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视角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2018-09-19 08:08刘筱月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报学

【摘 要】 本文基于情报学的个人知识管理理论,梳理了个人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实施的具体步骤,重点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新模式——云个人数字图书馆。指出,云个人数字图书馆之于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体现为:便利的云存储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

【关键词】 情报学;个人知识管理;云个人图书馆

一、情报学的个人知识管理理论

个人知识管理是近二十年来广泛流行于个体学习者中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方法与理念,能有效的使个体学习者自主的将个人所拥有的资料以及随时随地获取的信息升级为有价值的知识,最终使其发挥效用,促成个人职业生涯、学习生涯的长足发展。

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曾对个人知识管理给出过一个泛泛的概念:“个人知识管理给出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与诀窍,其既属于思维上的概念,又符合实践上的操作”。[1]

根据上述概念,现从情报学角度来给出本文的理论:“个人知识管理是以个人知识为对象,通过找出個人知识运动的规律,总结其管理技巧,最终实现个人知识的更高效用的方法”。[2]

结合此理论,本文将从情报学角度入手,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把握个人知识运动的规律,即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与原则,以及通过更有效用的工具提高管理技巧和方法,即云个人数字图书馆。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与实施

1、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第一,简易操作原则。为什么个人知识管理属于正向个人行为?原因就在其对工作与研究的效率与品质的升级,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就会从本来追求的正向效应转化为负向效应。第二,经济适用原则。在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目前市场上已存的商业软件进行自我帮助,归根结底,手边可有效利用的软件加之恰当的方法就等于行之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行为。[3]第三,囤积原则。知识囤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个人进行知识管理的缘由,究其根本是自身的知识储备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这些知识才自发进行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第四,共享原则。知识共享是知识由隐性向显性转变并公开的过程。其一,知识共享具有叠加效应,即我的知识共享给你,将变成我们的知识。另外,知识本身具有主观性,即“彼之蜜糖,吾之毒药”。最后,知识共享有利于知识创新。第五,讨论交流原则。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与讨论常常会迸发出新的火花,这不但增加了隐性知识可传播的渠道又同时实现了知识再造。

2、个人知识管理实施步骤

(1)个人知识的获取。获取知识首要步骤就是明确个人信息需求,同时,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平日里,人人都掌握着一套自己的知识获取方法。常见的知识来源有:

一是互联网。合理利用各搜索引擎工具,合理利用各网络数据库,合理利用web浏览器的收藏夹,做好分类并定期备份等等。二是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密切关注自身所处或所需行业的媒体,注意媒体上的行业新动向。三是人际网络。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是获取隐性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其易建立和难维持的特性,一旦拥有,往往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的信息。人际圈子越广,交往的人员素质越高,可以学到的知识越多。[4]四是学习和培训。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主要是对各种显性知识的获取。五是工作、生活、学习实践。在生活工作的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技巧,属于隐性知识,比之显性知识,更要多留心,多总结。

(2)构建个人知识系统并形成框架。首先是要明确所需管理的知识范畴。其次是要根据个人侧重点进行有效分类。最后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框架构架方法,如思维导图,番茄工作法等等。

(3)根据框架创建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创建于思维逻辑层面,实现于数据库技术层面,最终达成个人知识的获取、存储、检索、更新和共享。

(4)管理工具的选择。遵循简单易用,适用自身的原则,同时兼顾所管理的信息的类型。

(5)维护个人知识库。维护个人知识库远比建立个人知识库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尤其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获取新知,添加为新来源或新分类;二是定期进行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和删除;三是阅览他人知识库并进行交流;四是选择不同学习阶段需要分享的内容;五是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准则。[5]

三、云个人数字图书馆——个人知识管理新模式

1、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本文探讨的是个人知识管理,所以在对个人数字图书馆下定义时将出发点放在个人上,倾向于用户自身,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基于个人阅读积累、研究进展、职业规划等多重目标,选择数据库软件作为工具,有意识的归纳和分类长期累积的数字知识,并自主创建、维护、管理、共享的最优化信息集合。

云个人数字图书馆则是把云计算的技术植于个人数字图书馆,借用云计算具有信息共享、实时更新、强大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的优势,升级为智能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2、云个人数字图书馆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性决定了其能为个人知识管理保驾护航。

其一,数字化。云个人数字图书馆所面对的信息资源均为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类型的多元性提升了用户进行知识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多媒体资源:图文并茂,音频视频融合;数字化资源获取的多渠道性极大方便了用户,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下载,还可以通过拷贝、扫描等多种方式获取。[6]

其二,个性化。个人知识管理和云个人图书馆强调的都是个性化,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两者都是由个人全权负责本人知识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完全体现了个人对知识的偏好,职业规划、研究目标等等。

其三,交互性。云个人数字图书馆通过云计算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用户匹配,使得用户可以轻松的同自己有相同学习目的及知识偏好的其他个体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互帮互助。这正是个人知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知识创新提供重要助力。

3、云个人数字图书馆之于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1)便利的云存储功能。目前许多传统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在存储功能方面只提供本地存贮和本机浏览,那就意味着用户在更换使用设备后就不能浏览原来存贮的知识内容。[7]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云存储功能解决了这一问题,用户存贮的内容自动备份到云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意设备查看内容,增加获取得新知。

(2)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技術带来的是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云个人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存贮的知识内容分析出用户的知识偏好,推荐相关的内容,推送相似用户,进行知识交流讨论。

(3)丰富的数字资源。云个人数字图书馆平台目前都大力与出版商进行合作,比如网易蜗牛阅读,就合作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果麦文化传媒等。这些出版商为用户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对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及展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途径,知识时代已全面到来。[8]知识时代的最显著特征体现为,竞争将更多围绕知识本身展开,具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学习个体必将发挥出更大的知识能量,为其自身的研究或职业进程增添成功的基石。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相应的,市场上相关的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云个人数字图书馆就是代表之一。但云个人数字图书馆仍存在着云端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字图书版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燕蜻.个人知识管理探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6).

[2] 李维.从情报学角度探讨知识管理的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

[3] 韩陈冲.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杨鹤林.管理理论与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5] 王力.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 陈好敏.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7] 邹真子,赵丽辉.浅论云个人数字图书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2).

[8] 李兴洲,耿悦.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理念嬗变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J].清华大学研究,2017(1).

【作者简介】

刘筱月,女,汉族,研究生,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情报学
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专题导语:创新情报学探索
图书情报与图书馆的关系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学思考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
2005—2015年我国图书情报学课题立项计量研究
论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建设思考
国际图书情报学热点与前沿动态研究(2014—2015年)
卷首语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