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近年来,研学游异军突起;研学游,即“旅游+教学”,学游并重、游以为学。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两不算,两才算
早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落实。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体验,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加深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理解。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王定华还针对研学旅行的特点,提出了“两不算,两才算”:第一个特点,校外排列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第二个特点,有意组织。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如果只是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那不叫研学旅行。第三个特点,集体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只是旅游。第四个特点,亲身体验。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新课标”里的研学旅行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和谐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当下学校教育中,地理课程的实践活动普遍被削减,学生很少开展考察和调查活动。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和教师会带领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和校外实践等活动,高中生整体的地理实践素养相对于其他素养,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新课标发布后,学校和教师需重视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家出台推动“研学”的相关政策,目的在于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课程内容包含自然、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涉及地区、国家,也包括各大洲,其学习方式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许多旅行社抓住机遇,打出研学旅行广告。但是许多被旅行社宣传为研学旅行的项目,并不符合教育部所做的界定。下面是某旅行社的一部分宣传内容:
暑期给孩子一场别样的研学旅行
某旅游俱乐部甄选优质旅游产品、专业旅游机构,开创夏令营游学玩法,有游有学。
①“我是明星”横店+迪士尼八日亲子体验夏令营:横店影视城揭秘“电影拍摄”。本次“我是明星”暑期夏令营将在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横店影视城开启,影视城独家安排“我是主角拍大片”活动,带领孩子们参与拍摄微电影,做一次影视主角,同时还将安排孩子们去剧组探班与大明星近距离接触。在西塘古镇,夏令营将安排孩子们参与户外互动寻宝活动,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浙江省的旅程还将安排孩子们参观浙江大学,领略名校风采,行程最后一天,全天安排孩子们在迪士尼游玩放松,满足他们的童话梦。
②绚丽北疆行华西旅游俱乐部西北专列今起征集中。在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南北两疆是截然不同的风情,北疆最为人熟知的是她婀娜多姿的大自然风光。
③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空调专列十三日游。主要景点:天山天池、喀纳斯、敦煌莫高窟、雅丹地貌魔鬼城、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张掖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宁夏沙坡头、内蒙古通湖草原。
按照王定华司长的说法,上述内容显然不能算研学旅行。但是在现实中,多数学校平时忙于组织课堂教學,很少安排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冒险对抗,践行理念。在家长带领下参团旅行,有一定程度的挑战,只是比较接近研学旅行的活动。
典型:跟着课本游中国
2017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原创读行学堂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上板”后,该公司立即举行了首批自主研发的研学旅行课程《跟着课本游中国》等5个系列课程的首发仪式。
原创读行学堂“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课程”共有10个系列构成,涵盖了文化、旅游及学校校外教育等领域。在整体性规划原则指导下,有关专家学者分两期精心组织实施,历经一年时间,第一期策划编写的5个系列课程已告一段落,包括《跟着课本游中国》《共筑中国梦》《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从“苏州史纪”出发,走读苏州》《畅游苏州读天堂——跟着课本游苏州》,共计150个课程。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如《跟着课本游中国》由36个课程组成,其中有“读行北京少年派”“少年壮志,风雨钟声”“读行上海,润泽童心”“读史走中原”“好山好水杭州行”“民族魂越中风情”等篇目。据介绍,这些研学旅行课程均为原创性成果。
苏州原创读行学堂董事长汤建东表示:研学旅行将文化、旅游与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是推行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的新颖模式。通过组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推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苏州市以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组织研学旅行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每年组织40余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成为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开拓者之一。苏州市的研学旅行依托教材内容,赋予学生动手体验机会。苏州原创读行学堂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组织专家系统策划设计并整理修编研学旅行活动系列课程读本。专家们根据中小学不同的年级设置课程目标和研学旅行线路,依据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等,使研学旅行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如高二学生组织参加“我到北京上大学”“今日看南大、明日上南大”等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励志作用,符合高二学生的心智成长。这些课程,对于拓宽中小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汤建东介绍,原创读行学堂以研学旅行系列课程开发为重点,带动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至今现已获得境外游学准入资格,被评为“国家级诚信旅行社”,跻身“江苏省十强旅行社”,50多名研学旅行导师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加快研学旅行实践营地建设,苦练内功,其中打造牧谷农场研学营地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案例:王美玲的亲历
东莞市石排中学教师王美玲这样记录了带队研学旅行的行程:
2017年8月2日至8日,我们踏上了贵州之旅,领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情,品尝酸香甜糯的美食,游览喀斯特地貌。到达贵阳后,在陕西街浅尝当地的美食,酸汤鱼、酸汤丝娃娃等等。当地民谣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汤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其中以苗族的酸汤最为有名,酸香最丰富。我们游览了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属于珠江水系白水河,其高77.8米,宽101米,相当壮观。瀑布周围充盈着水汽,云雾漫幻,仙气十足。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在层峦叠嶂半山吊脚楼,鳞次栉比,相当壮观,独具特色。青龙洞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当地民族歌舞表演,把苗族人民的智慧、热情、美丽都融合一起。芦笙是当地的特色乐器,逢年过节都要吹奏。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称“芦笙之乡”。王美玲带队的研学旅行,只有11个人的规模。她直言,人再多一些,就照顾不过来了。
大型机构研学体验
2018年6月13日,Y701次“美丽铁路研学专列”在兰州车站鸣笛启程。据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介绍,開行的这趟车是全国首列“研学旅行专列”,满载着兰州市五十四中的550名师生,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
《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到二年级、高中一年级到二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2017年9月,全国铁道团委联合铁路旅游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在总公司资本运营和开发部、运输局和宣传部指导帮助下,策划组织了“美丽铁路”研学旅行专列产品设计大赛。通过全员设计、全员营销、全员宣传,形成了一批成熟的专列产品,其中兰州局集团公司团委推送的河西走廊项目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于2017年12月与地方教育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兰州局集团公司共青团发动团员策划研学项目,深入学校、教育机构进行调研,掌握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产品设计,与兰州市中小学校、社团、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方教育机构密切联系,最终与地方教育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并顺利实施。此次“环西部火车游美丽铁路”研学旅行专列,克服了以往活动中“游而不学”“学而不游”的弊端,精心挑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博物馆、人文景区、红色旅游资源,让学生知行合一,行有所获。在沿途各丝路重镇,同学们可以领略大漠风光,深切感受丝绸之路的文化;在嘉峪关,同学们可以了解边关人文历史和长城文化;在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同学们可以身临丹霞胜境,学习考察神秘的丹霞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聆听七彩丹霞背后的动人传说;在张掖湿地公园,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学习,丰富生物知识,唤起环保意识。
研学旅途中,在提供高品质列车旅途、住宿、餐饮、授课、青年志愿者接送站引导等后勤服务的同时,增加了安全小卫士实践、铁路研学之星评选、丈量长城、寻找传说、诗词大会、美丽铁路随手拍、旅途短视频征集、列车故事会、美丽铁路征文、重温入团誓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研学旅行的体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