告知学生生活离不开这些劳动者,那么这些简单的语言灌输是无法让学生对其产生共鸣的,更不能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品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小视频,可以是上学路上正在开车的公交司机师傅;校门口早餐店正在炸油条的阿姨;大街上正在清扫路面的保洁阿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感受生活中离不开谁。这种方式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观看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对该节内容产生共鸣。

再比如,品德与社会课本中总是会用古人的经历做案例教导学生,比如凿壁借光、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曾子杀猪等,显然这些品德小故事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学生很难对古代的时代背景产生认知。因此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围绕教材主旨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小故事,利用这样的小故事替代古人的案例,从而将教材内容变虚为实地处理。

二、结合情景,走进生活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往往与教材中的内容相互矛盾,如果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后依旧不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便失去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教师应该走进孩童的世界,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共享他们的困惑,只有这样教师展开教学时才能将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之外那些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才能真正将德育寓于生活之中。而在课堂上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无疑是带学生走近生活,体验德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比如,在公交车上要将座位让给那些更有需求的人,比如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虽然思想上知道应该让座,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人却做不到。为了解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教师可以创设“让座”的生活情境,用几个椅子模拟公交车座位,邀请若干同学扮演司机、学生、孕妇及老年人,并给定一些情节背景,引导他们实际让座。在这个情景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文明礼让的高尚品德,还能真正设身处地地感受让座的情感变化,从而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

再如,在指导学生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时,由于安全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真的将学生带到马路上,因而创设情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品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学校门口这条最熟悉的道路,并合理利用班级空间给学生创设“过马路”等城市交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车水马龙及感受交通标志。由此这堂课便能让学生了解到过马路的注意事项和交通标志。

三、利用活动,体验社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品德教师习惯以机械化模式展开教学,以灌输的方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纳,学习的目的仅仅是应付考试。比如在学习《来自社会的爱》时,大部分教师只是立足于课本,直接将教材里的内容不加整理地讲一遍给学生听,告诉学生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考试的重点,让学生把这些重点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应对考试即可。这种基于应试教育的死板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为了改善教学方式,品德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打破以往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自动手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看待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

比如,想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意识仅依靠教材内容及给学生讲残疾人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小故事是很难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如果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本地残疾人福利院,让学生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的生活,这样他们便能对残疾人有切身的感悟与体验,从而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最终被残疾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热爱生命的精神感动的同时刺激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树立起尊敬残疾人的意识。

另外,除了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外,品德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活动落实品德教育,如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再现生活中的某个事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火灾现场的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打电话报火警的热心群众;若干学生扮演被困在火灾中的群众;若干同学扮演消防队员。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中领会生活离不开消防员,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四、整合资源,提升素养

随着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已经走进班级,互联网无疑是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互联网,一定能将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落到实处。比如,当前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危险发生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品德教师便可以借助网络搜集相关教学资料,给学生介绍火灾、地震、煤气泄漏时的自救方法,给他们普及自救常识,刺激他们珍爱生命,指导他们遇事沉着冷静,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由此可见,教材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品德教师应该关注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丰富课堂教学体验,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尽量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多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受到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的约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方法应该更加灵活多变。而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下才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职责,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实际情景中体验社会、发展德育,从而达到现代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晓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旬刊,2015(02).

[2]王子源.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6(36).

[3]张海燕.让品德教育浸润生活的芳香——例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03).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小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