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红
高峡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研学旅行专家
《教育》: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有什么好处?
高峡: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研学旅行有助于我们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的理念。第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完善的学校教育活动。第二,能够通过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沟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发展需求。孩子们可以通过感官亲身感受身边的人和事,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他们的手使之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之能讲,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等。这对孩子通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立自尊,学会交流互助、互尊,都意义重大。第三,能够引导全社会关心、服务、参与教育。
《教育》:怎样加强研学旅行的统筹与管理?
高峡:在实际活动中,会遇到许多制约因素,包括对研学旅行的认识问题,安全问题、经费问题、政策管理机制等。从宏观上看,现在要求每个年级都出去,这对于市场来讲,任务巨大,操作起来极其困难。从操作上看,现在各学校的运作基本上是单枪匹马、费力劳神;工作量极大,成效也不明显。另外,还有特殊性和普遍性问题,一些优质校具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可其他一些学校却做不了。因为优质校在当地声望高,有许多社会资源可以利用。所以,我们从点到面都要考虑到。
要有效推行研学旅行,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容量和资源配置问题。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都出去一次,总量可想而知,这需要巨大的社会资源进行配套。体制管理问题,现在职责范围、联动机制都不太清晰,第三方机构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把研学旅行定义为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固定时间,要有保障,要有事中、事后评价,这是一个完整体系。研学旅行是学校在做,但需要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支持。
韩新 原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调研员、中国研学旅行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教育》:请您谈谈什么是研学旅行?
韩新:上学期间,由学校组织“围绕主题、整年级整班、争取做到集体宿营”是研学旅行的关键。研学旅行的重点在于“组织安排”“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我们要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理解与践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行动,在自然中行走,在社会中体验,要让孩子们亲身经历、现场感受、动手参与、同伴互助、自我感悟、能力培养、品德塑造。
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没有校外教育就没有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犹如一个人的两条腿,这两条腿要交替前行,这个人才能走向诗和远方。中国校外教育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形式便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实现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德育创新关键所在。从这一方面说,中小学校长在研学旅行这件事上,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
《教育》:如何避免“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等问题?
韩新:现有的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过于知识化,充斥着任务单、知识点,这是不对的。我们的课程设计不能太复杂,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要让孩子们感动、流泪,充满仪式感,让他们永远难忘。
研学课程设计要做到“三个不要”,即不要把活动层设计得太模式化,不要限于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不要把活动课程设计得太精细化,不要局限于统一的流程或顺序;不要把活动课程设计得太知识化,仅让学生完成预设的任务单、知识点;我们需要亲切而自然的活动课程,它要社会化和生活化;需要集体而合作的活动课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活动课程,要富有英雄主义情怀。研学旅行是让我们重新荡起双桨,研学旅行让广阔天地成为真正的大学校,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读人世间这部活书。
《教育》:研学旅行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韩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中的“活动”二字是关键。要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让孩子们以天地为学校、自然为老师、社会为教材,这才是真正的大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校外教育。同时,要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和营地。研学旅行不能只搞一天的“活动”,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地方同吃同住,使孩子们留下童年美好的记忆,如此才能让研学旅行有成效。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1.42亿中小学生,每天都有班级或年级行走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去上社会实践这一课。
林卫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教育》:研学旅行活动的教学特点是什么?他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什么不同?
林卫民: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教学,要“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其教学的特点是“将观念建立在直接的旅途之中”,可以采取知识整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关注和利用学生观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整理观念,并建立起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一致性的理解。相比于传统课堂内进行的学科课程,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是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的准备。首先,学生需审视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没有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很难快速进入研学旅行的学习状态;二是在教学中寻找“关键事件”,关注关键事件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得很精彩、有艺术感并能够增加学生的新观念;三是教师要提高教育水平。教师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能够让学生总是处在“旅行”“研学”的兴奋和分享状态,让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
《教育》:如何理解研学中的“学”字?
林卫民:虽然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内容难以做到前后连贯,教学内容也没有连续性,但是,“对经验的新态度和新兴趣的发展”,是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的内涵,这是前后联系并不断向前延伸、向上提升的,正如杜威所说,“教育是经验的继续改造,如果非得搞出一个其他的目标和标准,便会剥夺教育过程的许多意义,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处理儿童问题时依赖虚构的和外在的刺激”。
周仕建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副校长
《教育》:现今的研学旅行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周仕建:从百度检索“研学旅行”四个字,可以搜到约316万个结果(2018年6月16日数据),其中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大大小小的公司有数千家,其热度可见一斑。这些公司大都宣称可以提供“全面、独特的研究性学习服务”和“良好的旅游体验”。但是,多方反馈的实际情况和其宣称的内容大相径庭,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所谓“研究性学习服务”,仅局限于开展一两次集体活动,而且是临时的游戏性的集体活动,而所谓“良好的旅游体验”更是名不副实,孩子仅仅停留在“我曾经匆匆来过”的层面。
《教育》:如何解决研学中存在的名不副实问题?
周仕建:前两年,研学旅行中的体验性课程一直由服务商整体设计,其出发点和专业水准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過程中,具体服务人员因为某些原因被赋予了较大自主权,更有甚者,只要合同没有或者无法具体约定的,仅限于提供“底线”服务,一切从最低标准出发,直接拉低了整个体验课程的水准。因此,我们常常能遇到体验性课程存在两大顽症:一是课程泛化,把所有参观访问的内容和过程都定义为“课程”;二是课程内容浮浅,流于形式,只求“有”而不求“精”,有些集体性体验课程和研学旅行项目没有联系,只是简单地把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没有价值的游戏。现在,研学旅行的体验课程是由学校自主设计的,是学校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是针对过去的两大“顽症”而开出的对症药方。这样做,一方面增强服务商的自律性,加强过程管理和对具体责任人员的考核,保障学校和学生的正当权利,权、责清楚,也有利于研学旅行项目的健康发展。
《教育》: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全体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
周仕建: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学校可以组织短途、短期的研学旅行。这样一来,服务商的经济效益可能较差,但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一定能够招揽到优秀的服务商。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有待于国家进一步出台指导性文件,也有待于教育部门、学校和研学旅行服务商的共同努力。
刘信中 课堂内外杂志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教育》:如何才能保障研学旅行的质量?
刘信中:研学旅行除了读书、行路相结合外,还有一个关键词是陪伴。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需要学术机构、科研人员、青年教师、学有专长的学生做志愿者来带队担当班主任,全程陪伴学生,在游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为他们做学术上的引领。同时,通过研学旅行,还应该为每位学生做学术水平能力的评估,在网上为他们建立专业的评估档案,这对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和学术能力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教育》:如何在研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刘信中:我们说乡愁,不走出去,怎么能感受到什么是乡愁呢?当你走向世界,与全世界的人交朋友,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心中才有全世界。而跨文化的交流,就会形成你的自信与大国情怀。比如我们到美国斯坦福开展研学旅行,请斯坦福大学教授为学生上一周课,课程都与兴趣与爱好相关。最后让大家根据学到的知识点动手做实验,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去硅谷参观谷歌、苹果等科技公司,请专业科技人员为学生做点评。我们会发现,当中国的队友得了第一名,所有同学都会欢呼,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在研学旅行中油然而生的家国情怀。所以,引领学生去感受世界、融入世界,这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家国情怀。
《教育》: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才是有价值的?
刘信中:研学旅行产品不能是“中国式旅行”,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最重要的应该是融入。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应该包含三个维度:人格教育、勇气、能力。人格的培养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研学旅行应该更注重青少年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学会包容的人格。比如,开发沙漠越野、极限挑战等研学旅行产品来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与英雄气概,这就是书本里所欠缺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