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设计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2018-09-21 01:57尚金凯郝丽媛张小开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城市更新城区

尚金凯,郝丽媛,张小开

(天津城建大学 a.城市艺术学院;b.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城市更新作为一种致力于完善城市发展系统的创新形式和机制,一方面维护了城市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综合优势,拉动了城市发展,促进了城市治理,增强了城市活力.目前,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多被关注的是经济效益与表皮置换,而对于城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城市文化等方面重视不够,城市更新方法难以切实地与景观生态理念相互融合渗透.城市更新的意义在于以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功能,替换掉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适应生态需求的城市空间[1],而这一更新创造,无疑需要一个生态化、综合统筹化的思想理论加以指导.

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概念[2-4]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种跨学科专业的新型思想理论,查尔斯·瓦尔德海姆于20世纪90年代最先提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随后詹姆斯·科纳、莫斯塔法维、斯坦·艾伦等人都是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思想家和倡导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提出核心观点[2]:“城市建设以景观为载体,同时景观成为展现城市发展的透镜,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要素.”意为以景观作为出发点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能够更好地诠释城市自然演变过程,协调各发展因素之间的矛盾.凯文·林奇在《好的城市形态》[3]中描述了第三世界的城市形态,认为城市景观是一种动态的回旋流动系统[4].正如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中的“景观”,已不仅是园林、景色、艺术,还是一种动态的自然空间,是联系城市与自然的载体,并承载着城市演变的时间轨迹.引入“人工生态”理念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即人工创造要与自然蜕变相结合,突破了自然与城市一直以来的二元对立关系,使城市与自然能够高度和谐共生[2].

2 天津市中心城区现状与主要问题

2.1 中心城区发展现状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中心城区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发源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天津市中心城区以城市外环绿化带为界,面积约371 km2;其中主要包括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6个区,以及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5](见图1).中心城区内现存大量中国近代历史文物建筑,截止2016年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6].

图1 天津市中心城区[7]

中心城区商业复地经济高度发展,用地紧张;但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城市遗留旧建筑群,变成现存的城市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针对此类问题,天津市人民政府在2017年将计划改造棚户区40万m2,并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对中心城区棚户区的改造要求[8].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单核集聚

天津市中心城区是城市的商贸服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也是城市历史风貌展现的主要区域.据统计[9],中心城区聚集了高达70%~80%的城市公共建筑,形成人口数量高达430万的特大城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天津将会承担北京市的部分服务职能,成为首都功能分散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心城区为单一的组织结构,功能过度集聚在小白楼商圈,中心发展压力巨大;原有的交通设施规模小而陈旧,造成交通拥堵,高楼林立破坏了原本城市风貌.功能的集聚,城市经济中心的侧重也导致中心城区发展不均,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出现.

2.2.2 生态空间建设不足

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随之扩大,然而,城市生态空间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却显得略为滞后(见图2).由于中心城区是为全市大部分居民提供居住、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的区域,致使土地高度利用,城市中心原有滞留地都成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许多地方在建设过程中仍以牺牲生态空间、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使本来就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自我的修复能力降低;同时,现有绿地边界单一,城市与绿地划分显著,再加上天津市地质土壤条件较差,不利于生态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城市中心城区没有留出一定量的、分布均匀的绿色公共空间,使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难以满足.

图2 中心城区较大绿地空间分布[10]

2.2.3 城市文化缺失

城市的基础是生态,城市的灵魂为文化.城市的文化定位与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1].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一方面,天津市中心城区拥有大量历史风貌建筑和老城区,但城市中心地区90%左右的地块容积率高达4.0以上,50%左右高达6.0以上,城市中心的高强度开发给老城区和历史风貌造成巨大压力,名城遗址流失较重,历史风貌受到一定破坏[12];另一方面,中心城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及规模都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中心城区内设有6个区级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及部分分馆、少年儿童图书馆,与中心城区430万人口的规模相比,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不稳定,2016年文化产业综合指数第一名北京84.72,天津时隔三年再次进入全国前十,指数为74.40[13].在津京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是支持城市发展的新型支柱.

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更新策略

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出以下城市更新理念及方法.

3.1 城市更新导向

3.1.1 以完善生态格局为导向

置身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倡的时空生态性,认为景观是一种流动的过程,而以景观为载体的城市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动态城市.生态景观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只有充分尊重天津地区基底生态系统,在更新改造中恢复生态,打造人工生态,使自然和城市相互交融,才能保障美丽的家园永保活力.

3.1.2 以融合城市空间为导向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中,景观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景观不仅被看作为审美服务的产物,而且更是城市各种功能的载体和连接者.城市更新应该按照连续的景观形态来设计,将一些大型的公共空间及城市生活空间等转换成景观形态[14],而不是简单地对城市建筑加以包装.通过景观与各要素之间的整合,使空间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优化城市结构.

3.1.3 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为导向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记忆、期望的载体,也是提供社会活动的场所.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认为,景观的复兴也是一场文化运动.在天津中心城区更新中,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在延续文脉的原则下,用景观整合场所内各要素,形成独特的天津文化特征,城市更新要充分体现景观地域文化特征,以文为魂,以景为骨.

3.2 城市更新设计方法

3.2.1 打造景观化的城市多维中心

天津市中心城区内部空间结构较为单一,功能过度聚集,并不断集聚在小白楼和滨江道片区,导致区域内交通拥堵,并在不断开发的热潮中,对历史风貌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转移城市传统商业区的部分功能,减轻城市中心商业区的负担.

根据《天津市总体规划 2005—2020》[16],在城市多维中心的建设中(见图3),首先,要以景观作为基本载体,要把城市看作一个连续的景观形态来设计[17];同时,城市传统商业功能的转移与建设,要力求以城市景观形态存在,而不再只强调单体建筑;要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等自然形态,使建筑不再是突兀单体,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链接周边环境,让人们能够便捷地通往各处,使建筑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充分展现城市的场所精神.其次,打造多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就是对地上空间、地表空间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景观作为一种“加厚的地面”[18],能更好地解决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聚的问题.深圳龙岗中心城市设计[19]将城市CBD内的交通系统、城市多层面的公共空间、城市河道相结合,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加厚的地面”,值得借鉴(见图4).

图3 城市多维中心[15]

3.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天津“城市绿网”[20]

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传统基础设施指的是城市水利系统、交通系统以及环境系统等,而景观都市主义认为的基础设施是对基础设施空间的再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对绿色基础设施的一种延伸,是在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外的,实现与城市生态、社会、人文等有机融合的一种景观服务城市的概念[21].其包含了城市公园、湿地、动物栖息地、城市改造公共空间等.

图4 城市“加厚的地面”示意[19]

美国布法罗河就是基于景观都市主义下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一次成功改造[22](见图5).将原本过度侵蚀的河沿重新规划,减小倾斜角度,从而使视线可以穿过河道,河沿边缘设计使用石笼以清晰地标识出河道边界,使用14 000 t回收的粉碎混凝土以增加安全性;同时进行分层设计,用以适应水位变化,并可以过滤出风暴带来的垃圾和碎片.两岸的植物软化了建筑环境,降低了噪音,减小了对道路的影响.

图5 美国布法罗河[22]

完善以天津海河为主的城市绿廊.原有河流渠道化,护坡结构单一,均为浆砌块石及混凝土等材质垂直化建设,这种结构有一定稳定性,但与周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有一定脱节.河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城市安全稳定,这就决定了河堤形式不能完全缓坡入水,不能完全靠自然植被维持稳定,要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变过程,根据海河周边城市发展业态,分区段开放海河河道系统(见图6).三角区域,是城市人口重点集聚区,包括天津站、西站、创意产业区、学校等城市重要设施.在海河更新中要维持城市硬质驳岸体系,增加亲水平台设计,加强人与水系的互动.丰富河边绿化,多种植天津本土植物,形成有层次的滨河水岸绿线.圆形区域,周边以居民区、城市风貌建筑群和旅游区等为主,海河以草坡入水和硬质驳岸相结合,河沿种植耐涝植物,恢复城市生态,给周边乃至全市居民打造一个城市休闲绿色空间.同时旅游区与自然驳岸结合,增添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形象.海河采用半硬质半生态的设计理念,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海河河道形式,放缓坡度,提高泄洪量,选择耐涝性本土植物种植坡上,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为生物提供一处栖息地,丰富城市生态系统,完善天津绿网系统(见图7-8).

图6 海河分段改造示意

图7 自然式缓坡入水[23]

图8 人工式亲水平台

公园也是城市绿廊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献[5],每3 000 m服务半径内要有一个区级公园.利用中心城区闲置空地、污染的场地以及城市废弃或拆除建筑用地,改造成城市公园.提高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占有率,用绿地改变环境,恢复生态,联系城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上升,造成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因此要培养市民以公共交通和绿色骑行为主的出行习惯,城市交通体系的更新要以慢行系统为主,为人们提供便利的舒适的城市慢行空间.交通基础设施本身具有连接点的特征,将景观植入到城市交通慢行系统中(见图9),利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底进行改造提升,搭建起城市绿色网络骨架,连接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公园绿地,与海河绿廊共同形成城市生态绿网,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图9 城市慢行系统

3.2.3 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用景观彰显城市文化.天津作为一座有丰富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文化名城,中心城区分布着多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见图10).历史文化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天津市最独特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特色的精华.

图10 天津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分布[5]

严格区分历史风貌区与城市新城区,从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角度来看,一个城市文化的保存与流传,景观是最好的媒介.历史风貌区是一个以优秀历史建筑为“点”,以城市历史街道设施为“线”,以典型的历史风貌区域为“面”,通过城市“点、线、面”各元素的融合,形成独特的天津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空间[24].由于历史风貌区域面积较大,又是天津市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的表现,其所构成的氛围对整个城市环境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在更新过程中,要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尊重历史自然过程的完整性,保留历史风貌区原有的城市景观,用景观将相邻的片区连接,形成整体风貌,增加城市可识别性;其次,加强风貌区内历史街道文化设施建设,增添绿化,营造城市历史氛围;在秉承各风貌区特色前提下,更新灰色基础设施,使文化外显,这样以街道文化串联起城市历史风貌区,形成城市特色“文化网络”;最后,以点状分布的历史保护建筑,对现状较差的进行适当人工修复,并对其余建筑加以维护.不仅要在物质文化环境上力求特色明显,而且要促进城市合理的“新城代谢”,保证城市“健康绿色”发展.

4 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与不断发展,以及其对景观一词的极大延伸,正满足了多元化综合发展的城市需求.天津作为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对城市更新的需求较大.根据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功能、空间、生态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推动城市的功能转移、空间优化、生态恢复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更新设计发展,致力打造出一种城市与历史、城市与自然之间赋有场所精神的、相互渗透的城市空间.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城市更新城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交通品质提升研究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