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蔓
摘 要: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是维护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力军。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学习和分析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特点;提升路径
引言: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空间,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信息化改变了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观念。作为一名以高职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也会与时俱进。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教育部2017年8月43号《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条例》规定辅导员的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导向、党团班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应对,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在现有环境下进行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也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1高职辅导员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变迁日益加剧,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因不良网络贷款、校园伤害事件、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等带来的校园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实施者和倡导者”,其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信息化的到来,一方面为辅导员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的形式,突破原有辅导员工作的桎梏,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现在高职大学生主要是“98、99后”,手机媒体得到全面普及。“离不开网络、放不下手机”的现象已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大学生通过网络阅读新闻、搜索资料、放松、娱乐。但长期使用网络,很容易形成“网络依赖”。调查发现,有35%的高职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超过5小时。在上网过程中,选择聊天、购物、看视频以及玩游戏的有41.85%,而查找资料、学习的只有21.95%。这种“重娱乐、轻学习”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现代高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确立时期,缺乏网络信息鉴别能力。一些网络色情、暴力、犯罪等信息严重影响高职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发展。网络诈骗事件的频频出现也对高职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筛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化工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高职大学生网络辨别能力也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2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特点
2.1专业化
所谓高职辅导员能力专业化,是指高职辅导员在岗位制度、管理制度和系统培训等方面,其专业能力水平更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更符合高职学生成长和成功的需求,更符合高职辅导员岗位要求。具有专业能力的专业职业辅导员,在这个专业规范中,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以及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越来越让他们感到专业的满足和荣誉。
2.2职业化
所谓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在外部力量体系的保护下,其管理能力和技能更加科学、熟练、灵活,在自身内部力量不断提高的推动下,其岗位意识更加明确,职业素养更加全面。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推动下,高职辅导员的道德要求和专业发展逐渐趋向于自我激励,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和学术地位。
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3.1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备战团队”模式
专业辅导员大赛的六场比赛,全面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政策、文件、管理法规的掌握情况,以及教育指导、心理指导、组织管理、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调查研究、现场反应、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展现辅导员的个人素养、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3.2按计划引进人才,坚持标准加强培养
高职院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辅导员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坚持辅导员招生标准,制定专职辅导员招生办法,组织实施专职辅导员招生工作。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来丰富辅导员,并招募优秀的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生,根据计划丰富辅导员的工作。根据标准的要求,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训活动应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化。定期举办辅导员能力专业培训、交流学习,邀请专家现场专项培训,使辅导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能力要求,帮助辅导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帮助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
3.3给予辅导员明确的角色定位,关注辅导员个体发展
辅导员工作直接困难,日常工作繁琐,工作壓力大。辅导员的归属感普遍较低。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意识到,不是所有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是辅导员的事情。高职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共同的责任。辅导员从事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的个人发展。其次,辅导员不是万能的。由于辅导员工作内容有限,这就意味着辅导员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管理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引导者、和谐校园的促进者。这些角色本身就存在着角色冲突,艺术行业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因其个人特长而接受相应的工作内容。再次,辅导员应注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打破辅导员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意味着工作压力会对个体的生活体验产生影响。因此,辅导员需要有自己的减压方式,建立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支持体系。最后,辅导员个人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个体。合理正确的定位有利于自我发展。
3.4建立信息化管理队伍,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
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难以控制,难以依靠辅导员自身的努力来有效控制,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信息管理团队,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机制。首先,要提高学生干部的信息素养。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发布信息的后果和法律责任,及时发现网络环境中的负面语言,并有效地加以扭转;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视角引导社会评论,主动占据新媒体的位置。第二,建立和完善学生网络使用规范。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明确网络信息使用的领域和范围,约束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促进网络的健康正确使用。
3.5高职院校辅导员情怀决定思想政治工作
辅导员的“深度”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探索者。如何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工作实践提炼理论问题,以理论研究指导工作实践,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科研态度和方法对待咨询工作。积累可以缩短学生的心与心的距离,加强工作的顶层设计,加深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和处理,通过反复思考,提炼,形成研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结束语:辅导员们需要站在树立道德的高度,积极面对工作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主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扩大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地位,合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木全.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协同性分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04):56-58.
[2]孙艳,胡培培,曹方建.职业化视野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考核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03):56-59.
[3]龙秋麟,刘竞一.高职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现状及提升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1):75-76+80.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