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20 07:25杨丽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药学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杨丽梅

精神分裂症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精神科疾病, 其复发率高,病情严重时甚至产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本院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此类患者中, 旨在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按用药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5例。研究组男17例, 女 18例;年龄25~58岁, 平 均年龄(45.25±11.56)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5.13±1.38)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7例;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45.34±11.28)岁;病程2~7年, 平均病程(4.27±1.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 且使用的药物种类及药物剂量一致。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实行常规用药干预, 即常规发药、遵循医嘱等, 同时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研究组实行药学干预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①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发放药物时, 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药品相关知识, 使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以及用药方式、用药禁忌等。②开具处方药之前询问患者过往病史、过敏史以及做好相关药敏实验, 加强并规范临床医师在日常中的用药行为, 做到合理、安全用药;并定期收集患者用药后的实际反应, 进行用药评估, 认真分析处方的合理性与适应性。③每周定期开展病房会议, 针对患者具体服药情况进行登记, 实时监测患者体内的抗精神药物的血液浓度。并详细为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用药准则, 着重强调药物的使用方法、服用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④针对记录情况, 对于出现较大副作用的患者予以调整用药方案。此外, 护理人员还需积极参与病例讨论、会诊、抢救等工作, 以提升自身药理知识。⑤多关心鼓励患者,并向其叙述相关成功案例, 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依从性评定标准[2]:完全依从:患者严格遵循医嘱, 坚持规范服药;部分依从:患者基本遵循医嘱, 偶尔忘记服药;不依从:患者经常不遵循医嘱,未能坚持治疗、私自中断治疗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定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3]进行评定, 分值0~100分, 评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90,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n(%), %]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7.32±6.73)分, 对 照组为(58.64±7.87)分;干预后,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0.36±10.25)分, 对照组为(65.72±8.92)分。干预后,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以及行为障碍等, 其治疗周期较长, 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临床上多采用抗精神药物治疗, 但由于抗精神类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 多数患者难以坚持用药[4-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将药学干预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 可有助于患者提高用药依从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分析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可引发失眠、头晕、口干等副作用, 此时未能给予患者合理干预, 将导致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态度,进而抵触治疗。因此,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药学干预是医药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用药干预, 以此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经济性与适用性[7]。将该干预措施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优点[8,9]。①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不仅能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 增强患者治愈信心;同时还能充分掌握药物使用方式, 包括用药时间、用药禁忌、用药疗程等, 有效提高其自我用药安全行为。②医师在开具处方前细心询问患者以往过敏史, 进行药敏测试,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适宜、有效的药物, 有助于纠正临床以往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确保医疗安全。③开展病房用药会议以及加强血液浓度检测, 能够实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以便针对不良情况进行用药方案调整。④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病例分析、抢救等工作, 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药学知识, 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用药指导。⑤护理人员关心、鼓励患者, 并向其叙述相关成功病例, 以消除负性心理, 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0]。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 关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心理状态评分等情况, 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 药学干预运用于精神分裂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并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具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药学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