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王晟华|文、图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持续发展,地铁逐渐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项目。地铁的运营生产安全,尤其是面向乘客的车站、线路运营安全涉及诸多方面,日益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生产的根本任务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因此运营生产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对其运营生产的安全性检查要更系统设计检查的类、项、指标等,确保检查细致化,让生产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查。同时,安全检查也能反映出安全运营生产现状,并就此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本文将依托现场安全管理“五要素”对地铁运营生产安全检查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地铁开展的较大规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安全检查活动中,安全生产检查表一般会罗列两大模块:管理与技能。其中,技能模块检查包括:道岔故障、电客车故障、火灾现场处置、列车救援4大类且涉及各岗位人员的应急技能;管理模块共罗列20大类,具体见表1。
表1 安全检查表中管理模块20大类
图1 劳动防护用品类检查项
图2 职业卫生类检查项
以现场安全管理的“五要素”(人、机、物(料)、法、环)来看,上述一些相关公司的安全检查表中所列大类主要依靠安全检查经验而编制,其问题有二:一是类别设置杂乱无序;二是类别描述模糊,例如“作业安全”类,施工作业、票务作业均可作为“作业安全”的检查项目,而表中票务安全、外单位施工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却作为检查大类出现。
图3 地铁运营现场安全管理“五要素”及含义
表2 安全检查类目
此外,安全检查表中的检查项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一是未能形成检查闭环,例如在“劳动防护用品”大类中(见图1)的台账方面有“员工个人有劳动防护用品卡”,在防护用品状态方面有“员工使用处于有效期内的劳动防护用品”,在防护用品知识掌握方面要求“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掌握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存储的方法。员工在进入不同的场所或从事不同的工种时使用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然而却未有对防护用品使用的影响评估,而影响评估才能充分反映相关措施的效果,以使检查真正达到目的。二是项目设置需更加注重合理科学。如“职业卫生”大类所示(见图2),检查项中“员工使用了相关劳动防护用品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影响”更适合放置在“劳动防护用品”大类中作为前述的检查闭环项。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降低运营事故及损失,因此在检查的类与项目甚至指标上,应系统梳理、全面覆盖、深入细化,促使各种矛盾显现并朝着安全方面转化。参考 GB/T 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地铁运营生产安全检查大类与项目的确定,不妨从现场安全管理“五要素”入手。
表2将现场安全管理要素、相应管理行为以及达成行为的措施,即安全检查的类目重新进行了梳理。
以现场安全管理“五要素”推导出的检查类更贴近运营场所日常安全的实际管理方面,梳理后的检查类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避免了模糊、重复的现象。然而仅有大类仍不足以开展科学的安全检查,还需要在大类的检查项上再下功夫。
当前,在一些地铁运营企业的生产安全检查表中,检查项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检查项缺少闭环;二是检查项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
图4 项目抽象分类
根据安全检查的经验,纷繁复杂的检查项背后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包括:1.检查痕迹(台账记录、照片、监控视频等);2.检查现场设备(自动挡位、正常运行指示灯等);3.抽问现场人员(岗位职责、安全意识、作业流程等);4.查看作业步骤;5.观摩应急演练;6.安全评估(运营指标分析周报、车站综合评估月报、客运服务分析月报等),其中对行车故障、乘客伤亡、作业表现进行评估督促整改。可见,检查项可以概括为痕迹管理、状态管理、知识管理、日常作业管理、应急技能管理、效益管理6项。在检查项概括时,采用管理和技能两词来描述,因此可以将上述6项抽象概括为“物”的管理与“人”的技能,见图4。
表3 系统梳理后的 “健康防护类”检查表类与项
表4 “健康防护”类安全检查的系统梳理
基于大类中参与主体仅为人、物两个的设定,在“物”管理项目中形成知识、状态、痕迹、效益的闭环,在“人”技能项目中形成日常安全作业及应急处置技能两大块。安全检查人员对于大类中“人”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健康防护,主要查看台账的培训记录、签阅、证件信息等痕迹;对“机”的维护,首要检查也是保养、测试、运行的数据记录,再查看现场设备状态;对“物”的操作,主要通过询问操作知识、现场查看设施设备位置、状态等方式进行;对“法”的操作即询问流程,观察作业,观摩演练等方式开展;对“环”的辨识通过查看台账记录,查看现场状况。更重要的是需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即通过评价指标对措施进行效益评估,从而使安全检查得以闭环。以提升现场运营生产安全性为目的,系统梳理安全检查项也是对检查大类的细化,能达到覆盖更全面、对大类安全性客观评估的目的,以此方式形成的安全检查表自然更具检查上的科学性。试以“健康防护”类检查为例,见表3。
通过表3可以发现对于“类”的检查从台账(痕迹)、状态、知识、效益4个方面引申出的检查项更加细致、具体。以“健康防护类”检查(表3)为例,首先应检查培训台账中员工的教育环节;其次检查设备提示员工操作应采用的防护用品;再以抽问方式,确保培训和提示由眼入心。以演练方式,观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环节中的问题;最后,对于日常作业和应急场景的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提升被检者的安全防护意识。检查项紧密结合,覆盖全部环节,能让检查者从整体上把握暴露出的安全问题,整改措施也更加有效。通过将安全检查类别与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其结果如表4。
总之,以现场安全管理“五要素”为着手点,确定安全检查的大类,再从痕迹、状态、知识、效益、日常作业技能、应急技能角度,形成闭环。当然,在纵向上,大类与检查项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在横向上,检查项相应的检查指标也须以安全目的为导向进行系统设计,指标切实可行,才能避免检查者陷入经验主义和个人偏好,安全检查才会更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