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8-09-20 11:29刘迪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科技竞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刘迪

摘要: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竞赛机制,保证科技竞赛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参与科技竞赛的兴趣,文章以所在学院为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科技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开展的各项措施,并分析了实施效果。

关键词:科技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大学生科技竞赛是高校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1]。近些年来,东北电力大学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建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完善科技竞赛管理制度、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使科技走进校园、科技引领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1 大学生科技竞赛开展现状

从目前状况来看,国内理工科大学生无论是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还是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来看,都和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实践创新教育。科技竞赛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在于通过竞赛的准备过程和竞赛本身,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理解并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目前国内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引领学生进行科研探索。目前影响力较广的科技竞赛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师生参与到这些竞赛中来。

2 科技竞赛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建设国家栋梁的重大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科技的强大。

人才培养是高校和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种形式,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学习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以外,更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科技竞赛是学生锻炼自我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准备和参与科技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之付出努力并且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求知的精神[2]。

通过参与科技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通常情况下科技竞赛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与管理,这对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对学生的意志也是一种很好的磨练,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科技竞赛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重要性,以竞赛项目为驱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

根据大学生科技竞赛对学生能力要求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重心也有所调整。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多半是采用讲授的方式,而学生相对显得比较被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只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科技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往往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从而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大学生科技竞赛已经成为体现高校综合影响力和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识之一。正确认识新时期科技竞赛在大学生学习、培养、教育及指导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引导性、竞争性和创新性,将对新时期大学生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3 竞赛实施的保证机制

科技竞賽开展情况受到各个方面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学校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学生参与范围、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实验室建设情况、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都会影响竞赛的展开和效果。东北电力大学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以保障科技竞赛的顺利开展,提升学生的竞赛成绩。

3.1 设置课外学分、奖励机制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竞赛的活动中来,形成浓郁的校园科技氛围,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1学分的课外学分。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该学分,课外学分可以通过参加科技竞赛获得,从而促进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根据参加科技竞赛的情况,给予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加分。对在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置换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按照获奖等级给予相应课程成绩。

3.2 完善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在科技竞赛活动中,指导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师指导竞赛的能力和水平,学院出台了竞赛指导工作相关文件,明确了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奖励机制等相关内容。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遴选责任心强,科研水平高、具备指导条件的教师担任。每年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专业导师的聘任挂钩,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

3.3 实验室建设

在科技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实验室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4]。为了提供优质的资源环境,学院将实验室的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设备改造,并且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为科技竞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人员设置上,为特定的实验室并配备了相应的实验人员,便于展开对竞赛有关实验的指导,保证了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竞赛的发展。

4 实施效果

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在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后,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全面应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现自己的設想、创造的过程。

4.1 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

科技竞赛为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方向,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科技竞赛更需要教学朝着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进行,从而科技竞赛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契机,针对相关课程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例如针对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改革设计C语言实验课程相关内容。在深化理论教学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改进了学生学习方法

将竞赛内容的开展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建立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查找资料、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得出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活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地扩充知识,拓展视野,进而巩固了课堂教学。

4.3 展现了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竞赛类别,实现了竞赛的私人订制,使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去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竞赛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及特长。

4.4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当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与他人合作意识较差,通过科技竞赛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与他人协同配合,增强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5 竞赛获奖

近年来,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参加的各项科技竞赛成绩均取得了显著提高,参加的比赛包括“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和热情度逐年增高,有效地促进了科技竞赛的推广。

5 结语

科技竞赛是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它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载体[5]。基于科技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传统的课题教学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6]。通过近几年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在综合成绩以及考研和就业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科技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30-132.

[2]杨威.基于科技与学习竞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与管理,2010(3):120-123.

[3]付雄,陈春玲.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3):29-31.

[4]黄景飞,刘忠.应用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51-52.

[5]吴婷,唐伏龙,杨春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98-99.

[6]李伟伟,高庆华.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71-174.

猜你喜欢
科技竞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独立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