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如何关注学情

2018-09-19 03:41:08李昌成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学情办法交流

◆李昌成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一、教学现象

二、产生原因

我们可以发现,这件事的背后是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学情不太了解.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给出这样的解法的学生一定层次较高,老师要因材施教,提高备课的难度,充分备学生,备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存在其他不知“学情”的情形,导致教学处理或过高,或过低.

1.老师方面

教师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了一些高等数学的知识,用高等数学的观点来认识初等数学往往会更容易一些,更深刻一些.老师的工作具有重复性,三年一周期,甚至一年一周期,在那一小片领域里,常常会出现熟能生巧的现象.这就会导致过于拔高.也会有因过于熟悉,凭感觉教学,不同的学生使用相同的办法教学,文理不分,层次不分,年级不分,千篇一律,不能掌握学情,就会出现刚才那一幕.

2.学生方面

造成师生之间的不了解,老师听不到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很少和老师反馈有关.学生认为,我不懂让老师知道了,那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我对老师提出更高的建议,又担心有班门弄斧之嫌;还会认为,这些问题我不反馈没关系,其他同学肯定会反应;当然也基于学生业余时间紧,无暇顾及,学情不能上传.

3.网络信息方面

现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我们都享受了由此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不得不看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的直面交流沟通锐减了.学生掌握这些技术是最快的,当遇到学习上的、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更喜欢找“度娘”,更喜欢在虚拟的世界寻找答案.于是,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少之又少,老师很难全面掌握学情.

三、处理办法

1.养成习惯

无论是接新班,还是带老班,无论是开学伊始,还是学期中间都应及时了解学情,甚至每天每周都应主动了解学情,这要作为一个职业习惯.办法很多,比如:批阅作业、上课提问、课前小测、课后谈心、微信群聊、家校互访等.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有一次,我接了一个文科普通班,我提问线性规划中最值怎么求,全班齐刷刷的回答:带顶点.我可以断言,他们基础不好,这是文科班数学老师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一查便知,他们入高三的成绩均分才42分,后来我依据他们的基础学情,制定了教学计划,实现了112分高考均分.

2.解决问题

了解学情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有不同的需求,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层次高的学生,拔高难度,扩大视野,增加广度,像奥赛试题、自主招生试题逐步投放;层次低的学生,讲清概念,记住公式,提升自信;中间层次学生,积极发掘潜力空间,扶一把,送一程;尖子学生订立目标,陪伴前行;当学生的问题被发现,并被解决,我们的工作就是最高效的,最实效的.

3.促进感情

四、注意事项

1.全盘失控

对于数学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招,但是年轻老师容易被影响.一般学校都会高度关注年轻教师,检查教案、指派师傅,参加培训,被督导,学情调查,等等.于是,年轻老师就会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掌握学生的全方位信息,为了搞好教学而搞坏教学的事情时有发生.手中的信息多了,弄不清主次,时而东时而习.貌似照顾了大家,实际谁也没照顾好,弄得全盘失控.

2.置之不理

掌握学情有时是被动的,有领导的谈话;有家长的反馈;有学生的诉求等等.当我们掌握学情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做工作调整的,大有人在.这是不可取的.既失去信誉,又耽误工作,更影响学生的学习.务必分门别类处理好,个别交流也很好的.针对2012年新课标理11,我就和一个学生交流了近一个月,发现了7种不同的解法,与此同时,我们对正四面体进行了深入探究.

五、感悟体会

教育是一门艺术,学情就是艺术的土壤.数学教学脱离学情就像空中的云,亦真亦幻,根本谈不上教学质量.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基础、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需求、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标、学习的习惯,等等.只有掌握了学情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没有了解学情而开展的数学教学就是对牛弹琴.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强调是战情,我们必需强调学情,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学情办法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我有好办法
儿童绘本(2019年14期)2019-08-14 18:29:16
最好的办法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10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