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族“三月三”的历史由来及文化意涵

2018-09-19 09:14胡顺成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壮族

胡顺成

【摘要】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最盛大、影响最广的歌圩节,其最早可追溯到中原地区的上巳节,随着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日趋增多,“三月三”上巳节这一传统节庆传入壮族地区并在此落地生根。之后,“三月三”与壮族人民赶歌圩的习俗结合后便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三月三”歌圩节。因此,壮族“三月三”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壮族;三月三;文化意涵;教育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一个瑶族道公的社会生活史”,项目编号:gxun-chxzs2017010。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氏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黄帝,这正说明,“三月三”最初便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实际上除了轩辕黄帝,“三月三”还与伏羲、女娲娘娘乃至西王母等神话传说有关。在历史的洪流中,“三月三”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上巳节”,之后虽然与清明节、寒食节融合在一起,但这一节日的庆祝传统却在广大的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尤其是壮族地区。

一、壮族“三月三”: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产物

(一)“三月三”的源流传说

关于“三月三”最广为人知的起源传说便是轩辕黄帝的生辰了。据传黄帝诞生于公元前2717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统一天下,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于是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自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了关于三月三黄帝故里轩辕之丘祭拜黄帝的记载。《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另一种关于“三月三”起源的说法是为了追念伏羲、女娲。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女娲,传说为伏羲的妹妹,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按照天干地支计算,三月初三那天是巳日,正是女娲造人的日子,因此很多地方会举办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来纪念女娲娘娘。后续时代渐渐提出另一种传说,即女娲与伏羲共同繁衍了人类,于是伏羲和女娲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并受到崇祀,这一习俗也流传至今。

(二)中原“三月三”的兴盛

“三月三”兴盛于古代中原地区的“上巳节”。《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自殷周时期开始,人们在春天会结伴去水边香薰沐浴,称为“祓禊”。因为春天是换季之时,阴阳未调和而人容易患病。后来,沐浴的日子逐渐就固定在每年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论语·先进篇》中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载的正是“上巳节”时的情形。到魏晋时期,三月初三“上巳节”开始被明确更改为“三月三”。《晋书·礼志》中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之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并逐渐演化为贵族公卿、文人雅士们流觞曲水的节日,在那一天众人围坐在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随水流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隋唐时代,“三月三”又逐渐回归到民间百姓中,并增添了许多新的习俗。君王会在那一天大宴群臣,老百姓也纷纷选择外出去郊游、踏青、赏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此时的“三月三”处于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

(三)“三月三”传入壮族地区

自秦以来,地处岭南的广西地区与中原地区逐渐展开了交往,尤其是在文化上的交流与习俗上的影响最为深远,南、北民族也在历史的进程中渐渐交融。“三月三”便在秦汉以后传入现今的壮族地区。壮族地区自古就以发展稻作农业为主,“三月三”正是播种的时令,祈求丰收和人丁兴旺便成了这一时期节日的主题。同时,祭祀、祓禊、求子等这样的上巳节习俗也传入了壮族地区并与壮族的风俗习惯等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节日民俗。唐代以后,壮族地区开始有了歌仙刘三姐的民间传说,刘三姐聪明机灵,歌如泉涌,美丽善良,深受壮族百姓们的喜爱。该传说与“三月三”上巳节相融合,使“三月三”发展成为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歌仙节”。

(四)壮族“三月三”的发展

由于“三月三”与清明节、寒食节的时间几乎重合,因此宋朝开始,中原地区“三月三”、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三节合一了。而在壮族地区,“歌仙”刘三姐的形象出现后,标志着壮族歌圩的形成。所谓“歌圩”,是壮族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周期性、集体性、传统性的聚会对歌活动形式。到了宋代,歌圩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三月三”正是春耕农忙的时令,在这个时候人们除了需要祭祀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外,男女们也在田间地头对歌,既能消除疲劳,又能通过对歌来择偶,他们认为三月既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候,也是人类繁殖的好时辰。明代壮族歌圩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了固定的举办时间和举办地点。“三月三”成为每年赶歌圩的时间之一。清代是壮族民歌最繁盛的时期,“三月三歌圩节”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清代武鸣诗人韦华丰曾有诗篇《廖江竹枝词》抒写清代壮族“三月三”歌圩的盛况,其中写道:“胙颁真武喜分将,食罢青精糯米香。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

到今天,壮族“三月三”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歌圩节”之一。它既发展了赶歌圩的节日民俗,又继承了祭祀、扫墓等等多种多样的节日传统,成为壮族儿女一年一度娱乐休闲的盛会。壮族“三月三”是中华大地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其背后也体现了壮族作为“稻作民族”所具备的文化特点和独特意涵。

二、壮族“三月三”的文化意涵

壮族“三月三”的缘起与壮族稻作农耕的生产周期和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时间上看,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举办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处于春耕的前夕。壮族是一个稻作民族,壮家自古以来就有在耕作前祭祀祈神的传统。比如流传于广南地区的壮族“三月三”祭拜“地母”与“官撒种”活动。“官撒种”源于我国周代官方为春耕播种所举行的传统农耕祭祀仪式,其意在彰显为官者重视农耕生產,敬畏自然,并告之社稷百姓播种节令已经到来,同时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国泰民安。“地母”即乘象仙女,由她统管大地,生养万物。在壮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地母又是稻作文明之母,教人耕田种地。因此,综观壮族“三月三”的祭祀活动,也包括家祭中的扫墓祭祖,实际都是为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原始社会时期,南方地区就有不同氏族的青年男女在农闲时节集中到一个地方唱歌求偶的传统,并由此衍生出了抛绣球、碰蛋等民俗活动。之所以壮族儿女在那一天赶歌圩,择偶,是因为“三月三”期间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也被认为是人类繁殖的好时机。《白虎通·德论四》中说:“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故在先人的观念里,春天最适宜男娶女嫁,以求多子多孙。他们将自己与自然界等量齐观,认为万物的生长与人类的生长是一样的。人类的交孉与稻谷的播种于他们而言是同一概念。因此在这即将播种的时期,人类也需要通过择偶来为自己“播种”。

在壮族“三月三”饮食中,无论是祭祀用食还是壮民自己享用的美食,糯米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比如五色糯米饭、糍粑、粽粑等,从这可以看出糯米在壮族饮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壮族地区的糯稻是栽培稻的最初品种,所以壮族的祖先们都是以糯米为主食,这种“以糯米为贵”的思想也是壮族人民在出现栽培稻以后慢慢养成的习惯。壮族是有深厚的稻作文化基础的民族,“以糯米为贵”也是稻作文化对壮族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在壮族“三月三”中,大量地使用和食用贵重的“糯米”,正体现出了壮族“三月三”的农事性特征。

无论是从壮族“三月三”的起源来看,还是从风俗、饮食等方面来看,都不难发现其作为农事节的本质,体现了壮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观。壮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因此农耕文化体现在壮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壮族“三月三”的意涵就是反映出了壮族人民对于当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五谷丰登以及人丁兴旺的渴望。

三、结语

壮族“三月三”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壮族自身文化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不断进行交流、交融,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弘扬发展壮族“三月三”节庆文化,有利于加强大众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有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从“上巳节”到“歌圩节”,不仅是汉族地区与壮族地区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交融的佐证,其背后的意涵也反映出了“稻作文化”对壮族文化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由“三月三”折射出来的壮族人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更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李富强,白耀天.壮族社会生活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

[2]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3]黄桂秋.壮族仪式歌谣概论[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6.

[4]范宏贵.壮族历史与文化[M].南寧: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5]唐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壮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