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2018-09-20 07:25丁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麻醉

丁丽红

罹患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群体, 其机体机能相对较差, 且多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手术及麻醉耐受力较差, 术后康复能力较弱, 因此, 相应麻醉风险也较高[1]。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脊髓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新兴麻醉手段, 具有起效快、肌肉松弛完全、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等诸多优点, 术中可依据情况选择药物延长麻醉时间, 因此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外科手术中[2]。而目前临床中髋关节疾病患者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尚无定论。本科室对34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 获得较好麻醉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6例, 年龄55~78岁, 平均年龄(66.5±4.8)岁;体质量指数(MBI)19~27 kg/m2,平均MBI(22.7±2.1)kg/m2;病因:骨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关节炎15例, 骨折8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4例, 年龄56~80 岁 , 平均年龄 (66.8±4.5)岁 ;MBI 19~26 kg/m2, 平 均MBI(22.3±2.0)kg/m2;病因: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14例, 骨折10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凝血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ASAⅠ~Ⅱ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0.5 h时肌内注射10 mg地西泮及0.5 mg阿托品, 入室后实施心电监测, 建立静脉通路。对照组实施全麻, 首先采用0.8~1.0 mg/kg丙泊酚、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咪达唑仑和2~3 μg/kg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随后气管插管, 连接麻醉机实施机械通气;最后静脉推注 0.1~1.0 μg/(kg·min)舒芬太尼和 100 μg/(kg·min)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取左侧位,屈背部, 以L3~4脊间隙为穿刺点, 穿刺至脑脊液流出时, 向蛛网膜下腔注入3 ml 0.5%布比卡因, 留置导管, 术中依据患者情况追加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麻醉一般情况, 包括麻醉剂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彻底时间及唤醒时间;②测定两组T0、T1、T2、T3及T4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MAP);③比较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 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彻底时间及术后唤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T0时, 两组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 观察组T3、T4时 HR 加快 , T1~T4MAP 下降 , 对照组 T1~ T4HR 明显加快, MAP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T1~T4HR均明显减缓, MA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麻醉一般情况比较( x-±s)

2.3 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6例恶心呕吐, 3例肺部感染, 6例术中低血压, 1例深静脉血栓,2例认知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观察组发生2例术中低血压, 1例恶心呕吐、1例肺部感染, 1例认知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被公认为晚期髋关节疾病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段。其作为一种刺激性应激源, 导致机体对茶酚胺应激反应激素分泌量增加, 因而致使患者血压升高、HR加快, 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风险升高[3,4]。麻醉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机体应激反应强度[5]。因此, 临床中针对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需非常谨慎。

传统的全麻方式安全性高, 但该途径麻醉药物起效慢,且常出现阻滞不彻底现象, 致使患者术后苏醒期延长, 苏醒期躁动强;同时, 麻醉过程中采用的气管插管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刺激性影响, 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强大波动[6,7]。而腰硬联合麻醉为兼具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双重优点的新型麻醉方案, 不仅麻醉药物使用量少, 且麻醉界面易于控制[8,9]。蒋蕤等[10]报道指出, 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提高麻醉效果, 且新生儿安全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 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彻底时间及术后唤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快, 阻滞完全, 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4HR均明显减缓, MAP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 该麻醉方案助于有稳定患者学流动学,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风险, 且用药安全性高。

总之, 腰硬联合麻醉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良好麻醉选择, 不仅降低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且操作简单方便, 麻醉起效快, 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强, 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