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怡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琼剧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
周 怡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琼剧是海南的地方大戏,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历经兴盛的发展时期,至今日虽受到重视和保护,但不得不面临观众流失、优秀演员缺失的严峻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对琼剧进行传承与保护,应该将琼剧编入海南中小学校本课程、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学生接触琼剧、创编融入现代元素的琼剧作品。
琼剧;传承;保护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并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历史悠久,是海南的地方大戏,兴起于海南,流行于海南各地、广东雷州、广州和广西合浦一带,传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琼籍华侨聚居地。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演唱,清代俗称土剧,琼剧称谓的文字最早见于1936年新华书局所发行的田曙岚《海南岛旅行记》一书。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遍使用“琼剧”称谓。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琼剧音乐唱腔汇集板腔体与部分曲牌综合运用,并吸收民间歌谣、杂调等,其唱腔用海南话演唱,具有质朴而兼具婉转清新的戏曲音乐风格,富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独特的地方色彩。琼剧唱腔有中板类、苦叹类、专腔杂调类和曲牌类四大类。
从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现有的资料来看,琼剧最终形成于清康熙、乾隆时期,距今约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记载:“清康、乾间,土剧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剧。”[1]逢年过节,更是“土戏”扮演主角的时候。
琼剧发展到清末民初,在全面的社会动荡下,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在新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不断地自我改革、调整,使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明戏”时期。[2]
建国前的半个世纪,虽然社会动乱,琼剧艺术缺乏良好的生长环境,但进步的琼剧艺人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顽强地进行着琼剧艺术的探索,使琼剧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生长。[3]解放后,琼剧界改造旧戏、改造旧人、改变旧制,在传统剧目、移值剧目、现代剧目三种类型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文革期间,琼剧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众多琼剧艺术家受到了残酷斗争和无情批判。“革命样板戏”登上琼剧舞台。
改革开放后,琼剧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出现了新的琼剧剧目,琼剧的观念也得到革新,一代新秀茁壮成长,琼剧事业后继有人。
但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琼剧观众严重流失,导演、编剧、作曲等主创人才非常缺乏,优秀演员老化,优秀技艺未得到传承,民营剧团演出较火,但艺术性不高,大多演出粗糙。[5]这些无疑都为琼剧的传承与发展制造了阻碍。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是万古绵亘的真理。海南作为一个移民众多的省份,很多人对海南话“听”和“说”都不流畅,另外,居住在海南中、南部的少数民族人口,以及西部讲儋州话、临高话和生活在农场中的海南人,对海南话也不熟悉。因此,势必造成琼剧的观众群日益萎缩。
如今,琼剧基本无法在城市剧场“立足”,因为没有观众,没有“市场”。琼剧的演出市场在民间的“庙会”,在乡村的“民俗喜庆”活动中。在琼剧的观众中,约90%为中老年观众,约90%为农村观众。[6]如何培养年轻的琼剧观众,如何使琼剧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摆在海南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笔者认为,琼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 将琼剧编入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
海南省委、省政府对琼剧的保护和发展十分重视,大力倾斜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初见成效。但是,琼剧要发展,琼剧本身非常关键,观众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民进海南省委文化委员会课题组曾在海口市第十中学发放过300份调查问卷,45%的中学生表示从没有看过琼剧,60%的学生表示对此没有兴趣,在对一般群众的调查中发现,观看琼剧的人群年龄多在40岁以上。[7]这无疑给琼剧在青年一代中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也为海南学校教育中琼剧的普及与宣传提供了强烈的警示!
对于海南的中小学来说,在使用统一音乐教材的同时,把琼剧列入校本课程是每所中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将有利于培养琼剧的潜在观众,在一定意义上促进琼剧的繁荣和发展。
实施途径上,可通过以下几方面:
1.组织各方面人员编写相关的琼剧教材
编写教材,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琼剧进课堂,目的在于普及琼剧,而非让学生全面掌握琼剧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要以提高学生对琼剧的兴趣为宗旨,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琼剧剧目。
教材编写应该集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琼剧表演艺术家、琼剧理论研究工作者、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音乐教师、学生代表均应参与其中,协同合作,既全面、充分地考虑到琼剧文化的传承,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师生在做中求进步。
2.对相关的音乐教师进行琼剧基础知识以及教材教法的培训
绝大部分音乐教师,在本科阶段只接受过比较浅显的戏曲和戏剧知识的教育,对京剧、粤剧等有部分了解。要在中小学校开展琼剧的教学,必须首先对相关音乐教师进行琼剧基础知识的培训,这部分最好是由相关的琼剧理论研究工作者进行。另外,由于戏剧的教学在中小学是一个难点,琼剧的教材教法也要由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琼剧表演艺术家共同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学过程中,聘请琼剧表演艺术家深入课堂进行指导
笔者曾在香港观摩过一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印象深刻。这节课是香港教育学院与香港海怡宝血小学共同的一个粤剧科研项目的成果。课程重点是:以“粤剧特色”为主题,进行综合艺术学习活动的课程。之前,每个班的同学自己对《三只小猪》的故事进行即兴的改编创造,建立“班本”剧本。课程前部分,让学生跟专业的粤剧老师模仿学习唱小曲、做手、数白榄(一种民间曲艺,以明快的节奏、诙谐的语调,压入声韵,显得短促有力)及念口白,同时学习白榄与口白的特色,为创作做准备。接着,用粤剧数白榄的方式将剧本读出来,用粤剧的曲调将他们自己编的剧本唱出来。最后,专业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教孩子们辨认及使用粤剧里面的道具,配合一些简单的动作,学生们即能现场表演粤剧《三只小猪》,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感不可思议。如果琼剧的教学能够借鉴这种模式,一定是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的。
(二)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琼剧
琼剧年轻观众、城市观众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琼剧琼剧的演出市场只在民间的“庙会”,在圩镇乡村的“民俗喜庆”活动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将琼剧列入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对琼剧产生初步的了解,那么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琼剧,才能真正拉近学生与琼剧的距离。
1.政府大力扶持
在大力提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今天,政府可以加大对琼剧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近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经典的琼剧剧目,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低价票或是免票观看琼剧,并在演出时通过发放剧本、增设电子字幕等方式,帮助非海南学生克服语言障碍,使其能看懂琼剧,进而爱上琼剧。
2.加大宣传力度
在这个信息占据重要位置的市场经济时代,宣传尤为重要。琼剧的推广人员可以联系各中小学校,以海报、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推广、介绍琼剧,也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邀请琼剧表演艺术家为学生表演一些琼剧的片段。
3.为中小学生创编贴近他们生活的琼剧剧目
琼剧要想在中小学生中取得共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为他们量身定制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贴近他们生活的琼剧剧目。内容可以是他们感兴趣的时事,也可以是他们熟悉的童话故事,或是就是学生们中间发生的故事,总之,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创编融入现代元素的琼剧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琼剧作为一个具有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拥有传统剧目近两千个,其中文戏一千二百多个、武戏六百多个、文明戏一百三十多个。[8]但这些戏普遍离现代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无法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
《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朗朗上口,亦歌亦戏。[9]立刻拉近了观众与京剧的距离。琼剧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呢?2009年7月初和12月底,海南本土歌手“金安仔”和“流星阿文”创作的海南话歌曲《哆咪哆咪》、《定安娘子》,以海南话说唱和琼剧结合的方式创作,在网友中引起轰动,掀起了新一轮海南话流行歌曲热潮。很多以往不爱听琼剧的人,发出了“原来琼剧旋律这么优美动听”“原来唱琼剧和唱歌一样可以流行”的感叹。[10]这样的尝试,无疑为琼剧更加走进现代人,尤其是年轻的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好地机会。
不论琼剧的传承与保护道路有多艰难,我们都坚信,琼剧文化不会衰亡,明天会更好!
[1]陈铭枢.海南岛志[M].海南出版社,2004:494.
[2][3][4]赵康太.琼剧文化论[M].南方出版社,2008(01):59,75-76.
[5][6][7][8]张军主.琼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219,169,200,157.
[9]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64661.htm.
[10]模仿明星可乱真,海南一群痴迷琼剧的年轻人.[N].海南日报,2010,3(01):B14.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GJ)13—16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