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2018-09-20 09:13姚莉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姚莉萍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受时代影响,学生的阅读媒介从传统纸质媒介扩展到数字化媒介。“跨媒介阅读与教学”的本质是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实现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在分析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差异以及新阅读资源生成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式组合、形象式组合、手法式组合的跨媒介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构建现代化的阅读视野。

关键词:阅读教学;跨媒介阅读;阅读媒介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B-0054-03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受时代影响,学生的阅读媒介从传统的纸质媒介(报纸、杂志、课本等)扩展到数字化媒介(电视、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在此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打破陈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应势而生。

我们不妨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对象看作形态各异的“文本”,它们由不同媒介承载。“跨媒介”只是技术层面的丰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质依旧是跨媒介的语文学习。因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展开,就需要教师深入生活,找到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找到这些“文本”,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构建现代化的阅读视野。

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差异

新阅读媒介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主要的差异在于:

1.从时间上来看:纸质媒介的传播途径是纸张,需要排版、印刷、包装、运输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承载的信息势必存在滞后性。而新媒介,特别是依赖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介,其传播周期缩短,范围扩大,但与此同时,由于传播迅速,信息的时效性也就相应缩短。

2.从内容上来看:纸质媒介受限于篇幅,新媒介在信息容量上则具有很大优势,更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等多形式交融,生成超文本。另外,新媒介还可以跨平台,手机App与电脑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方便便捷。

3.从质量上来看:纸媒传播成本大,相应地,对创作者的要求比较高,而新媒介对发布消息的主体没有相应的门槛要求,无论是谁,都可以利用新媒介传递消息,消息的质量上也就很难保证。

二、新阅读资源的产生

“跨媒介阅读与教学”的本质,是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实现阅读教学。因此,媒介提供的是教学平台,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教师、学生、文本,还是教学中的三个基点。但是,新媒介的产生使得教学的对象,相较以往单一的文字,变成了多形态的“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就需要相应发生变化。

1.图片类视觉“文本”

图片依靠画面中各具特征的物体以及物体之间的组合来表达作者当时的特定情绪状态。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材料——纸质载体上的文本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图片是运用画面、光影表达,而非语言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对象的选择、整体局部的关系、光影的交织与变化等摄影技巧,并帮助学生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解读画面,进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思。这个转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训练。人物、静物、时政等,皆可作为教学的内容。

2.音乐类听觉“文本”

音像制品也可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象。音乐与文字的结合,这种表达形式古已有之,从《诗经》到宋词,最本源的状态都是和乐而唱的。一来是利于传播,二来是因为汉语本身独有的音韵之美,宜于演唱。优秀的歌曲作者善于利用汉语本身的音韵之美,与乐曲的节奏契合,达到比单一文本形式更加感染人心的艺术效果,更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字的意蕴。

开发这类形式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应落实到文字上来。例如方文山等填词人所创作的古风歌曲颇受学生欢迎。歌詞里画面的描写、情景交融的手法等,未尝不可作为教学的内容。从某种角度讲,其效果远甚于分析一篇古旧的、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文章,因为它们是鲜活的。或者,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歌词、就音乐营造的意境写“听后感”,或谈谈自己在听觉盛宴中的所思所感,无不可入文。

3.动态影像类视听“文本”

电影、电视、广告、纪录片、舞台剧等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1]

这类艺术形式的优势就在于它们对塑造对象的变化作了细部的、动态的纪录与表达,类似文本表达方式中的记叙与描写。但相较于记叙与描写,由于它们利用视觉与听觉的手段,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从而给观者以更加逼真、更加直观的感受,这种“现场感”是传统的纸质文本不能企及的。这也是此类文本最具有教学价值的地方。除此之外,在时间顺序上,视听“文本”对材料的处理,也可以与纸质文本的结构脉络对应教学。

三、如何进行跨媒介阅读教学

教师必须牢记媒介是手段,不是教学的对象。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以媒介作为依据,而是要以媒介承载的“文本”为考量。

1.主题式组合

选择主题思想近似或相反的资源进行主题比较式阅读,在发现共同点或差异点,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文本意义的生长点,准确把握主题,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比如台湾地区的某品牌保险广告《我的失智父亲》,与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不肯死去的心》可形成主题式组合。学生通过观看影片、阅读文本,很容易发现二者都刻画了一位身患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即便身患绝症,也永远不会停止对子女的爱。在体会父母之爱的同时,引发学生对身边的老人的关爱之情,对父母的反哺之意。

2.形象式组合

形象是文本的着重刻画,具有艺术概括性的,审美价值的物象、景象、人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介,实现对形象的多重理解。

笔者曾向学生呈现一幅摄影作品:画面里只有一大一小两只手,男性粗糙、纹理纵横的大手握着初生婴儿细腻而光滑的小手。它们同时在一张照片里被放大呈现。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媒介,找到其他图片或影像资料进行形象的丰富。比如围绕“身份”:寻找女性的手、老人的手等,进行主题的延展,或者围绕“劳动”主题:农民的手、老师的手等。基于媒介的延展,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独特性——照片利用细节放大的手法,对比衬托,凸显生命的不同质感,丰富而生动。

3.手法式組合

不同的“文本”,表达的手段也会有所不同。“文本”受到媒介的影像,必将呈现独特的表现手法。视觉“文本”利用的是光影艺术,听觉“文本”利用的是音乐的韵律与节奏,视听“文本”则结合二者。阅读教学可依据多形态“文本”之间在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加深学生审美体验。如上文提到的《我的失智父亲》与《不肯死去的心》,两者都是通过片段叙事的手法,组合材料,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也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抓住这一点,学生能够更直观,也更深刻地感受到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的重要作用。

面对多形态的“文本”,阅读教学还是应该落实到表述内容的归纳、表达技巧的分析、主题思想的建构等几个方面。立足于传统阅读教学,实现不同“媒介”下“文本”内涵的学习与探究。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传统教学资源在时空上的单一化与局限性,束缚了阅读教学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则为教育实践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教师要注意的是,“媒介”的多样化,意味着信息的传播手段多样化,信息量也可能随之增加,这势必导致不同学能的学生产生更加多元化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更具包容性,允许学生的勇敢探索,引导学生构建现代化的阅读视野。

参考文献:

[1]孙伟.无可取代——论文学媒介与电影媒介的特性[J].学理论,2013(6).

责任编辑:李韦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Media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YAO Li-ping

(Wujiang Shengze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228, China)

Abstract: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text. Affected by the era, students reading media have expanded into digital media from traditional paper media. The essence of cross-media reading and teaching refers to the realizing of the goal of reading instruction by using different media platforms.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ma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enerative mode of new reading resources, conduct the cross-media reading instruction of composing themes, images and techniques, guiding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ir modern reading horizons.

Key words: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cross-media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multi-patterned tex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