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梅 李蔚琛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桂林群众艺术馆,广西 桂林 541000)
桂林渔鼓是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是广西代表性曲艺之一。演唱时演员左手执简板,怀抱渔鼓,右手击鼓,边打边唱为伴奏乐器而得名。曲调简朴、流畅,有着鲜明的说唱特点,为四句一组起承转合的单曲体,徵调式。擅长叙事,更宜于表现短小、精悍的题材内容。它不受场地、灯光、背景条件的限制,易懂易学,在群众中较为普及和深受欢迎。2010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4年被列入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统的渔鼓唱腔是四句一组,五声音阶反复演唱的单曲体。曲调除第一句的落音较为自由外,其他各句的落音都有约定,第二句落2,第三句落6,第四句落回主音5。桂林渔鼓的唱腔还有南路和北路之分。北路曲调唱腔高亢、明朗、活泼,旋律多在“1、6、5、3”上回转,南路曲调唱腔忧郁、低沉、舒缓、思索、悲愤。旋律多在“3、2、6、5”上回转。两曲调相互之间或在表现人物不同的情绪起到了渲染不同感情色彩的极大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将会失去它的风格。传统的演唱曲目均为长篇书目,据统计有五十余个之多,内容多为反映有情节、人物的民间故事,神话等,短的可唱半小时,长的可唱十天半月之久。
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化,加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于流传了近三百年的渔鼓文化在对其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大部分的老渔鼓艺人的亡故,关心曲艺文化,发扬说唱音乐,能潜心去研究中国渔鼓文化并使渔鼓更朝现代化发展的专家学者并不多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原桂林市曲艺队教师,著名盲艺人,曲艺家王仁和老师突破了这一陈旧的演唱程式,对桂林渔鼓的唱腔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大大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他的嫡传弟子,桂林渔鼓传承人李蔚琛(现为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多年来悉心将恩师的淳淳教导和口耳相传进行了总结和记录,并用于传承和实践的编曲演唱中。从而才有了较为朴实,系统的文字材料和见解,供大家参考。
不同形式的起腔手法如下
这两例都是以散板的自由节奏起腔,因衬词而形成内部扩充,结构完整、统一。有时为了创造动人的意境,抒发特定人物的思想感情,采用节奏拉宽、一字多音等手法,使上下句得以扩展。一开口就把人带入了富于遐想,意境高深的环境里,随后在第二句后半句才上板,逐一把故事情节步步深入。在相对比较古板的四句一组单曲体旋律里,这样更能勾起听者的耳朵,欣赏着曲调优美、动听的旋律。
例1:现代曲目《水上抓匪》的起腔
例2:传统经典曲目《二姐做梦》的起腔
(女)张大娘
(男)刘老头
(女)两家只隔一道小墙头,
(男)世世代代都是好朋友,
(女)呵最近为姑娘儿子结下了仇,
(男)见面两个全都不说话,
(女)这个眼一瞪(儿)
(男)那个头一扭(儿)
(女)这一天张大娘越想越生气(啵)
(男)刘老头也越想越别扭(儿)
例3:
此例以数课子开头,节奏按唱词内容的字数音节自然组成,线条平直、节奏紧密而规整。这种形式往往是一连串字数相当的词句以同样的节拍反复,直接用说话的方式带上一定的节奏讲白,塑造了两个性别不同的人物角色。这样说话的语调与下面进入演唱曲调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把故事矛盾公之于众,然后再如笋子剥壳将矛盾逐一展开,使曲调更为活泼,表演起来更诙谐、风趣。
例4:现代曲目《红箱传》
此例的开头,上下两句的腔尾运用了腔节的延申,舒展的手法,既保持了词意不断又抒发了意境和感情,这种上下句对应的起腔道得明,听得清,让观众倍感亲切。达到了内容与曲调和谐统一。
例5:现代曲目《五分钱》选段
此例把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内容等连贯的告诉观众,是告诉观众这个曲子要讲什么内容,一开始就全都交代清楚,让听众一目了然。起句:表现曲牌的调式,带有叙述性;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转句:节奏、调式迥异,产生新的动力;合句:回到起句上来,并以甩腔(即用衬词作补充)结束。可见四乐句结构的渔鼓在演唱上更具体有戏剧性,除了要注意旋律、节奏一些因素外,还要着重注意甩腔的尾巴,在演唱时,才会体现渔鼓的味道。
例6:现代曲目《大鹏展翅》的开头
唱腔前两句运用了伸展、扩张手法“桂花开放香风刮,张大鹏高中毕业转回家”是两个上句,板式听起来散一点,演唱时速度比较自由一点。到下面垛句“学用擒来学用耙,学种菜来学种瓜,白天到田里去生产,到夜晚在村里教文化。”唱词结构比较紧密,字句连贯性更紧凑,唱到最后“唯有那刘金妹最恨他”就转腔收腔了。这种在起腔后垛句的连贯使用使情绪起伏迭起,节奏明快,说唱的特点更鲜明。
桂林渔鼓技词曲巧妙相结合的各种创作技巧,非常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桂林渔鼓从它的产生,演变,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体系。
王仁和老师那丰富、多变、灵活、可行的创作手法,丰富了传统渔鼓唱腔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为今后我们在渔鼓的编曲中,积淀了丰富的营养和创新指南。王老师为桂林渔鼓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为渔鼓开创了新的道路,以及李蔚琛这样的老艺术家们对渔鼓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才使得渔鼓文化没有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相信在众多渔鼓艺人、传承人以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桂林渔鼓这只奇葩将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