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题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018-09-19 09:14蒙少红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撰写论文结题构架

蒙少红

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是什么?答案是:学会做课题。然而,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弱,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教师,对于哪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材料、如何撰写论文等基本问题都没有弄清楚,更不用说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给了我很大启发。

该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恰当的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会、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做好结题工作、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展开了全面且详细的论述,还通过大量典型案例深入讲解做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通过阅读该书,我获得了不少体会。

做课题研究,教师首先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要经过发现研究问题、筛选研究问题和确定研究课题三个步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不缺乏可研究的问题,只是教师们缺乏一双发现的眼睛。不少教师认为做课题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不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殊不知这些小问题正是课题研究的开端,如书中罗列的成功案例,都是从小问题研究开始的。所以,教师要注重收集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构建起自己的资料库。

确定研究课题后,教师接着要解决“课题设计”的问题。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是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素材。那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呢?书中指出,我们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分类、研究,形成一个较大的课题方向,然后进一步对素材进行综合、研究、提炼,从中凝练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还要在众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理论的支撑,将自己的观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解决前面两个问题后,教师要继续解决的就是论文撰写的问题了。撰写论文首先要明晰论文的构架,这是撰写论文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论述是否合理有力、是否能准确表达意图、是否具备理论的高度,其關键都在于论文构架是否合理。《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论文构架模式,即“专家理论+案例分析+观点凝练”模式,这是撰写论文最常用也是教师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模式。

总之,《教师如何做课题》是一本指导性、实用性非常强的书,对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撰写论文结题构架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