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蓉
【摘 要】戏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的歌舞,后结合武术、音乐、服装等各项因素,形成现在的戏曲艺术。由于结合的因素种类繁杂,且融入了多样化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形成了现在各色纷杂的曲苑艺术,主要有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为代表的五大剧种。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就要求戏曲表演越来越精湛,越来越生动形象,越来越合理规范化。
【关键词】戏曲表演;演员的重要性;琼剧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035-01
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其演员表演的好与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理解台词都成为评价一个演员好坏的标准。同时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不应当是干涩的,而是应该深刻把握人物形象,拿捏人物神态,体会人物性格,力求把人物表演得贴近生活实际,使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一、人物性格塑造的合理性
戏曲表演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演员通过对戏曲人物性格的理解,从而对剧本故事情节有一个全面式,整体性的把握。演员在研读剧本之后,应当把故事中的主次人物分清,在一完整的故事中,不同的选段主次人物也有所不同。除此以外,演員还应当对人物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奸贼,队首先不能站错。这里所说的人物性格的合理性,一方面是强调演员要把人物的性格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更是强调演员要对人物的性格有一个准确和深层次的理解,避免出现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有格格不入之感。如在琼剧著名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十八相送的选段中,演员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可谓是细致入微。在开篇,两人简单的寒暄后,梁山伯就提出此次之行的目的即是向祝家九妹提亲,但当祝英台说自己就是九妹以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神情都生动地表现出了二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祝英台面露羞色唱出“哥难料,哥难猜”我祝英台便是你那九妹,而此时梁山伯也有一个微小的动作即以扇掩面而笑,略带自豪地说“哥早料,哥早猜”我要见的九妹便是你英台本人。二人这其间的喜悦之情在露齿而笑,掩扇遮面之间自然流露。而观众也可以受到演员情绪的感染,高兴这一段郎才女貌的爱恋。观众恰当的反应就充分表现出了演员在人物性格塑造时紧密贴合故事的发展,使人物的塑造具有了其合理性。
二、故事情节演绎的合理性
故事情节,是整个戏曲表演一贯而承之的主线,是整个舞台表演的主干。所有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因素都应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更要注意特定戏曲中的特定故事背景。如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巧借大雾天气,再凭借对曹操性格多疑的准确把握,机智地在三天之内就“造”出了十万支箭。因此在表演该故事时,天气状况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而在当下的艺术表演中,为了增加观看艺术表演时的视觉冲击感,故意为故事的情节增加一些虚无缥缈的成分,失了艺术表演时的本真。著名剧作家谭愫老师就曾在“戏剧创作杂谈”中指出戏剧的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其实就是在强调戏曲故事创作的合理性。戏曲表演毕竟是一种重在故事情节的欣赏性上的艺术形式,对于历史和虚构也要把握好其间的关系。曲艺源于生活,但同时也应当高于生活,在合情合理范围之内的艺术创作都应成为我们推崇的艺术。
三、剧本台词表演的合理性
鉴于以上观点,戏曲的人物性格挖掘和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实际上都是基于对剧本的二次创作,如果只是讲求人物和故事的合理性,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剧本要素,一切也都是纸上谈兵。剧本台词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剧本创作的时候,人物的塑造就不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必须要基于现实实际。比如说在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中,许多神仙眷侣的故事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神仙形象也都是有鼻有眼,与人形并无二异。因此若将人物创造成人面兽形,反倒会使观众产生距离之感。其次,剧本文字是一种呆板,平面,扁平的表现形式,演员在对剧本还原的时候还应该进行再创作,融入自己的理解。要将“表演热情形象”转化为“热情表演形象”。再次,演员表演的合理性除了要对剧本人物有所交代外,还应该对观众负责,照顾观众的试听感受,所以就要求戏剧演员在表演时还应当咬字清晰。琼剧“双红名旦”王英荣,看过王英荣表演的人首先都会被她潇洒自如,不慌不急的曲艺台风和自如的行腔艺术所惊羡。如在王英荣的代表作品《红叶题诗》中,她在多种眼神中切换自如,从“侧视”到“斜视”,从“睥睨”到“偷看”,丰富的眼神情感使她在舞台上创作出的形象生动而立体。
四、结束语
戏曲的表演从来都不是干涸索然无味的,要将戏曲艺术真正地表现出来就要求戏曲演员舞台表演时要讲求一定的合理性。不符常理的表演于曲艺来说是一种糟践,于观众来说是一种折磨,对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要兼顾对剧本的二次创作和剧本的原生态,将曲艺艺术真正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熙.传统戏曲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2]许宝东,邱立艳.论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间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4(09):75.
[3]周怡.琼剧唱腔艺术特征研究[J].黄河之声,2015(0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