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文,徐文斌,杨 密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环化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2008年,慕课,这个名词开始出现在教育界,名称来自于英语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中文翻译,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1]。直到2011年,才出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慕课,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教授联合开设的一门名为《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该课程吸引了世界各地十几万人注册学习,引起全美高等教育界人士注意。自此以后,一些著名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开设慕课。2012年,慕课的兴起也引起了商业公司的极大兴趣,多家公司纷纷与著名高校合作,分别搭建了Edx、Coursera、Udacity等面向全球学生学习需要的慕课学习平台。因此,有国外媒体定义2012年为 “慕课元年”[2]。
2013年,慕课开始进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国外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Edx开始与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开设在线课程。同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则与Coursera平台合作开设在线课程。国内这些著名高校与两大平台的合作引起了国内高等教育者的注意,由于国外的三大慕课平台皆要求英语授课,不利于国内在线课程受众学习,一些高校开始建立中国本土的慕课平台。2013年10月中国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水平大学联合推出国内第一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紧接着,其他高校纷纷效仿也推出了其他慕课平台,例如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推出的面向上海本地高校的互选互任学分的“好大学在线”平台,深圳大学牵头推出的面向全国的地方高校慕课-“优课联盟”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官方平台-爱课程网也与网易公司合作建设名为“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除了这些以外,最近两三年出现很多如MOOC中国,慕课网,万门大学,顶你学堂等由一些商业公司单独投资运营的慕课平台。
与此同时,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者也开始涉足慕课方面的研究。经万方数据库检索,以慕课为关键词,检索题目中包含慕课两字的文献,结果如表1所示。国内开始出现有关慕课的研究文献是2012年,一共有2篇文献。其中一篇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题为“慕课(MOOC)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启示”。另外一篇是表在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的会议论文,题为“慕课(MOOC)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启示”。从2102年以后,有关慕课研究的文献开始迅速增加,2013年是63篇,到2014年激增到637篇,2015年继续增加到1422篇,2015-2017年(1422,1557,1524),维持在1500篇左右,2018年有所降温,截止到4月24日,仅仅检索到112篇论文。
表1 2012-2018年慕课有关文献数
通过对慕课有关文献的归纳和总结,目前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
慕课宏观的综述;主要介绍慕课的概念、发展、特点以及研究进展等。这类文献在研究文献中所占比重最大。如阎秋娟等对国内慕课的研究进展做了综合评述,从慕课的研究论文数量、基金支持力度等方面介绍进展,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慕课研究的不足之处[3]。
慕课影响和对策;主要介绍慕课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等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李晓东提出慕课的到来使得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三种应对策略[4]。李凌霞则是针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实际,提出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复合型教学模式可以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5]。
慕课支撑条件;主要对慕课需要的支撑条件,如图书馆、慕课平台等进行论述。如刘恩涛从获取开放资源、掌上图书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慕课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教学方面的影响[6]。而吴锦辉对国内慕课的三大平台(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基本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7]。
慕课具体个案;这类研究论文主要以某个课程为例,阐述慕课对该课程教学的影响。如霍红等分析了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认为利用慕课的形式授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佳的学习环境[8]。张文凯等则分析慕课的特点,提出化学化工文献课程应结合慕课进行教学,同时对比和分析了该课程在几个不同国内慕课平台上的在线课程开设情况以及不足之处[9]。
虽然国内有关慕课方面的研究增加比较快,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学科分布需要拓展;目前研究主要集中文科课程。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2012-2018年有关慕课的文献在前十个学科分布如表2所示。 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教育学科方面最多文献最多,达到3075篇。究其原因可能是对慕课宏观研究较容易入手,所以在教育学领域的文献较多。但是,慕课需要与更多学科结合才能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表2 2012-2018年慕课文献学科分布表
具体实施案例较少,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落地的例子较少;发表的有关慕课文献很多,但是具体实施案例很少,大约只占十分之一,且多集中在语言学科中的英语。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对而言,英语学科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一些大的出版社已经出版成规格的视频材料,依托资源,将其转换成慕课形式较容易。理工科这块资源较少,且实验实践课多。此类课程一方面较难转化为慕课,另外一方面也不适合全部依托慕课,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依托线下实践课程。
彰显文化自信的有中国特色的知名慕课较少;在国内高等教育界,目前耳熟能详的慕课甚少,尤其是涉及传统文化方面的知名慕课特别少。文化自信的彰显需要慕课的支撑,需要强力推进能引领文化、有中国特色知名慕课的建设。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渴望是存在的,前几年百家讲坛节目的火爆、近几年国学热的兴起,都是佐证。因此,有必要大力建设传统文化方面的慕课。
慕课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面对面教育;学生教育应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人文素质、团队精神、交流能力、公民意识等需要在现实情境培养的。因此,认为慕课完全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下中国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想[10-11]。更适合我们国情、校情、学情的是混合制教学模式,即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走极端,完全摒弃课堂教育的做法,在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很难成功。
避免重立项,轻使用。目前,在各级教学质量工程的项目中,慕课是重点资助计划。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是重视立项,对慕课项目的验收和结题重视不够。大多数慕课项目的验收主要是看慕课网站的制作,并没有数据方面的考核,如该慕课的点击量、使用量等这些考核本征指标。
慕课的激励措施要增强。众所周知,慕课的制作不仅仅需要录视频、还需要美工、后台维护、辅导等其他工作。建设的工作量大,费时费精力。而在目前的职称与工资导向中,对慕课的建设考虑太少,造成了高校教师建设慕课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建设的慕课比较粗糙,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吸引度不高。要保证慕课的高质量的建设,激励措施要跟上,可以从绩效工资、职称上加大对参与慕课建设的激励,如此才能调动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慕课建设。
慕课如何有效吸引高职层次学生学习。在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录取层级中,高等职业教育是排在最后一个层次,被人为的贴上了低人一等的属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录取的学生的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在这样的学情下,保证高职学生在线下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慕课,这是一种挑战,也是需要高职教育从业者需要深入研究。
使用上与混合制教学结合;慕课的使用一定要与混合制教学结合,一味偏向线上或线下的极端教学模式都不符合当下中国的国情和学情。不能一味的依靠慕课线上教学,尤其是一些工科实践类课程,如化工类专业课程中化工原理实验实训课,单靠慕课很难提高实践能力。
验收上需依托大数据;目前全国教育主管部门都比较重视慕课的建设,出台了很多鼓励措施。如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原则之一是对慕课的建设单列计划,不限制立项数,鼓励申报。然而,慕课的验收目前普遍缺乏相应的指导文件。许多高校采取的是简单的看看平台上视频数目。慕课的验收可以考虑从慕课课程的使用率等数据考察。因为慕课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使用,如果教师和学生都不怎么使用该课程的慕课,那么这个慕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就值得深思。
建设上采取协同机制;慕课的建设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太多。为避免重复建设,可以考虑采取协同机制[12]。一种方式是多校联合协同建设:例如可以采取职业教育联盟内、或者小范围区域内学校分别承担的方式进行。另外一种方式是校企协同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高职慕课的建设需要融合真实情境下的资源,如真实生产过程的短视频。一些特殊行业,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故障检修和排除等视频素材是化工行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缺乏的,是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的。校企合作建设慕课可以采取双主持人的形式,即校内一名老师加一名校外企业老师,来自校外企业老师主要负责教学资源的提供和讲解,校内老师负责教学资源的切割、分类和线上维护等工作。
慕课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规模性、互动性等特点,迅速冲击着高等教育界。对于高等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慕课进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才短短几年时间,处于发展的阶段,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在慕课中国化背景下出现的,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高效的发挥慕课的优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学情,探索出适合的各类学情的慕课形式,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