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8-09-19 11:44刘财勇
价值工程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创新创业

刘财勇

摘要:本文从对党和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分析入手,结合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在黑龙江工程学院自身实践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教育制度、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法。实践证明,我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卓有成效,有益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olicy analysi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platform, teachers team and other aspect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our school's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fruitful and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关键词:创新创业;制度;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ystem;curriculum system;practice platform;facult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0-028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驱动力“三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其承载的期待和价值都空前加大。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创新创业教育,1999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1]“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越来愈多的大学生创业激情得以激发。麦可思对最近五届大学毕业生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数据分析也显示,有更多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加入了创业大军。成功实现自主创业,仅靠学生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高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为学生创造价值。

地方本科院校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在产业先进技术的轉移、应用和创新中的作用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机遇,勇于改革创新,进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就业创业主战场,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为学习者创造价值,努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创业,也实现自身发展。

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几个要点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观念必须要更新,要树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标准,树立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教育观念。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地方和行业企业的创新需求,不搞表面文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坚持开放的、国际化的理念,积极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靠拢。

1.1 创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学生管理、团委等多个方面,跨越多个校领导分工领域。形成分工协作、相互支撑、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高校应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成立相应的创新创业管理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并配齐成员,明确创新创业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做好教师、学生和资源项目的统一管理。

1.2 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不是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实现的,必须从通识教育阶段开始就融入创新创业内容,逐步递进提高,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应避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脱节现象,注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在专业教育阶段,要构建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逐步提高学生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实际问题发现创新创业机会。而在综合教育阶段,应更注重以项目为核心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真刀真枪锤炼并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1.3 搭建支撑有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跨學科专业才能真正深入开展,因此,高校需要搭建覆盖全校资源、全面开放、支撑有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形式,各类学生科技社团、兴趣小组、创新论坛等,需要覆盖各个阶段,使新生从一入学开始就能找到与个人兴趣吻合的“科创小组”。学校的资源应全面开放,便于学生随时开展活动,同时,应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项目。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及时、丰富的技术信息。学校还要积极拓展资源,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入合作,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场地和资金”支持[2]。

1.4 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育创新创业教师团队。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得多方面师资支持,既要有科普性质、入门级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也要有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跨学科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既要有负责技术指导的教师,也要有负责管理的教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使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

2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第一类高校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10所),并成为2012年度第二批启动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给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出台了《关于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体统筹协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的文件精神和要求。领导小组下设多部门联合办公室,统筹落实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安排。各教学单位成立由本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确保本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具体实施上,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项目管理。出台《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管理办法》,对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奖学生予以相关课程认定和成绩认定。

2.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积极更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满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的要求并进行优化,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多元开放”的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内实验、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3],并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创新性实验,确保学生每学年都有相关的实践教学,推动学生从基础到专业、由实践到创新的不断成长。

2.3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在组织形式上,积极践行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通过整合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资源,建设了致用学院、励能创业中心和同创科技创新团队,实现学校内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在“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硬件条件上,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产业园,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服务。目前已建立汽车机构与智能车创新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艺术工作室等创新实践场所。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万余平方米,搭建以地理信息、智能交通、计算机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文化创意等优势专业为依托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孵化企业27家。

2.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的指引下,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双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一揽子衔接有序、支持有力的规章制度,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专兼结合,柔性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企业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次人员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以引智的方式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筹建新道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组织专兼职教师面向全校讲授《创业基础》课程。

3 结语

多年来,黑龙江工程学院积极思考并践行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确立了“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优势创新竞赛项目,并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创业类竞赛项目上屡获佳绩。实践证明,我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卓有成效,有益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11).

[2]潘巧红.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氛围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0).

[3]方晓敏.以评促建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

猜你喜欢
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创新创业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基于技术融合的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教育研究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