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018-09-21 05:42张红智王红艳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6期
关键词:渔业产业结构专业化

张红智,王 波,王红艳

(1.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广西 北海 536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总量市场供应充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渔业经济也存在着生产方式粗放、设备落后、资源衰退、水域污染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渔业经济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渔业的供给侧。如何解决渔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渔业经济的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即通过优化与升级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本文基于渔业经济多样化、专业化发展视角,实证分析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 研究假设

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取决于由不同渔业生产技术比较而形成的生产效率增长速率的差异,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动会引起渔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成为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来源。渔业产业多样化、专业化是渔业生产技术结构变化的外在反映,渔业生产技术扩散与创新实现了渔业的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渔业技术创新与扩散,分析渔业多样化、专业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关系,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渔业多样化、专业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关系图

1.1 渔业多样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分析

渔业分工主要是根据渔业发展需求以及经济活动属性将具有不同属性的经济活动部门化,由复杂的综合体延伸为各具特色的渔业部门体系,例如渔业部门由最初的水产捕捞业逐渐拓展到水产养殖业、水产苗种业,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渔业产业逐渐突破第一产业范畴,向水产加工、渔具制造等渔业工业及建筑业和水产流通、运输等渔业流通与服务业拓展。渔业多样化可以吸引不同行业企业加入与大量资金投入,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成本,而且集聚区内某一产业的技术创新会带动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彼此间的连锁效应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企业在集聚区内容易获得原材料,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减少前后关联企业的交易成本(例如运输成本、信息搜集成本等)。另外,不同产业间的集聚会带动人才的流动与知识的流通,互补性行业知识的融合会促进渔业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这将会直接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渔业多样性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即渔业多样化会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

1.2 渔业专业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分析

渔业专业化是渔业产业内部各企业技术的结果,是渔业经济纵向发展的体现。渔业专业化一方面能够促使渔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弹性专精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并吸引大量具有专业特长的劳动力,高素质的劳动力成为推动渔业技术创新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渔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加速渔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扩散,知识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在技术共享基础上,区域集体学习效应不断提高,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有利于新的渔业技术出现。

但渔业专业化过度聚焦于渔业自身发展,忽略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加之行业内渔业技术被大量模仿,技术相似性不断增强,造成渔业企业被同化。为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造成渔业企业在低水平徘徊。另外,渔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造成低水平劳动力大量失业,短时间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量被闲置的渔业劳动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双向作用,不能简单的用线性关系进行描述。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2: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作用方向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2 指标构建、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2.1 指标构建

(1)渔业多样化(fdi)是指在渔业产业体系中,传统渔业(主要指渔业捕捞与养殖业。)通过产业分工实现渔业部门的多元化,是对渔业部门结构变化程度的一种测度。本文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渔业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参考吴三忙(2011)[4]、CécileBatisse(2002)[5]、杨勇(2015)[6]等做法,采用标准化的赫芬达指数(Herfindhal)的倒数衡量渔业多样化,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M表示渔业产业总数,Yij’为地区i除了j渔业产业部门外所有其他渔业产业的增加值之和,Ynj’为全国范围内除j渔业产业部门外其他所有渔业产业的增加值之和。该指标反映了J渔业产业部门在地区i面临的渔业产业环境多样性。

(2)渔业专业化(fsp)是指以水产品生产为轴心,将产前、产中与产后通过技术关联性连为一体的专业生产经营体系,每个生产节点都体现专业化与一体化协同发展。区位熵(LQ)是反映某地区产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地区的比较优势所在,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eij为沿海第j省的渔业生产总值;enj为沿海第j省的地区生产总值;Ein为全部沿海省市渔业生产总值;Enn为全部沿海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

(3)渔业产业结构升级(fsu)是指渔业发展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随着渔业的发展,渔业产业结构向着更高层的方向演进。本文采用徐德云(2008)所设计的产业结构升级测定指标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度量,其具体指标如下:

其中,Yit表示渔业第i产业的第t年的增加值,Ynt表示该区域内第t年的渔业三次产业总值。采用该指标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征是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因此,在指标设计中给第三产业赋值最大,第一产业赋值最小。fsuit的取值范围为[1,3],越接近于3,产业结构高度就越高,否则越低。

2.2 模型设定

首先进行静态面板数据估计,静态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采用何种估计方法,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考虑到采取对数模式可以减弱变量的异方差,模型中相关变量则采用对数形式。静态面板数据估计模型(4)为:

其中,i表示地区(沿海11省市),t表示年份(2003—2014年),zi’为不随时间而变的个体特征,ui和εit分别表示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和随个体与时间而改变的扰动项,lnfsuit、lnfdiit与lnfspit分别是衡量渔业的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渔业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水平,βi与γi为解释变量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在理论分析中初步判断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因此加入解释变量的非线性变量(lnfdiit)2、(lnfspit)2,得到公式(5):

渔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前期渔业发展水平会影响渔业后期发展,因此本文在模型(5)右边引入其一阶滞后项lnfsuit-1,为减少异方差对模型结构的影响,考虑采取相关变量的对数形式,并用ρ表示渔业产业结构一阶滞后项的影响系数,建立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公式(6):

考虑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在公式(6)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M,主要包括渔业从业人员占比(labor,万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程度(sr)、渔业产业规模(scal)和地区消费水平(cl,万元)等四个变量。考虑渔业经济发展受个体区域差异与时间差异的影响,在公式(6)基础上加入了虚拟变量N,主要包括地区(area)与时间(time)等两个变量,得出公式(7):

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研究样本的数据集包含11个截面单位(沿海11省、市、自治区)14年的面板数据资料,涉及到渔业产业数据主要包括各地区渔业总产值、渔业三次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渔业劳动力、地区消费水平等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与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数据主要按照当年价格进行核算的,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指数平减法以2002年基期对原有数据进行平减,由于缺少渔业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指数,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指数进行处理,并结合相关数据对渔业多样化、专业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等指标进行了测算。根据原始数据的统计性分析可知,所有变量的均值均大于标准差,表明变量数据不存在异常值且离散性程度不高,可以进行数据模型分析。

3 实证检验

3.1 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模型估计前首先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避免模型估计的伪回归问题。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平衡面板数据,选择相同单位根LLC检验方法与不同根单位根的Fisher-ADF检验方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在 1%的显著水平下,lnfsuit、lnfdiit、lnfspit、lnlaborit、lnclit、lnscalit与lnsrit均通过了t检验。因此,强烈拒绝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认为面板是平稳的。

表1 面板数据的稳定性检验结果

3.2 不分区域的模型估计

采用面板GLS对数据进行估计,需要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面板估计是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结果显示,Hausman检验的P值为0.632>0.05,故接受原假设:“ui与自变量xit、zi不相关”,意味着ui与εit是独立同分布的,认为应该使用随机效应而非固定效应。对于动态面板数据则采用GMM进行估计,为提高估计结果的有效性,选取lnfsui,t-2、lnfspi,t-2作为工具变量。具体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在表2中,模型(1)至模型(3)均属于静态模型。模型(1)是在不考虑多样化与专业化二次项的前提进行随机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均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且影响系数为正且渔业多样化的影响系数要大于渔业专业化,表明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渔业多样化更有利于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在考虑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二次项影响时,模型(2)与(3)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渔业多样性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比较显著且呈现“倒U”型特征。在5%的显著水平下,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二次项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倒U”型特征。模型(4)的检验结果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4)中多样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估计结果与模型(2)的估计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均呈现出“倒U”型特征,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估计虽然通过了检验,但是影响程度不高。由于渔业多样化、专业化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而对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静态模型检验只作为动态模型估计的参考。

表2 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不分区域)①模型(1)是在不考虑解释变量二次项基础上对渔业多样化、专业化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随机效应回归分析,模型(2)与(3)是在考虑解释变量二次项基础上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产业多样性、专业性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面板回归,模型(4)是采用FGLS估计方法进行估计获得的结果,模型(5)是在不考虑解释变量二次项的基础上采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的结果,模型(6)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在加入控制变量与时间虚拟变量的基础上进行面板回归得出的结果。

模型(5)与(6)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检验,由于AR(2)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无二阶自相关,可以进行GMM估计,sargan检验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所使用的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估计结果是无偏的。在不考虑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二次项前提下,模型(5)的估计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渔业多样化与渔业专业化均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由估计系数可知,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渔业多样化的作用程度远大于渔业专业化。从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模型(6)的估计结果得出,渔业多样性、专业化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结果与模型(2)、(4)的结果基本一致,都呈现出“倒U”型特征。估计结果表明: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并呈现出“倒U”型波动特征。在渔业产业发展初期,随着渔业技术扩散与专业知识外溢效应逐步增强,产业外部性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当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发展水平超出一定限度后,对推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逆向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渔业发展存在一个理论最优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规模,在此规模下,边际规模效应大于边际拥挤效应。但是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渔业多样性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要明显大于渔业专业化。

3.3 分区域的模型估计

根据区域空间距离、相似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结合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功能区划标准,把沿海11省份归属到三大经济圈内,即环渤海经济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长三角经济区(主要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和珠三角经济区(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就三大经济区的渔业发展概况研究区域间渔业集聚发展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采用GMM进行估计,其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面板GMM估计检验结果(分区域)

从表3中可知,AR(2)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无二阶自相关,可以进行GMM估计,sargan检验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所使用的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估计结果是无偏的。在1%的显著水平下,渔业多样性的估计系数都通过了检验,并呈现“倒U”型特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渔业多样化程度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环渤海地区的影响程度大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影响程度。区域间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倒U”型特征,三大区域的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差异不明显,但是影响系数要低于渔业多样化。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渔业多样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于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此结果与上文的结论是一致的。

4 结果解析

4.1 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差异化分析

结果表明,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渔业多样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要大于渔业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渔业基于自身产业特性加强与外部产业的联系,通过技术创新与衔接实现产业融合,塑造新型产业形态,推动渔业生产要素从传统渔业产业部分流向新兴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推动了渔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例如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休闲渔业、渔业服务业、观光渔业、渔业文化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渔业第三产业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优化了渔业产业结构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

渔业专业化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与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渔业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渔业专业化加速了渔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实现渔业前向与后向产业的有效衔接,逐步提高渔业产业效率。渔业专业化吸引同质渔业企业向某一区域集聚,带动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规模效应,促进渔业经济增长。同时,渔业专业化会增强集聚区内渔业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渔业新技术的出现,从而加速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渔业专业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与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低水平的渔业从业人员现状相悖,劳动力的供需结构矛盾降低了渔业技术创新能力,渔业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减弱,导致渔业技术供给与渔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渔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渔业传统劳动力的失业,渔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一定程度会削弱渔业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

4.2 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

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呈现出“倒U”型特征,表明渔业发展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在最优规模范围内,多样化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否则将会阻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

(1)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正效应,即规模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渔业在实现多样化与专业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规模、协同、知识溢出、人才集聚、创新等效应。在渔业发展初期,渔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加快了渔业部门的细化,加速了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同时,渔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会加快渔业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提高渔业产出效率,降低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市场交易费用。渔业多样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加速渔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推动不同领域内技术、资源、信息公共供给及公共服务供给等要素的低成本交流与融合,增强渔业市场竞争力,相关渔业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也逐渐增强。

(2)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负效应,即拥挤效应。随着渔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渔业产品市场逐渐多元化,当渔业产业发展到成熟期以后,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将逐渐增强。拥挤效应主要体现在产品与生产要素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一是渔业产品市场的拥挤效应。二是渔业生产要素的市场拥挤效应。当渔业集聚发展到成熟期后,集聚的拥挤效应会通过产品、生产要素等体现出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

4.3 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影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从区域角度来看,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的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渔业多样化是造成区域间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间渔业的Jacobs外部性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区域间渔业产业发展具有差异性。从渔业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渔业生产总值的比值得出,长三角经济区的渔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均小于环渤海与珠三角经济区,尤其是渔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差距较大,长三角为29.7%,比环渤海与珠三角经济区小10%左右。造成渔业产业体系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渔业经济地位的不同,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活动最活跃地区,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长三角经济区渔业所处的产业地位要低于其他两个经济区,渔业地位的缺失导致产业要素投入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渔业经济规模化发展。二是区域内各地区的渔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长三角经济区中,上海与江苏、浙江的渔业由于地区的经济地位与产业政策的不同,渔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会弱化渔业Jacobs外部性与知识溢出效应,直接影响渔业集聚发展。而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的渔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相似性,增强渔业Jacobs外部性与知识溢出效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

5 结论及建议

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大影响,且渔业多样化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大于渔业专业化。另外,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在最优规模范围内有利于推动渔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超越最优规模将阻碍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要实现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要促进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渔业经济发展政策。

(1)在最优规模下,要加快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协调发展。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和“产、学、研、用”无缝连接的科技合作模式,加快渔业精细化结构、养殖工船(或网箱设施及海洋平台)及辅助机械、养殖品种、适用养殖模式、养殖饲料免疫防病技术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加快技术扩散与产业融合,渔业生产部门不仅要以高、精、深为研究方向加速渔业内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逐步完善渔业产业技术体系与转化体系,提高渔业技术效率,而且要提高技术扩散速度与扩大知识溢出范围,让更多产业共享研究成果。要深入挖掘渔业与关联产业(例如:旅游业、医药保健业、产品流通业等)的融合点,基于产业技术扩散,积极探索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提高渔业综合发展水平。此外,政府要进行制度规范与约束,完善渔业相关法律体系与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渔业市场竞争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优化市场环境。要对渔业关联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渔业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

(2)渔业产业政策制定时应考虑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长三角经济区通过学习与借鉴国内外渔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思路,积极调整渔业发展格局,尤其是在渔业多样化发展方面,要通过地区间渔业部门的技术扩散不断优化与完善自身渔业产业体系,提高渔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环渤海与珠三角经济区在推进渔业多样化集聚过程中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知识溢出不断拓展渔业产业融合新领域,提高渔业多样化发展的质量。环渤海、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要加快推进渔业专业化发展。一方面要在发挥各区域渔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强化渔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的联合科技攻关,形成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渔业高端品牌。另一方面要强化国内外的渔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认真借鉴国外渔业发达国家(挪威、日本、智利等)在渔业精深加工及养殖设施等方面的经验,重点在水产育苗、养殖与捕捞设施建造和维护、病害防治等方面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渔业产业结构专业化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