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18日文章,原题:如何向14亿中国消费者示好,如今他们不仅极富有还受教育程度更高在中国,消费者的爱好正迅速变化。7年前中国仅进口30吨牛油果,彼时这种中美洲水果是很少出现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奇异食材。时间快进到2017年,中国从智利、墨西哥和秘鲁购买3.22万吨牛油果,足以为吐司提供2亿份配料。
近年来,中国新富们的富有被大书特书。但中国人绝非只是“疯狂的亚洲富豪”。中国消费者变得越发具有鉴别力且涉猎广泛。在受到更良好教育、精通网络且见多识广的新一代人带动下,中国财富正从城市中心向农村腹地扩散。
甚嚣尘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全球商家日益担忧。毋庸置疑,作为全球商家的目标市场,中国至关重要。据估计,中国将在2018至2022年进口价值8万亿美元商品。相当于年均1.6万亿美元,与加拿大或韩国的GDP差不多。汇丰银行预测,2017至2030年,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中国制造”进入全球市场的老旧模式正缓慢但坚定地转向另一种模式——中国正成为其他地区商品的目的地。
即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这种再平衡的明显迹象。以往在华举办的商品交易会都是促进中企向全球出售产品,而该博览会的主旨是外企向中国卖东西。吸引外国参展商的,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呈爆炸式增长的购买力。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00倍。农村家庭收入也迅猛增长。
中国消费者如今还更具健康和环保意识,对品牌质量更了解。这引起众多企业注意。曾败走的(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塔可贝尔已重返中国,在华门店推出更健康的牛油果卷。星巴克预计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其全球头号市场……
诚然,向中国这样庞大复杂且迅速变化的市场出售商品,并非没有挑战。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成熟,收入增速已不如以前。贸易战影响商家和消费者信心。外企不仅需对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品位及数字支付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做出反应,还需准备迎战来自灵活且日渐高科技的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但所有这些都不会掩盖中国14亿顾客为全球出口商带来的巨大潜力。从在上海咖啡馆用餐的年轻人到在湖南某村等待纸尿裤的父母,所有中国消费者都变得愈加富足且更具鉴别力。对全球商家来说,他们比以前更代表着不可或缺的市场。▲(作者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廖宜建,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